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宫内致敏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0~24月龄内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现状,探讨该疾病与宫内致敏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产的母婴作为研究队列,婴幼儿0~24月龄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母婴作为病例组,以母亲生产年龄与病例组±2岁、生产方式、婴幼儿性别、婴幼儿出生体重与病例组±0.5 kg、出生身长±1㎝为条件按照1:3匹配队列中的其他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分析0~24月龄内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宫内致敏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共纳入3018对母婴,其中,24月龄内有380例婴幼儿发生了过敏性疾病,累积发病率为12.6%。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4月龄内的宫内致敏危险因素有:祖父母过敏史(OR=1.47,95%CI:1.00~2.16)、经常接触动物毛屑(OR=1.76,95%CI:1.16~2.69)或昆虫(OR=2.85,95%CI:1.75~4.64)、食用坚果频率>4次/月(OR=1.61,95%CI:1.15~1.26)。结论祖父母过敏史、母亲孕期经常接触昆虫和动物毛屑、经常食用坚果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干预对于过敏性疾病的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 卜凡于晓红陆秋娴崔佳崔佳肖冠坤何苗沈曦李鸣
- 关键词: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郁金活性成分及其制备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郁金活性成分及其制备与应用。活性成分为以乙醇或甲醇为萃取溶剂萃取郁金得到的提取物,或在以乙醇或甲醇为萃取溶剂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基础上再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进一步萃取得到的精提取物。抑杀植物病...
- 龙章富尉研崔佳刘世贵王立洪
- 文献传递
- 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郁金活性成分及其制备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杀植物病原真菌的郁金活性成分及其制备与应用。活性成分为以乙醇或甲醇为萃取溶剂萃取郁金得到的提取物,或在以乙醇或甲醇为萃取溶剂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基础上再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进一步萃取得到的精提取物。抑杀植物病...
- 龙章富尉研崔佳刘世贵王立洪
- 文献传递
- 郁金正己烷萃取物的抑杀真菌活性与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以95%乙醇提取郁金制得的浸膏经正己烷萃取后得郁金萃取物,研究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与化学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其药基浓度为1.0 mg/mL的郁金正已烷萃取物对油菜菌核菌、苍白青霉、疣孢霉、轮枝孢霉等都具有较强的的抑菌效果.药基浓度为0.5 mg/mL的郁金正己烷萃取物作用后的油菜菌核菌,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内线粒体出现严重肿胀,嵴大面积断裂,部分细胞壁缺失.郁金正己烷萃取物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所含成分108种,含量较高的为土青木香烯(23.91%),其次是1,2-去氢睾酮(23.63%).
- 李慧芬尉研龙章富黄译影崔佳
- 关键词:郁金化学成分
- 益生菌影响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可能性及相关机制探究
- 研究背景: 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对身体造成危害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造成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肥胖防控成为各国卫生领域研究的关键点。近年来,脂肪细胞的功能研究倍...
- 崔佳
- 关键词:益生菌白色脂肪组织免疫调节
- 骨质疏松患者血脂和血尿酸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 王露崔佳徐健王文志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血糖、血脂水平与肠道双歧杆菌关系探究
- 王柯崔佳陆秋娴陈书巧彭天宇李鸣郭云江丽何方吴晓娜
- 平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及再生优化条件被引量:9
- 2008年
- 以杂优1号平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各关键因子及条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以0·6mol/LMgSO4为稳渗剂配制浓度为15mg/mL新鲜溶壁酶液,菌丝与酶液比w/V=1mg∶8μL,取培养6d的菌丝200mg,自然pH下28℃小平板酶解6h,原生质体得率可达2·80×107个/mL.原生质体再生实验结果表明,50U/mL链霉素能有效控制平菇原生质体再生的杂菌污染.孟加拉红对平菇原生质体再生具强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3%.进一步研究证实,0·6mol/L的MgSO4、KCl等无机盐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得率较高,而0·6mol/L的蔗糖作为稳渗剂的平菇原生质体再生率较高.
- 王立洪杨土风杨涛崔佳黄译影龙章富
- 关键词:平菇原生质体
- 无色杆菌属孔雀绿脱色菌产脱色酶的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已分离鉴定的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菌株MGT3对孔雀绿染料具有强脱色作用,对其产酶脱色能力进行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株不需要孔雀绿作为底物即可产脱色酶,即脱色酶的产生不需要底物的诱导;其胞内和胞外都存在脱色能力强的脱色酶.产胞外脱色酶的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的组成对该菌株产胞外酶的能力有很大影响.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最佳组成成分为0.5%蔗糖、2.5%尿素、0.0025%KH_2PO_4;该菌株在培养基初始pH为9、温度为35℃时产脱色酶效率高,对孔雀绿脱色率高.
- 李妮李明雄雷润崔佳杨志蕊杨志荣Ming-XiongZhi-RuiZhi-Rong
- 关键词:脱色菌脱色酶正交试验优化组成成分
- 姜瘟病拮抗细菌Q6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已分离鉴定的泛菌Q6(Pantoeasp.Q6)对姜瘟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得到了泛菌Q6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条件,即初始pH 7.5、发酵温度32℃、装液量20 mL/100 mL、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1%;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25%、CaCO30.05%、酵母粉0.6%、NaCl0.7%、KH2PO4 0.3%.对泛菌Q6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表明其能较好地耐热、耐酸碱、耐蛋白酶K,水溶性较强但脂溶性较弱.
- 黄译影刘润叶崔佳李惠芬龙章富
- 关键词:发酵条件抑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