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颖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伊伐布雷定
  • 4篇疗效
  • 3篇心病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药物
  • 3篇受体阻断
  • 3篇受体阻断剂
  • 3篇衰竭
  • 3篇阻断剂
  • 2篇心衰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功能
  • 2篇血小板功能检...
  • 2篇药物治疗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抗血小板
  • 2篇抗血小板药
  • 2篇抗血小板药物
  • 2篇抗血小板药物...
  • 2篇角色

机构

  • 12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12篇张文颖
  • 8篇谢立
  • 2篇周金敬
  • 1篇徐验
  • 1篇欧武华
  • 1篇舒冰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汀类强化降脂治疗对行PCI术双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强化降脂治疗对行PCI术双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冠心病行PCI术且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给予他汀类强化降脂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焦虑抑郁程度及SAS、SDS评分。结果强化降脂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轻于治疗前,S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脂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可能会加重行PCI术双心病患者的焦虑程度,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谨慎给予他汀类强化降脂治疗,选用小剂量或中等强度他汀降脂治疗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变化更为适宜。
张文颖谢立郑燕琳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双心病
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血清脂蛋白水平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两组患者各50例,进行血清脂蛋白水平测定,并在服用降脂前及服用降脂药物3个月后通过SAS及SDS量表调查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共病组患者TC、LDL-C浓度高于单纯冠心病组,TG、HDL-C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使用降脂药物前后SAS及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共病组患者TC、LDL-C浓度分别与SAS及SDS评分为正向线性相关外,两组患者其它血清脂蛋白指标与SAS及SD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1)对于共病组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可能获益更大;2)冠心病患者短期的降脂药物治疗并没有增加抑郁焦虑发生风险,也没有增加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3)共病组患者TC、LDL-C浓度与抑郁焦虑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谢立张文颖欧武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抑郁焦虑血清脂蛋白
我院替格瑞洛致不良反应108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访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间使用替格瑞洛的患者672例,对其服药后的ADR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参与调查的672例患者共有78例(11.6%)发生了108例次ADR,男女比例为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患者最多(37.2%);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呼吸系统(41.7%)和皮肤及其附件(38.0%),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微出血(78.7%)、呼吸困难(17.6%)和心跳减慢(2.8%)等;未发现严重的ADR。结论:替格瑞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由于其上市时间较短,且在亚洲人群中缺少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减少ADR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谢立张文颖
注射用人纤维蛋白原在心外科手术患者中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注射用人纤维蛋白原(FIG)在心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阳光用药系统调取使用注射用FIG的全部住院患者病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凝血功能检验指标、血液制品输注量,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计调查分析300例手术患者,其中行主动脉夹层手术174例、心脏瓣膜手术79例、其他类型手术47例,术前血浆FIG低于下限者分别占22.9%、7.6%、10.6%,不同心脏手术类型患者术前血浆FI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6例追加使用注射用FIG,其中主动脉夹层手术65例、心脏瓣膜手术18例、其他类型手术13例,均输注血液制品;主动脉夹层手术者术中注射用FIG用量、术后FIG追加用量、用药金额比例、促凝血药物联合用药量、血液制品输注量均高于心脏瓣膜手术及其他类型手术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短于心脏瓣膜手术及其他类型手术患者(P均<0.05)。结论心外科注射用FIG给药并非仅限于低FIG血症患者,其在围手术期使用剂量、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临界值及目标值仍不确定;注射用FIG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中使用率高、用量大、联合使用注射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剂量大,住院期间FIG用药金额占住院总用药金额比例较高。
张文颖周金敬
关键词:心外科手术用药分析
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拟行PCI术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5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24 h内口服别嘌醇300 mg,对照组患者不服用别嘌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48 h的血清肌酐(Scr)、尿酸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I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的Scr、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5.33%(4/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8%(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醇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减轻对比剂引起的肾损伤。
张文颖周金敬郑燕琳刘晓蓉
关键词:别嘌醇高尿酸血症对比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肝损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8年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无负性肌力、改善冠状动脉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损伤、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现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过程中发生肝损伤,提示临床药师应提升对伴缺血性肝损伤高危因素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胺碘酮发生肝损伤时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意识,注意结合患者肝缺血情况和药物特点,充分评估风险与受益,勿盲目停用胺碘酮.
张文颖徐验舒冰
关键词:胺碘酮药物性肝损伤心力衰竭病例报告
新型降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新型降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2015年5月—2017年6月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31例,分析其临床适应证、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情况,心力衰竭患者经伊伐布雷定治疗7 d后心率、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心力衰竭26例,伊伐布雷定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5例心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伊伐布雷定早期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因β受体阻滞剂已使用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而加用伊伐布雷定患者24例(77.42%),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患者7例(22.58%)。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心率、NT-Pro BNP、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治疗前(P<0.05)。31例患者中,伊伐布雷定引起不良反应4例(12.9%)。结论伊伐布雷定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率、NT-pro BNP水平,且对血压影响较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率,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安全性较高。另外,伊伐布雷定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启动伊伐布雷定治疗时机可能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张文颖谢立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角色分析
张文颖谢立
β-受体阻断剂剂量对伊伐布雷定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据统计[1],心衰的发病率为1%2%,且在7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超过10%。目前,心衰的总体发病率及住院率仍呈上升趋势。心衰不仅缩短了患者生存时间,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谢立张文颖
关键词:Β-受体阻断剂伊伐布雷定心衰疗效
心力衰竭患者中伊伐布雷定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评估伊伐布雷定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指南,从心率、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使用剂量等方面分析评估影响伊伐布雷定疗效的因素,考察伊伐布雷定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使用证据。结果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依赖于基础心率;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率在评估伊伐布雷定的疗效上仍有优化空间;主要终点事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并非β-受体阻断剂的剂量,而是心率的绝对下降。结论指南所提及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入组患者的基线心率、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率及剂量等都可能给评估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更加贴近实际的药物联用方法 。
张文颖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Β-受体阻断剂心衰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