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反演
  • 5篇加氢
  • 5篇催化
  • 4篇叠前
  • 4篇化合物
  • 3篇叠前反演
  • 3篇生物质
  • 3篇生物质转化
  • 3篇均相
  • 3篇均相催化
  • 3篇加氢脱氧
  • 3篇非均相
  • 3篇非均相催化
  • 3篇
  • 3篇催化剂
  • 2篇氮掺杂
  • 2篇氮化合物
  • 2篇氮元素
  • 2篇氧化合物
  • 2篇正则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特种设备...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国家管网集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张俊杰
  • 5篇李景叶
  • 5篇李江
  • 3篇王守东
  • 3篇张怡
  • 2篇陈小宏
  • 2篇王俊强
  • 2篇刘俊玲
  • 1篇帅健

传媒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石油物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流体因子预测方法
流体因子预测是储层识别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Russell流体因子是目前比较有效识别储层含流体性的流体因子之一,建立反射系数与流体因子的关系(线性/非线性)即可利用叠前反演理论进行流体因子预测(Russell(2011)、...
李文瑾李景叶张俊杰刘泽洋韩磊
关键词:流体因子叠前反演
管道环焊接头分区材料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环焊接头分区材料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管道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管道环焊接头中各区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和载荷‑位移数据;建立小冲杆试验有限元模型并与实际获取的载荷‑位移数据进行对比验...
帅义张铁耀胡融睿张俊杰张怡高唯胡猛超
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稳机理及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2025年
为研究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的弯曲失效规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效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极限弯矩承载能力的敏感性,揭示组合缺陷管道屈曲失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凹陷深度的增加,管道屈曲临界弯矩逐渐减小;管道屈曲临界弯矩随着管径和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内压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管道的屈曲临界弯矩,但当内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管道屈曲临界弯矩将会减小;划痕的长度是影响管道承载能力的主控因素,随着划痕长度的增加,对管道极限弯矩承载能力的削弱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含划痕-凹陷组合缺陷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张俊杰曹胜王俊强王俊强周翰宸田野张晓兵任运波卢泓方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基于反演的转换波数据衰减补偿
1.引言纵波和转换波联合的多波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复杂油气勘探的有效技术,提高转换波的分辨率是其关键问题之一[1]。对于转换波角道集数据,地层吸收衰减不仅仅导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降低,其吸收衰减效应也会随着传播路径变化,进而...
程万里王守东孟巾钰陈思远杨柳青张俊杰
基于L_(1-2)正则化的地震波阻抗“块”反演被引量:9
2022年
波阻抗反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仍然存在反问题的不适定性、反演的分辨率低以及对地层边界刻画不清晰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L_(1-2)正则化的地震波阻抗“块”反演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将L_(1-2)正则化引入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通过借鉴全变分正则化的思想,利用叠后地震数据直接获得波阻抗反演结果。首先,推导线性化的波阻抗正演近似公式并分析精度;然后,基于贝叶斯理论,引入L_(1-2)正则化构建波阻抗反演的目标函数,利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目标函数,获得波阻抗反演结果。由于波阻抗反演为单道反演算法,反演多道数据时道与道之间会产生空间不连续现象,因此对反演结果执行f-x域空间预测滤波改善由噪声和单道反演算法带来的空间不连续性。相关系数的定量对比证明了基于L_(1-2)范数的反演结果优于基于L1范数和L2范数。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反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耿伟恒陈小宏李景叶汤韦吴凡张俊杰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贝叶斯理论目标函数
基于S变换与复值U-Net网络的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被引量:8
2023年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通过拓展频带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精度。迄今为止,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仅在时域中进行特征提取,忽视了地震数据的频域信息,因而影响高分辨率处理效果。为此,结合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能力与时频分析方法的时频定位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和复值U-Net网络(STCVU-Net)的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褶积模型构建高分辨率与低分辨率的单道地震数据,接着,利用S变换获得不同分辨率地震数据的时频谱并将其作为训练数据,然后基于构建的STCVU-Net对时频谱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使用迁移学习方法对已训练的网络进行微调并应用于实际数据的处理。STCVU-Net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数据的时域与频域信息,在准确得到地震数据时频谱的同时在时频域中对地震信号进行精准拓频,从而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比时域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模型资料和实际工区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结果表明,STCVU-Net方法的高分辨率处理结果更准确,高频信息更丰富,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李子航陈小宏李景叶王建花张俊杰耿伟恒
关键词:高分辨率处理S变换
改进型W变换方法及其应用
2023年
低频信息是地震勘探和储层表征的重要依据。由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难以描述低频区域的时频特征,因而严重影响了储层表征的精度。W变换方法通过构建包含时变主频的窗函数,可以清晰地刻画低频区域的时频分布,但是,面对高时间分辨率的储层表征需求,单参数控制的W变换不能很好地调整时频分辨率。为此,提出了改进型W变换(MWT)的时频分析方法,可以更为灵活地调整时频分辨率。首先,设计了一个新的斜率参数,结合原有尺度因子,得到包含双参数组合的窗函数。接着,替换原W变换的窗函数获得时间域的改进方法,并将改进型W变换由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实现简单、高效时频变换。与W变换的比较表明,改进型W变换方法利用斜率参数和尺度因子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时频分辨率。单子波和子波组合的合成记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灵活地调整时频分辨率。实际工区数据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型W变换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集,可以在油井储层区域对应出现较为明显的低频异常现象,可以更好地用于储层表征。
张俊杰李景叶李景叶王守东耿伟恒汤韦
关键词:时频分析时间分辨率储层表征
基于频变流体模量的正演方法研究
流体识别通过地震振幅变化、弹性参数差异和频率变化趋势预测地下有利储层,在地震解释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借助频散信息来预测流体,许多学者尝试从地震时间-频率域数据提取频变属性。然而,选用Han和Batzle(2004...
张俊杰李景叶李文瑾
关键词:流体因子叠前反演
一种催化加氢制备烷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加氢制备烷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原料组成为:过渡金属的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载体和溶剂;以该催化剂的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为3%‑30%,过渡金属元素与氮元素...
李江张俊杰
文献传递
基于L_(1)范数正则化约束的叠前数据衰减补偿方法被引量:2
2023年
由于地下介质的吸收作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能量衰减、波形畸变及频带变窄的过程,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于叠前地震数据而言,地层吸收衰减效应会随着传播路径发生变化,进而扭曲地震数据的AVA反射曲线特征。为此,提出一种针对叠前数据的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射线路径对于衰减补偿的影响,首先在水平层状介质假设下推导出衰减介质中的叠前道集正演公式;然后将衰减补偿简化为一个反问题,并通过L_(1)范数进行正则化约束;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求取最优解,进而实现叠前数据的衰减补偿。数值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对振幅和相位进行补偿,而且还能恢复叠前道集的AVA反射特征。通过与叠后补偿、常规叠前反Q滤波方法对比分析,所提方法的精度更高、稳定性及抗噪能力更强。同时,Q值敏感度分析实验说明所提方法对Q值模型不敏感,仅借助低频Q值模型也能保持较高的补偿精度。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也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叠前道集的分辨率,有效还原数据的AVA反射特征,为高精度叠前地震反演奠定了基础。
程万里王守东孟巾钰王梓旭张俊杰
关键词:反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