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血管内途径与体表方式降温治疗的对比研究
- 目的:对比研究经血管内途径与体表方式降温治疗的各自特点.方法:自2005.4~2009.10期间在对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GCS≤8)进行亚低温治疗过程...
- 张国斌梁恩和黄楹只达石陈悦达曹德晨张昕杨帆闫华王虎洪健徐鹏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
- 外伤性脑梗死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按GOS恢复标准评定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2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机械受压、脑血管内膜断裂、脑血管痉挛、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原发伤,维持正常血容量,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必要时手术治疗对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池京洋杨帆张昕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
- 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被引量:8
- 2013年
- 随着大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从而影响预后[1].2011年1-12月我科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320例,其中术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33例(10.3%).现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6例,高处坠落伤7例.术前GCS 3~9分,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均出现减压窗张力增高,术后2~4周头部CT显示手术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考虑硬膜下积液.
- 王虎梁恩和陈荷红肖绪林张昕王雪原池京洋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术后并发脑外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
- 腰椎穿刺放液试验联合脑脊液灌注试验对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流手术的预测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简称腰穿)放液试验联合脑脊液灌注试验对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分流手术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2例iNP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腰穿放液试验和脑脊液灌注试验,并根据腰穿放液试验、脑脊液灌注试验、腰穿放液试验联合脑脊液灌注试验三种方案的阳性结果行脑脊液分流手术.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分为分流有效组与分流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相关量表评分的差异;比较三种阳性方案分流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三种阳性方案预测脑脊液分流手术的效能,并计算最大约登指数获得最佳脑脊液流出阻力(Rout)值.结果 192例iNPH患者中,136例腰穿放液试验和(或)脑脊液灌注试验为阳性,其中79例行脑脊液分流手术.分流有效组59例,分流无效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临床症状、额叶功能评估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10米行走(步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分流无效组比较,分流有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短,iNPH等级评分量表、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评分及Rout值均较高(均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腰穿放液试验阳性、脑脊液灌注试验阳性、两试验均为阳性三种方案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9.29%(50/56)、85.25%(52/61)、81.43%(57/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P=0.470).术后预后良好率为73.42%(58/79),预后不良率为26.58%(21/79).腰穿放液试验联合脑脊液灌注试验均为阳性方案预测分流手术有效的灵敏度(96.61%)和阴性预测值(77.78%)均高于腰穿放液试验阳性(84.75%和60.87%)�
- 郭芳李明学靳峥郝少波张昕杨帆刘秀云闫华
- 关键词:脑积水脊椎穿刺脑脊髓液分流术
-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三例被引量:2
- 2013年
- 2011至2012年天津市环湖医院共收治12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其中3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1患者男,26岁,因车祸致头外伤3h人院。入院时意识欠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10,CT示多发颅底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鼻出血,予以请耳鼻喉科会诊,急症填塞,
- 王虎梁恩和张昕陈荷红杨帆肖绪林王雪原
- 关键词:创伤性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颅底骨折
- 错位“十”字形剪开硬脑膜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3年
- 杜光勇张赛杜亚莉张昕韩晓英王艳梅
- 关键词:硬脑膜开颅手术颅脑疾病
- 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被引量:11
- 2008年
-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原因所致的颅脑损伤的发生也在增加,其发生率为每年100~200人/10万。国际上通常以格拉斯哥评分(GCS)作为颅脑损伤程度的评判标准。其中,GCS评分为3~8分属于重型颅脑损伤。由于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 刘伟王惠萍杨帆靳峥曹德晨张琳瑛张昕毛瑞陈惠罗兰兰王宏图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
- 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与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增殖活性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98例脑膜瘤(其中复发38例)中的表达,同时进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脑膜瘤64例(其中复发组34例,非复发组30例)术后复发与DNA含量的关系。结果:脑膜瘤术后复发组与非复发组PCNA标记指数(PCNA LI)分别为11.65±12.49与1.54±2.4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脑膜瘤术后复发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复发性脑膜瘤的异倍体率(52.3%)、DNA指数DI(1.17±0.12)和增殖指数PI(26.74±10.89)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异倍体率(6.7%),DI(1.01±0.11)和PI(14.06±7.68)(P<0.01)。结论:通过PCNA检测及流式细胞术(FCM)DNA含量分析可较准确地判定肿瘤的增殖潜能,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 赵理乐杨玉山姚鑫周煜张昕闫庆娜
- 关键词:脑膜瘤复发PCNAFCM
- 丙泊酚麻醉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再生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低剂量组[36mg/(kg·h)]和丙泊酚高剂量组[72mg/(kg·h)],每组20只。于TBI术前30min至术后1.5h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大鼠术后的死亡率,神经功能和神经元再生状况。结果术后28d,丙泊酚低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48,P=0.024);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2,P=0.018);在术后1—7d,模型组大鼠平均体重为(365.4±2.4)g,丙泊酚低剂量组大鼠平均体重为(347.2±2.5)g,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平均体重为(314.9±2.35)g,使用丙泊酚麻醉的大鼠体重均低于模型组,到终点后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模型组(t=8.363,P=0.026);模型组大鼠进入目的洞时间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6.783,P=0.047);各组大鼠经巴恩斯迷宫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进入目的洞时间假手术组为(138.3±1.5)s,模型组为(145.6±1.4)s,丙泊酚低剂量组为(144.2±1.6)s,丙泊酚高剂量组为(169.4±1.7)s,模型组大鼠进入目的洞时间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6.783,P=0.047),丙泊酚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3,P=0.064),而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的时间显著长于模型组(t=9.483,P=0.014);同时,丙泊酚低剂量组大鼠脑部神经元新生显著低于模型组(t=7.824,P=0.038),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脑部神经元新生显著低于模型组(t=6.575,P=0.041)。结论高剂量丙泊酚麻醉对于TBI大鼠具有恶化作用。
- 张昕周煜郭芳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丙泊酚神经元学习记忆
- 以聚醚醚酮植入体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以聚醚醚酮(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侧手术后颅骨缺损6个月以上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均依据各自颅骨成形术前的颅骨1 mm精扫CT数据行PEEK植入体数字化三维加工定制,在经高压灭菌后于全麻下行手术修补颅骨缺损;检查、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2周、3个月以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甲愈合,术后感觉无异常,5例出现一过性皮瓣下积液后经穿刺消失,1例因拔除皮瓣下引流管后出血而急诊再行血肿清除、植入体原位保留、伤口一期缝合,患者主观感受与外在感观均良好,术后CT与磁共振检查未发现伪影干扰,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其他器官的新发功能障碍,无其他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以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方法可行、操作上未增加困难、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有经济基础且针对某些成形术后情况存在特殊要求的患者,PEEK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备选修补材料。
- 张国斌张述升靳峥陈悦达张昕王修玉李家林王均伟刘琳王民关莹倪涛
- 关键词:假体植入聚醚醚酮颅骨缺损颅骨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