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分析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框架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课程改革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皖南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10班学生为样本,按班级分层:1-5班(n=166)为实验组,采用OBE导向的混合式教学;6-10班(n=165)为对照组,沿用传统授课模式。通过量化评估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总成绩(83.09±8.25 vs 80.58±11.35)、笔试成绩(78.69±9.25 vs 75.32±10.85)、雨课堂测试(84.98±3.25 vs 81.64±7.85)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出勤率(98.12±1.25 vs 97.79±1.85)、实验成绩(91.12±1.95 vs 91.29±2.15)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对课程设计(94.58% vs 86.06%)、教学手段(90.96% vs 81.21%)、教学内容(84.94% vs 71.52%)、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79.52% vs 68.48%)均显著提升(均P<0.05);此外,实验组在新教学模式案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64.46% vs 48.48%),临床思维的培养能力(63.25% vs 51.52%)方面自我评价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BE驱动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可有效提升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其通过强化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与诊断逻辑训练,为医学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