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芒

作品数:164 被引量:55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文学
  • 18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8篇历史地理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71篇文学
  • 43篇启蒙
  • 27篇文化
  • 22篇代文
  • 20篇思潮
  • 20篇小说
  • 19篇叙事
  • 15篇现代文
  • 15篇现代文学
  • 12篇文学思潮
  • 10篇道德
  • 10篇学史
  • 10篇文学史
  • 10篇文学研究
  • 9篇中国现代文学
  • 9篇审美
  • 8篇当代文学
  • 8篇人性
  • 8篇国文
  • 5篇新文化

机构

  • 133篇南京大学
  • 19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韩国外国语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济宁师范专科...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电视台

作者

  • 156篇张光芒
  • 6篇童娣
  • 4篇陈进武
  • 3篇傅元峰
  • 3篇马航飞
  • 2篇何平
  • 2篇丁帆
  • 2篇何言宏
  • 2篇董健
  • 2篇朱德发
  • 2篇王彬彬
  • 2篇翟业军
  • 2篇徐仲佳
  • 2篇贺仲明
  • 1篇徐先智
  • 1篇王尧
  • 1篇黄发有
  • 1篇郜元宝
  • 1篇季进
  • 1篇萨支山

传媒

  • 11篇小说评论
  • 7篇当代作家评论
  • 7篇东吴学术
  • 6篇探索与争鸣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人民论坛
  • 4篇文艺争鸣
  • 4篇人文杂志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河北学刊
  • 3篇东岳论丛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福建论坛(人...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东方丛刊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南方文坛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构新世纪的启蒙主义被引量:1
2001年
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在启蒙主义发展史上一直作为一种发展的张力而突出地存在着,这种张力一方面体现为情与理相互激荡、彼此促进的统一关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彼此冲突与干预的对立关系。
张光芒
关键词:启蒙主义非理性因素启蒙理性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
论民国初年严复思想的转变被引量:1
2000年
在中华民国缔造前后 ,严复的转变可以说是最富有戏剧性的 :一个号称“近世西学第一人”的启蒙思想家成了“孔教会”的领衔人 ,一位“19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成了共和国体的反对者。严复生命最后10年的思想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民初伊始 ,严复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错误估计使他的心态充满了矛盾 ,同时也导致他对中西文化的思想探讨发生了转向 ,即以批判西学的消极面为主导代替了大力倡导西学以启迪国民的思想。其总体特点是反对卢梭式的革命精神和激进手段 ,而对社会改造主张采取理性的态度 ,以改良和渐进为途径。从学理上说 ,严的理论中蕴含着非同寻常的理性色彩和合理性 ,但由于社会现实环境和阶级基础的巨大判别 ,这种与罗素等为代表的现代自由主义相似的思想意向在中国却是生不逢时 ,成了“无用的高调”。与此同时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严复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向 :阐明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问题 ,论证读经在当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探讨培养国民道德及理想人格的策略与途径 ,并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作了谨慎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严复思想的转变并不是偶然或突发性的 ,他始终内在地贯穿着以“自由”为体与救国方略为中心的思想与立场的矛盾 ;也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统一性 :对中国国民性采取低调的估?
张光芒齐慧丽
关键词:民国初年国民道德人格
一个悬置的文化命题——杜亚泉与民初时期中西文化论争之我见
一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使每一个"睁开眼"的有识之士都无法回避这样一系列问题: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怎样才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既然西方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如何从...
张光芒
关键词:杜亚泉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东方杂志》文化命题
文献传递
《璩家花园》:平民史诗构筑个体的生命诗学
2025年
一、南京城的“实名制”:真实如何服务于虚构人们已经注意到叶兆言的《璩家花园》是他迄今为止十四部长篇小说中体量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并且是告别了“民国怀旧”的仅有的直接描写七十载当代生活的一部。但或许少有人注意到这部小说出现的另一个叶氏特色,即其无所不在的非虚构特征。实际上,在《璩家花园》整体的叙述中,除了主人公、重要人物的名字及其主要活动场所采取了虚晃一枪的虚构手法,其他各个侧面都采用了真实性原则。
张光芒
现代性视野中的现代都市文学被引量:4
2003年
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与现代性诉求的嬗变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以群体意识为核心的前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共同"在场"营造了多元对抗的文化 审美格局,三者的不同矛盾形式与消长的规律,内在地决定了现代都市文学由萌生到分化再到成熟的演变轨迹。
张光芒
关键词:现代都市文学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
20世纪初中国启蒙文学思潮发生论被引量:5
2002年
2 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思潮正式启动于 190 2年。该年度兴起的启蒙文学理论思潮质变性意义表现为从一种单向度的文学功能观发展为视小说为一切文化变迁的中介和多层面的文化结构观 ,从文学的“工具性”命题上升到一种“关系性”的命题 ,同时它也预演了一场接近白话文学运动的文学“俗语化”运动。在此推动下 ,启蒙文学创作迅速崛起 ,呈“潮涌”之势。这些作品从三个方面初步建构了启蒙文学的基本形态 :强烈的主体启蒙意识、“文明批评”的思想意向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范式。
张光芒
关键词:中国文学启蒙思潮发生论
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被引量:10
2007年
张光芒
关键词:游戏精神麦家小说欲望叙事故事
略论启蒙及其与文学的关系被引量:14
2008年
董健王彬彬张光芒
关键词:文学思想文化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的当下语境:在传统、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被引量:1
2005年
近年来,现代性研究在经济学、法学、人类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文化及文学研究中明显存在缺陷与空白。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以文化解释者的主体性严重遮蔽了文化存在的客观性,缺乏对文化运动自身复杂性的认识;二,以狭隘的文化实用主义为文化研究目的,缺乏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最起码的文化价值立场与信仰操守取舍;三,以简单机械的简约化观点粗暴对待"传统"、"现代"、"现代主义"、"现代性"等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缺乏对许多重要术语做具体语义场的动态理解;四。
张光芒王明科
关键词:文化现代性价值立场解释者文化运动语义场
文学批评中作家“创作谈”的合法性问题被引量:10
2017年
对于创作谈的重视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不良的倾向,不妨将其称为文学批评中的"创作谈"崇拜情结,或者"创作谈"泛滥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各个层面都有鲜明的表现。批评家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一方面将作家的创作谈视为重要线索和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常常将创作谈上升至价值评判的最高旨归。这种现象对文学批评自身的伤害,首先表现为过分倚重当时作家本人的"证词"作用,盲目夸大作家创作谈的真实性,使文学批评陷入了"证人的记忆"效应或窠臼。其次表现为思想与理论上强大的牵引力。这种伤害从本质上导致的是批评主体性让渡的问题。文学批评中的作家创作谈,在"证词"和"标准"两个层面上都不具备合法性。只有打破"自传契约",克服创作谈崇拜情结,才能最大程度地唤回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和创造本质。
张光芒
关键词:文学批评合法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