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民航总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逆行面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老年患者下唇癌术后缺损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面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老年患者下唇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4年8月天津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四病区经治老年下唇癌术后缺损患者12例,采用逆行面动脉轴型皮瓣进行下唇修复重建,术后定期随访评估其外形及功能。结果 12例皮瓣完全成活,并获得6~30个月随访,肿瘤局部无复发,下唇形态良好,口裂无明显缩小,口唇功能正常。所有随访患者进食正常,言语清晰,能够正常佩戴义齿,对下唇外形满意。结论 逆行面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老年患者下唇癌术后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皮瓣容易成活,减少供区瘢痕,恢复下唇外形,保持正常口裂宽度,保存口腔功能。
- 王超李玥张岩张军
- 关键词:下唇缺损
- 新疆与天津两地区部分成人血清抗氧化状态比较
- 200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地域间部分成人血清抗氧化状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样调查新疆与天津地区74名男、女成人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新疆地区成人TAOC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天津地区(P<0.001),两地区间MD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新疆地区TAOC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天津地区未显示明显差异。新疆组TAOC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天津组SOD、MDA有随年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新疆地区居民在受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量多的情况下,仍能使机体维持良好的抗氧化状态,可能是由于机体在一定范围内所具备的代偿能力和饮食习惯不同所致。
- 张海丽张岩陈蔚如冯英进段世英贾保山彭新涛赵俊贤孙天平
- 关键词:成人血清抗氧化状态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抗氧化能力
- 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评价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22年8月天津市口腔医院口腔肿瘤术后应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9~68(42.5±5.3)岁。根据不同腓骨塑形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1)研究组:11例,应用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塑形腓骨;(2)对照组:14例,根据术者经验,常规塑形腓骨。比较两组患者腓骨塑形时间、术后3个月开口度、皮瓣成活率、面部外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腓骨塑形时间为(51.2±4.2)min,短于对照组的(79.1±8.0)min(P<0.001);研究组面部外形满意度评分为(8.3±0.8)分,高于对照组的(6.9±0.6)分(P<0.001);成活例数分别为11/11、13/14,成活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分别为(3.5±0.2)、(3.5±0.1)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结论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可以缩短腓骨塑形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患者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面容。
- 王超李玥张岩严颖彬张军
- 关键词:腓骨肌皮瓣下颌骨缺损
- 去氢骆驼蓬碱在小鼠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观察去氢骆驼蓬碱的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方法:以二甲苯鼠耳致炎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观察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以右旋糖酐-40致小鼠全身瘙痒模型观察药物止痒作用。结果:去氢骆驼蓬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鼠耳肿胀,在25mg/kg显著抑制足跖肿胀;剂量依赖地减少发生扭体反应的鼠数,提高小鼠的痛阈;明显抑制小鼠全身瘙痒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结论:去氢骆驼蓬碱具有抗炎、镇痛及止痒作用。
- 陈蔚如张海丽张岩冯英进
- 关键词:小鼠去氢骆驼蓬碱止痒作用抗炎镇痛扭体反应全身瘙痒
- 骆驼蓬生物碱的抗炎、镇痛、止痒作用
- 目的:在整体动物实验水平,观察骆驼蓬生物碱的抗炎、镇痛、止痒作用。方法:以二甲苯鼠耳致炎及角叉菜胶小鼠足跖致炎观察抗炎作用;以醋酸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以右旋糖苷40 iv诱导内源性组胺释放观察止痒作用。sc给药,...
- 陈蔚如张海丽张岩
- 关键词:止痒作用骆驼蓬生物碱
- 文献传递
- 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1年
- 研究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分裂阻滞微核(CB微核)和常规培养微核、化学比色法测定的血清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总抗氧化活性在飞行人员均明显增高. 其中CB微核与宇宙辐射年均有效剂量、年均飞行小时呈线性关系. 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也有随二者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并和CB微核一样能灵敏反应近期内飞行负荷的变化. 结果说明: 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飞行人员染色体和基因组的稳定性受到损害, 体内脂质受到氧化损伤; 淋巴细胞CB微核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可作为飞行人员辐射防护的监测指标.
- 陈蔚如冯英进刘绛光张海丽郭英张岩李华段世英孙天平彭新涛贾保山赵俊贤
- 关键词:宇宙辐射飞行人员淋巴细胞微核过氧化脂质总抗氧化活性
- 民航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率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民用航空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方法 ]采集 15 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 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 ,在含植物血凝素 (PHA)的RPMI 16 40培养基中 37℃培养38~ 44h ,加入细胞松弛素 B继续培养至 72h。经低渗、固定、涂片、染色 ,每例观察 5 0 0个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 [结果 ]飞行人员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 (MNF) ( 16 15‰± 0 33‰ )、微核细胞率 (MNCF) ( 13 6 6‰± 0 2 1‰ )与地面人员的MNF( 11 48‰± 0 5 0‰ )、MNCF( 10 42‰± 0 5 7‰ )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飞行人员的MNF、MNCF与年飞行小时呈线性相关 ,MNF、MNCF随飞行人员的工龄、累积飞行小时和年龄呈反相变化。飞行人员经一个月的休假后 ,MNF、MNCF均低于连续飞行组 ,与连续飞行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近一个月未飞行组的MNF、MNCF仍显著高于地面组。在去除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 ,没有发现吸烟增加飞行人员的微核。无论飞行组还是地面组 ,男女性别间微核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宇宙辐射可能引起民航飞行人员染色体损伤。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能够灵敏的反映近期内飞行负荷的差别 。
- 段世英彭新涛陈蔚如贾宝山冯英进孙天平张海丽赵俊贤张岩
- 关键词:飞行人员淋巴细胞宇宙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