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双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食管
  • 25篇食管癌
  • 22篇肿瘤
  • 17篇淋巴
  • 16篇细胞
  • 16篇淋巴结
  • 15篇食管肿瘤
  • 14篇胸段
  • 14篇胸段食管
  • 13篇预后
  • 11篇胸段食管癌
  • 11篇生存率
  • 11篇鳞状
  • 10篇细胞癌
  • 10篇鳞状细胞
  • 9篇鳞状细胞癌
  • 7篇食管鳞状
  • 7篇食管鳞状细胞...
  • 7篇手术
  • 7篇癌患者

机构

  • 48篇山西省肿瘤医...
  • 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0篇山西省肿瘤研...
  • 2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52篇张双平
  • 33篇王春利
  • 16篇马炎炎
  • 13篇郭石平
  • 12篇郭伟
  • 11篇廉建红
  • 8篇王晓军
  • 7篇冯守山
  • 7篇陈芸
  • 7篇韩小友
  • 7篇游志恒
  • 7篇马勇
  • 6篇童国平
  • 5篇李峰
  • 5篇郭棕亮
  • 5篇张少云
  • 5篇任宾
  • 4篇韩存芝
  • 4篇张素英
  • 4篇胡成广

传媒

  • 24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山西职工医学...
  • 3篇中国第二届国...
  • 2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第三届中国肿...
  • 1篇中国第九届全...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6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预后分析
张双平郭石平廉建红马勇李峰
左胸径路保留食管裂孔的食管癌根治术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保留食管裂孔的左进胸食管癌根治术对减少术后膈疝、膈肌血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方法采取常规左后外侧切口第6肋间入胸探查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在膈肌中心腱处打开膈肌,向食管裂孔方向至膈肌动脉距离裂孔约2cm处,保留食管裂孔。探查腹腔情况后,充分游离胃,通过膈肌裂孔,行食管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结果3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出血、膈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保留食管裂孔的左进胸食管癌根治术,既能保留原有的食管裂孔的生理功能,又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膈疝及膈肌血管出血,减少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
廉建红胡成广韩斐张双平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左胸径路胃经食管床严重并发症后外侧切口远期并发症
胸腔镜手术标本钳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腔镜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腔镜手术标本钳。包括S型标本钳壳体,S型标本钳壳体一端设有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活动钳头一端与S型标本钳壳体铰接,S型标本钳壳体另一端设有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一端与...
张双平陈芸
文献传递
胸段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数量与生存率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数量与食管癌的预后关系。方法:分析1995年7月—2005年7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140例。所得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生存分析分析。结果: 1.淋巴结转...
王春利张双平冯守山韩小友马炎炎郭伟童国平游志恒郭棕亮王晓军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分析
文献传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新淋巴结分期系统的建立及其对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效能
2025年
目的建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新淋巴结分期系统,并评估其对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至2020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869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男368例,女501例,年龄[M(Q1,Q3)]为66.7(57.6,75.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603)和内部验证集(n=266);同时回顾性纳入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230例SCLC患者,男175例,女55例,年龄为58.2(48.4,68.0)岁,作为外部验证集。将病理N分期(pN)和淋巴结对数比(LODDS)高、低风险组相融合,构建新的淋巴结分期系统,即pNLODDS分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总生存率,并通过log-rank比较各组间差异。采用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连续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及中位风险评分改善指数评估pNLODDS分期对LS-SCLC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中,根据pN和LODDS形成的6个风险组生存分析结果建立pNLODDS分期,将N0-LODDS(低)归为新的pN0期(n=323),N0-LODDS(高)、N1-LODDS(低)及N2-LODDS(低)风险组患者归为新的pN1期(n=118),N1-LODDS(高)与N2-LODDS(高)风险组归为新的pN2期(n=162)。训练集中新的pN0、pN1和pN2期患者的1、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4%、59.8%、42.1%比86.1%、42.8%、14.8%比71.8%、24.2%、16.6%(P<0.001)。内部验证集中新的pN0、pN1和pN2期患者的1、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7%、60.9%、46.4%比82.3%、44.6%、20.9%比70.3%、27.5%、14.4%(P<0.001)。外部验证集中新的pN0、pN1和pN2期患者的1、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7.2%、60.7%比86.5%、50.5%、34.6%比6.3%、28.2%、25.4%(P<0.001)。对外部验证集患者随访至2023年4月18日,随访时间为60.8(49.8,73.6)个月。在12~120个月的随访时间内,pNLODDS分期比pN综合判别改善指数提升了1.4%~3.3%,连续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提升了14.8%~27.8%,中位风险评分改善指数提升了1.4%~4.9%(均P<0.05)。结论结合pN�
张文娟侯庆张双平梁玉姚宁宁曹欣柏玮孙博辰丰培鑫李霁岷牛文霞陈文路赵岸琪曹建忠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预后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体外药物敏感检测法在贲门癌化疗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体外药物敏感检测法(ATP-TCA)对贲门癌手术标本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检测,为贲门癌的临床化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ATP-TCA法检测42例贲门癌手术标本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度并进行评价,分析临床分型与敏感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标本的敏感度有明显的不同,敏感度由高至低为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紫杉醇(PTX)〉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T)=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敏感度依次为50.00%、35.45%、31.25%、23.53%、10.53%、10.53%、7.69%、5.00%,同一药物在不同病理分期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P-TCA可为啬门痛的临床个体化化疔提供萤要的指导作用.
王磊王春利张双平
关键词:荧光抗体技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同型半胱氨酸、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男性贲门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男性贲门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4例贲门癌男性患者和30名健康男性体检者血清Hcy、CEA、糖类抗原(CA) 199、CA724、CA242、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的表达,比较联合检测对贲门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贲门癌组血清Hcy、CE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0.3±9.2) μmol/L比(13.7±3.1)μmol/L,(7.8±3.5)μg/L比(1.6±1.2)μg/L,均P<0.05]; CEA、CA199、CA724、CA242、TPS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70.2%;Hcy、CEA联合检测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82.1%,两种组合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E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对男性贲门癌诊断和疗效观察.
张双平陈芸韩存芝王春利
关键词:贲门肿瘤同型半胱氨酸肿瘤标记癌胚抗原
消化道吻合器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从1998年至2004年我们共实施全长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346例。吻合无失败者。结果:手术死亡率0.6%(2/346),术后吻合口瘘...
王春利张双平马炎炎郭石平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器颈部吻合
文献传递
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毒细胞的检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群体的免疫细胞毒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手术前肺癌患者和30例该院健康职工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NK样T杀伤细胞(NKT)、γδT细胞和CTL细胞。结果γδT细胞:正常组为(6.54±2.94)%,患者组为(3.58±2.14)%(t=3.730,P=0.001)。CTL细胞:正常组为(17.21±4.49)%,患者组为(10.86±4.67)%(t=5.130,P<0.001);其他被测细胞的百分率,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异性免疫杀伤细胞低下对肺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毒细胞影响有限。
王春利张少云马炎炎张素英郭石平张双平
关键词:肺癌
瘦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及人体质量指数(BMI)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为食管癌的防治寻找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2月到2010年11月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47例,以2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危险眭。结果鳞状细胞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为(13.09±5.94)和(7.58±4.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1)。47例患者BMI、清蛋白、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5.20±3.14)kg/m^2、(43.58±2.15)g/L和(2.02±0.55)×10^9/L,其中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561,P=0.006),与清蛋白、淋巴细胞数无相关性(r=0.206,P=0.242;r=0.122,P=0.412),不同临床分期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25,P=0.281;t=-0.595,P=0.5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瘦素水平的增高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危险性升高(OR=1.442,P=0.009)。结论瘦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
汪善兵王春利张双平
关键词:瘦素人体质量指数食管肿瘤肿瘤鳞状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