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琼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污水
  • 15篇污染
  • 14篇水处理
  • 14篇污水处理
  • 10篇人工湿地
  • 8篇雨水
  • 6篇脱氮
  • 6篇污染物
  • 6篇初期雨水
  • 5篇水量
  • 5篇脱氮性能
  • 5篇降雨
  • 5篇城市
  • 4篇生活污水
  • 4篇生活污水处理
  • 4篇生活污水处理...
  • 4篇湿沉降
  • 4篇湿地
  • 4篇水处理厂
  • 4篇水处理技术

机构

  • 59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教育部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江苏菲力环保...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西京学院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江苏永冠给排...

作者

  • 59篇张琼华
  • 28篇王晓昌
  • 8篇熊家晴
  • 8篇金鹏康
  • 6篇王倩
  • 4篇李洁
  • 3篇马红周
  • 3篇陈荣
  • 3篇冯涛
  • 3篇王成军
  • 3篇刘勇
  • 3篇孙大林
  • 3篇金鑫
  • 3篇刘华
  • 2篇郑于聪
  • 2篇刘言正
  • 2篇吉倩倩
  • 2篇张伟
  • 2篇侯瑞
  • 2篇程喆

传媒

  • 13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给水排水
  • 4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屋面雨水干-湿沉降氮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被引量:5
2023年
以氮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为期1a的15场降雨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拟合等方法,探明了屋面雨水干、湿沉降过程氮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形态氮污染物在湿沉降与径流过程中的负荷削减规律显著相关,与降雨强度和COD变化相关性不强,尤其在降雨初期;针对氮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分析发现,除总有机氮(TON)外均出现弱初期冲刷现象,冲刷强度从大到小在湿沉降中依次为:NO_(3)^(-)-N>NH_(4)^(+)-N>NO_(2)^(-)-N>TON;径流:NO_(3)^(-)-N>NO_(2)^(-)-N>NH_(4)^(+)-N>TON;同时发现干、湿沉降对屋面径流的平均TN贡献率分别为23.7%和76.3%,其中NH_(4)^(+)-N综合占比最高,达50%以上.掌握屋面雨水氮污染物干、湿沉降迁变特征,可为城市屋面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
李洁高赞王语翡郑文昊张琼华
关键词:屋面径流干沉降湿沉降初期冲刷氮污染
宝鸡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城市用水保障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宝鸡市水资源现状和各行业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得出,该市地表水含沙量高、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同时,结合宝鸡市需水量发展趋势和城市供水发展规划,预测2010年和2020年宝鸡城市需水量分别为82.84×10~4 m^3/d和133.41×10~4 m^3/d;并对水资源供需问题作了详细分析,指出2010年和2020年宝鸡城市短缺水量为10.84×10~4 m^3/d和61.41×10~4 m^3/d。最后,针对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宝鸡城市用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策,即再生水回用、节水、开发外调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管理等。
张琼华王晓昌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资源需水量
电凝聚臭氧气浮-MBR工艺净化垃圾压滤液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垃圾转运压缩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压滤液,其中所含有的高浓度有机物、含氮污染物等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采用电凝聚臭氧气浮预处理-MBR-电凝聚臭氧气浮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构建1.5 m3/d垃圾压滤液净化中试试验系统,对徐州某垃圾中转站压滤液净化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稳定运行90 d发现:该系统预处理COD、TN、NH3-N、TP去除率分别为37%、9%、18%、35%;A/O-MBR+电凝聚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工艺对应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5%、94%、92%、91%以上,中试系统出水稳定达标。从人工维护费、药剂及耗材费、装置耗电费等方面核算该系统最高处理成本为139元/t,仅为当地市场价格的46%。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垃圾压滤液净化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张琼华芮文涛金鹏康杨超金鑫金鑫吴侠
关键词:电凝聚膜生物反应器垃圾中转站
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初期雨水量化识别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降雨重现期的初期雨水量化识别方法和系统,属于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是否产生径流;S2、识别汇水区下垫面特征;S3、降雨特征模拟;S4、特征污染物的冲刷特征模拟;...
张琼华高赞李洁
一种低能耗浮力推进式刮渣装置
一种低能耗浮力推进式刮渣装置,包括设置在臭氧气浮柱体中的浮球,浮球通过扩缩支架连接在臭氧气浮柱体顶部的轨道支架上,所述扩缩支架为倒V形结构,由两个杆体通过水平转轴连接,位于后方的杆体的下端连接浮球,位于前方的杆体的下端弧...
金鹏康金鑫韩冬侯瑞张伟张琼华
文献传递
太湖上游南河水系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及面源输入的影响
探明太湖上游水系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对面源输入的响应对太湖污染源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河水系33个代表性点位,于2015年11月典型降雨前、后监测水体中典型污染物变化,分析污染物空间分布及其对降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王倩张琼华王晓昌葛媛
关键词:面源污染太湖流域
文献传递
长/短HRT交替运行的农村污水AAO工艺溶解氧调控策略
2024年
农村污水瞬时排水的水量波动会引起处理过程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直接导致系统污水处理效能不佳等问题。选取农村污水AAO污水处理系统,探明了长/短HRT交替运行下最优DO条件,以及HRT与DO的响应关系,并提出了适宜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最佳DO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好氧区DO维持约在1 mg·L^(-1),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能较好,出水COD、TN分别为14.88、10.15 mg·L^(-1),对应去除率为92%、64%。HRT改变直接影响系统好氧区DO变化,通过调控不同HRT下的DO,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可实曝气量降低73%,能耗降低67%。该研究结果对农村污水AAO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和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吴琪解雅东张吉宇张琼华王晓昌
关键词:农村污水AAO溶解氧
宜兴城市内河污染物时空分布及解析被引量:7
2015年
选取宜兴主城区18个典型内河采样点,对NO-3-N、NO-2-N、p H、CODMn、NH+4-N、TN、TP、SS、BOD5、DO、挥发酚、汞、铅及石油类14个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系统解析了宜兴主城区内河水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污染指数随季节变化特征较为明显,总体污染程度表现为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道的污染程度从空间上可分为2类(组);对城区内河监测点全年的因子分析提取3个特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内河河道以氮、磷污染为主导因素。
郝昊王晓昌张琼华程喆
关键词:城市内河综合污染指数聚类分析
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S1、取废弃秸秆料、聚丁二酸丁二醇脂、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去离子水备用;S2、先将所述废弃秸秆料与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脂混合,得到混合固体;将聚乙...
张琼华吴伊幸解雅东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设计被引量:17
2009年
从设计规模、水质标准、湿地平面和堤坝设计、进水方式以及防渗结构和湿地植物等方面,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及设计方案。以西北地区某园区为例,根据天然地势设计了5级阶梯式人工湿地,确保出水水质作为景观水水源,并参与城市人工河湖系统的水循环系统的正常代谢。
张琼华吉倩倩王晓昌黄廷林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质防渗设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