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巴克 作品数:16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更多>>
钾肥配施及用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钾肥配施和用量在棉花生产中的效果,分析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施钾水平。【方法】设置4个钾肥用量,即纯钾(K_(2)O)60、90、120和150 kg/hm^(2),分别以K_(1)、K_(2)、K_(3)和K_(4)表示;设2种钾肥,即硫酸钾、硫酸钾+腐植酸钾(1∶1配比),分别以A和B表示,共计8个处理,不施钾肥CK为对照。【结果】各处理棉花株高在AK_(4)处理较大,但与BK_(4)无显著差异。茎粗在BK_(4)处理下达到最大,但与AK_(3)、AK_(4)和BK_(3)之间无显著差异;SPAD值各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铃期中AK_(4)处理达到最大值,但与AK_(3)、BK_(3)和BK_(4)间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进程推进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在盛铃期达到最大,各处理中BK_(4)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花铃期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2种钾肥处理籽棉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BK_(4)处理产量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硫酸钾复配腐植酸钾处理优于单施硫酸钾处理,BK_(3)处理为最佳处理。 穆光荣 李杰 古丽娜孜·居来提 娄善伟 帕尔哈提·买买提 马腾飞 张鹏忠 吴湘林 张立祯 张立祯关键词:钾肥 棉花 干物质 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棉花生育期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m^(-2)(D4)、27株·m^(-2)(D5),3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9号(C1)、新陆早73号(C2)、欣试518(C3),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情况及籽棉产量明确各品种的最优种植密度。【结果】棉花的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延长趋势;C1、C2品种的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和地上部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3密度下达到峰值,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为6458.66 kg·hm^(-2)、6083.64 kg·hm^(-2);C3品种的各器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递增持续上升,在D5时籽棉产量最高,达5875.30 kg·hm^(-2)。种植密度对各器官达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的时间和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新陆中79号和新陆早73号宜采用18株·m^(-2),欣试518品种建议采用27株·m^(-2)的高密度栽培模式。 穆光荣 古丽娜孜·居来提 张立祯 张立祯 杜鸿君 王雪姣 孙帅 巴特尔·巴克 巴特尔·巴克 帕尔哈提·买买提关键词:棉花 种植密度 籽棉产量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模型方法 被引量:11 2008年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研究森林碳循环的必要方法。其中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上升及CH4的生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组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反馈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是模型模拟的关键问题。碳循环模型可用经验模型、机理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建模方法。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发展趋势为:综合生物地理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特点建立区域动态碳循环模型;从单一碳循环模拟向碳、氮、磷等多种元素循环相耦合的模拟;碳循环模型与遥感、G IS技术结合,模拟大尺度的碳循环过程;CH4生成及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巴特尔·巴克 张旭东 彭镇华 周金星 魏远 黄玲玲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 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13万株·hm^(-2)(D4)和9万株·hm^(-2)(D5),以筒形(新陆中79号,T1)和塔形(欣试518,T2)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棉密度对棉花株高、果枝节间长度、果枝和叶片的倾角及方位角、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T1品种的株高在D3或D4处理下最大,T2品种的株高在D4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减小,T1与T2品种的平均果枝节间长度逐渐增加,下部、中部、上部果枝的倾角整体呈增大趋势。D4或D5处理下,2个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最大。不同植棉密度下,T1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下部果枝方位角以及中部、上部叶片的方位角均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LAI分别在D4、D3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增大,单株铃数降低。T1、T2品种分别在D3、D1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结论】不同植棉密度对筒形和塔形棉花品种的株型与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南疆植棉区新陆中79号和欣试518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8万株·hm^(-2)和28万株·hm^(-2)。 古丽娜孜·居来提 李杰 穆光荣 张立祯 张立祯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雪姣 张鹏忠 巴特尔·巴克 巴特尔·巴克 孙帅关键词:棉花 株型 种植密度 新疆南疆 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北疆机采棉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北疆机采棉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22年、2023年在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玛纳斯农业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选取2个棉花品种——中棉所127(V1)和欣试518(V2),设计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11株·m^(-2)(D1)、22株·m^(-2)(D2)和28株·m^(-2)(D3)。比较不同处理对棉花主茎与果枝的叶长、叶柄长、叶柄直径、节间长和节间直径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2022年和2023年V1分别在D1和D2处理下的主茎和果枝的叶长、叶柄长以及节间长最小。2022年V2在D3处理下的主茎和果枝的叶长、叶柄长、叶柄直径及节间长均最小;2023年V2在D3处理下的主茎和果枝的叶柄长及节间直径最小。2022年在同一密度下,主茎和果枝的叶长及节间长均表现为V1≥V2;2023年在同一密度下,V1和V2的主茎和果枝的叶长、节间长和节间直径均无显著差异。2022年和2023年在同一密度下,V2的衣分均显著高于V1。2022年2个品种以及2023年V2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V1D3处理的籽棉产量在2022年最高,在2023年也较高;V2D3处理的皮棉产量在2年试验中均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种植密度为28株·m^(-2),欣试518的皮棉产量更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完善CottonXL棉花功能结构模型提供数据支撑,为北疆机采棉适宜品种、密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宋延鸿 阿依古再丽·玉苏普 王雪姣 赵鸣泽 布阿依姆·阿布都热依木 张立祯 李杰 巴特尔·巴克 巴特尔·巴克 火勋国关键词:机采棉 种植密度 株型 蒸发需求干旱指数在北疆干旱识别中的应用 2023年 利用1961—2020年北疆26个气象站点基础气象数据,计算了蒸发需求干旱指数(EDDI),并划分了全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5个时间尺度,分析了北疆干旱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北疆干旱空间分布以及基于EDDI干旱等级的干旱频率在北疆时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大气蒸发力结果来看,北疆过去60 a大气蒸发力呈下降趋势,说明北疆越来越湿润。(2)从北疆EDDI时间上的变化结果可知,5个时间尺度EDDI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前20 a,说明北疆在20世纪60~70年代干旱情况严重,1982年之后干旱情况有所好转。(3)从空间上来看,冬季与其他时间尺度的分析结果相反。北疆全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西部和东部为湿润,而中部为干旱,冬季则相反。(4)北疆过去60 a发生次数最多为轻旱,最少的为特旱。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疆发生干旱的情况有所好转。 帕丽扎提·玉素甫 卫炎豪 巴特尔·巴克关键词:北疆 干旱 不同滴头流量和灌溉量下枣树果园土壤湿润体特征分析 2013年 在新疆温宿县佳木试验站枣树园进行了单点滴灌灌水方式下,滴头流量和滴水时间二因素正交试验,采用土壤含水量连续监测系统(AV-EC5、EM50/R)监测土壤含水量并分析了土壤湿润体形状特征及其含水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点滴灌灌水方式下湿润体呈扇形剖面,试验设计滴头流量范围内,土壤湿润体的水平和垂向距离与滴头流量和灌水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随之灌水时间的延长,湿润体外围形状水平方向拉伸,离滴水点越远,这种趋势越明显,其拉伸幅度与灌水时间和滴头流量呈正相关;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的分布从滴水中心向外逐渐减小,水平方向含水率差异比垂直方向含水率差异小;滴头流量到了一定值以后,如果灌水时间拉长,不仅造成径流还会造成深层渗漏,浪费灌溉水。 麦麦提尼亚孜·努尔 吴燕锋 李维 巴特尔·巴克 茹鲜·木沙 李宏关键词:枣树 滴头流量 灌溉时间 湿润体 新疆克州草原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样线法、网捕法、搜索法于2022年6─7月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种类型、3个海拔段草原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昆虫3034头,隶属于8目23科49种。结果表明:温性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达2.0881;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5类草原的(P<0.05);高寒草原与温性荒漠草原间昆虫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263;在低(1500~2000 m)、中(2000~2500 m)、高(3000~3500 m)海拔段间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草原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昆虫的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昆虫的优势度指数与植物的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王孔 牙森·沙力 古建波 麦麦提力·巴合提 古丽娜孜 苏比阿依·甫合提 塔巴娜·阿合买提 巴特尔·巴克关键词:昆虫 多样性 群落 草原 环境因子 克州近4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023年 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科学管理土地资源至关重要。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通过对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及其转移矩阵的分析,研究了过去40年克州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草地是研究区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980—2020年的草地面积有略微减少,减少面积为364.73 km^(2),幅度为0.55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是研究区域的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整体减幅为0.06个百分点,呈现出先增后减、总体减少的变化趋势;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表现为净转入;而草地、未利用土地表现为净转出。“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是克州土地类型转换的驱动力。此外,区域经济是对该州总体土地利用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气候。 塔巴娜·阿合买提 古建波 阿依努尔·买买提 麦麦提力·巴合提 苏比阿依·甫合提 王孔 巴特尔·巴克关键词:土地利用 克州 遥感影像 驱动力 基于SPEI的北疆1961—2020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北疆26个主要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气象干旱指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年及春、夏两季SPEI和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影响范围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疆实际轻旱情况更适合以-1.0 卫炎豪 古丽娜孜 巴特尔·巴克 帕丽扎提·玉素甫 祖力克艳·麻那甫 帕提古力·麦麦提关键词:气象干旱 小波分析 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