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乙川 作品数:37 被引量:15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更多>>
常温下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2000—2007年应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针对肝脏肿瘤行肝切除的病例资料,就其用于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 陈勇 张福鑫 张乙川 李金龙 陈生贵关键词:肝切除术 阻断方式 肝血流 温下 病例资料 肝脏肿瘤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肝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肝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0±36)min和(115±43)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49±60.4)ml,肠道首次通气时间为(46±16.4)h,术后3 d C反应蛋白(CRP)为(52.4±12.1)mg/L,术后1周白蛋白为(31.2±2.3)g/L,出院时体重降低(1.5±1.1)kg,住院时间为(12.6±2.0)d、住院费用为(3.5±1.3)万元,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指标分别为(680±56.6)ml、(95±12.6)h、(92.5±11.0)mg/L、(27.7±1.6)g/L、(2.8±1.5)kg、(14.4±2.1)d、(4.3±1.1)万元、22.5%(9/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肝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安全、有效、经济,显著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 陈生贵 黄琼芳 李劲 张乙川 王俊 齐锐 杨茂辉关键词:肝脏手术 中西医结合 围手术期 内镜窄带光成像JNET分型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浸润深度的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内镜窄带光成像日本内镜窄带成像专家小组(JNET)分型在大肠早期肿瘤浸润深度诊断中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14例大肠早期肿瘤患者,依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诊断错误组(28例)和诊断正确组(8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内镜窄带光成像检查并按JNET分型评估肿瘤浸润深度,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JNET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8.60%,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Kappa=0.829,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医生经验、肠道准备和退镜时间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镜窄带光成像JNET分型在大肠早期肿瘤浸润深度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但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针对性改进以提高诊断效能。 李玲 张乙川 刘珂良 王飞 陈樵胆总管十二指肠大口径低位吻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大口径低位吻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老年胆管结石并胆总管下段狭窄患者,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大口径低位吻合术(改良CD)治疗患者32例与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J)45例患者比较围手术期指标和远期疗效指标。结果吻合时间改良CD组显著少于CJ组,P<0.01;吻合口瘘、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返流改良CD组显著多余CJ组,P<0.01;胆道感染、吻合口狭窄、盲端(袢)综合征、结石复发、再手术等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D治疗老年胆管结石并胆总管下段狭窄近期疗效优于CJ,但远期疗效相当,CJ不能被取代。 陈生贵 黄琼芳 张乙川 王俊 李劲 张福鑫关键词:胆总管造口术 胆总管结石 吻合术 ROUX-EN-Y 两孔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李金龙 张福鑫 李劲 张乙川 付晓东 何平 陈勇关键词:两孔法 LC 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4例肝肿瘤患者根据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3组:A组(n=40)行pringle法,B组(n=23)行全肝血流阻断(THVE),C组(n=11)行解剖性肝血流(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阻断。并观察3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和B组手术时间均较C组显著缩短(均P<0.01),B组肝门阻断前1 min和肝门开放后1 min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肝门阻断后(均P<0.01),B组和C组出血量均较A组显著减少(均P<0.01),A组和B组术后3 d ALT、AST水平均较C组显著升高(均P<0.01),3组肝血流阻断后均未发生肾脏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肝肿瘤行肝切除术时行pringle法血流阻断是一种简便方法,但出血量多;全肝血流阻断是一种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解剖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要求高,但术中肝损伤小,可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 陈勇 张乙川 李金龙 王俊 张福鑫 李劲关键词: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术 PRINGLE法 外科手术 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径低位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径低位吻合术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研究我院298例胆管结石并胆总管下段狭窄患者,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径低位吻合术(简称改良CD)治疗的患者148例,与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J)150例比较围手术期指标和远期疗效指标。结果围手术期指标:吻合时间改良CD组显著少于DJ组分别为[(31.0±10.5)、(53.0±12.3)min,P〈0.001];吻合口瘘改良CD组显著少于DJ组(分别为2、9例,P〈0.05);远期指标:改良CD组与DJ组消化道溃疡分别为3、15例,盲端(攀)综合征分别为5、158例,改良CD组显著少于CJ组(P均〈0.01);胆道返流分别为70、42例,改良CD组显著多于DJ组(P〈0.01)。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径低位吻合术治疗胆管结石并胆总管下段狭窄有较好的疗效,不能被Roux-en—Y取代;尤其适合老年、危重、体弱的胆管结石并胆总管远端良性狭窄患者。 陈生贵 黄琼芳 张福鑫 何平 李劲 张乙川 王俊 陈勇 李金龙关键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胆肠吻合术 胆总管狭窄 如何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 2020年 中药饮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疾病治疗的药物。中药饮片调剂是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中药房的重要工作。主要开展对医生处方进行配方以及对所开处方的监督,做好对患者处方用药的配发以及对药品煎服进行介绍等。笔者就如何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工作抛砖引玉。 张乙川关键词:中药饮片 HIF-1α与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血管新生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血管新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75例,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5例)和预后良好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分层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HIF-1α表达水平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HIF-1α表达与预后不良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F-1α表达水平与VEGF、IGF-1指标的关系,样条函数与Logistic回归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HIF-1α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构建生存曲线分析HIF-1α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化程度(高分化)、淋巴结转移、HIF-1α、肿瘤直径、VEGF、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生化指标对HIF-1α表达水平产生显著影响(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VEGF、IGF-1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F-1α表达水平与VEGF、IGF-1呈正相关性(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χ^(2)=7.236,P=0.012),且存在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χ^(2)=2.542,P=0.022)。高低表达组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50.91%、672.56%,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1.25%、60.1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的HIF-1α表达水平越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越高。临床上应对HIF-1α表达水平高度重视,避免术后预后不良的发生。 李玲 张乙川 刘珂良 王飞 陈樵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血管新生 预后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5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口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处理手段应个体化、多元化综合应用。 何平 李金龙 张乙川 陈生贵关键词:肝胆手术后胆漏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