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佳妮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超声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诊断
  • 1篇阴道
  • 1篇诊断子宫内膜...
  • 1篇三维超声
  • 1篇肿瘤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子宫内膜肿瘤
  • 1篇窦卵泡计数
  • 1篇卵巢
  • 1篇卵泡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佳妮
  • 2篇史铁梅
  • 1篇王晓倩
  • 1篇于诗嘉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风险预测模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绝经后女性发病居多。绝大多数患者在癌症早期就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流血发生于80%~90%的内膜癌患者,而在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的妇女中5%~15%患有子宫内膜癌。
张佳妮于诗嘉史铁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超声检查
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均行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冠心病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的认知情况。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为81.00%,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7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室上性早搏早发、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性早搏、房早频发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部分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对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均能够较好地诊断冠心病;但24 h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全面、详细地反映患者心率变化情况,诊断价值更高。
王晓倩张佳妮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
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进行卵巢窦卵泡计数观察者间的可靠性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经阴道二维超声进行卵巢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观察者间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两名观察者通过经阴道超声对51名不孕女性患者于月经周期的卵泡早期计数窦卵泡。用二维超声进行AFC,并记录所用时间;存储每个卵巢的三维信息,后续通过多平面模式计数窦卵泡。记录三维超声每个步骤所用的时间,计算出总时间。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和Bland-Altman图的一致性限度(limits of agreement,LOA)来评估两种计数方法的可靠性。结果: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计数窦卵泡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3±11.39)个和(18.73±11.41)个。三维超声的ICC优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的ICC:平均值0.994,95%可信区间(0.990,0.997);二维超声的ICC:平均值0.979,95%可信区间(0.963,0.988),P<0.01。Bland-Altman图中,三维超声的LOA比二维超声范围小,分别为(-3.46,3.35)和(-6.78,6.31);而三维超声所用的总时间比二维超声长得多,分别为(204.0±53.0)s和(112.4±34.8)s,P<0.001;但受试者的暴露时间三维超声要远远短于二维超声,分别为(48.0±7.5)s和(112.4±34.8)s,P<0.001。结论:三维超声明显改善了窦卵泡计数的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却增加了计数总时间,但与实时二维超声相比,大大缩短了受试者检查暴露的时间。
张佳妮史铁梅
关键词:卵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