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亚美 作品数:22 被引量:40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更年期相关症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女性更年期的特征,我们比较了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方法 对来自中国15个省的2009-2015年就诊于北京妇产科医院的更年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355名女性年龄在34-7... 阮祥燕 崔亚美 金婧 金凤羽 Alfred O.Mueck原发性闭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14年 原发性闭经(primary-amenorrhea)是一种症状,需与很多疾病相鉴别。明确诊断才可科学处理。首先需与继发性闭经相鉴别,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故原发性闭经需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的继发性闭经等几种疾病相鉴别。 阮祥燕 崔亚美关键词:原发性闭经 疾病 继发性闭经 正常月经 月经周期 4例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PCSP)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出现PCSP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PCSP患者中3例出现子宫动静脉瘘(UAVF),1例出现大出血。患者均有CSP术后阴道出血表现,1例出血约1400ml。超声/磁共振(MRI)提示子宫前壁下段非均质包块,3例提示UAVF可能。1例UAVF患者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但术后包块持续存在;2例UAVF患者行宫腔镜宫内异物(瘢痕妊娠)取出术+宫腔组织吸引术+宫腔球囊放置术,术后恢复好;大出血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切除+子宫修补+宫腔镜下诊刮术,术后恢复好。结论:超声、MRI、子宫动脉造影可为UAVF的诊断提供主要依据;UAVF和大出血患者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崔亚美 胡乔飞 陈素文 张晓峰 罗岚蓉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瘘 大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预测指标 被引量:8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评估MS各组分对预测PCOS患者合并MS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人体测量学指标、基础内分泌指标和血糖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评估PCOS患者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筛选对PCOS患者发生MS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 ① 180例PCOS患者MS的患病率为43.89%;②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7-24岁32.14%、25-29岁39.53%、30-34岁50%、35-39岁80%;正常体质量、超质量、肥胖、重度肥胖的患病率非别为10.00%、51.16%、69.57%、85.71%;③合并有MS的PCOS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非MS的PCOS患者(29.16±3.85 vs 27.47±3.81,P=0.004;31.44±4.89 vs 24.29±4.87,P=0.000),两组患者的血总睾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 PCOS患者发生MS最好的预测指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 mmol/L(敏感度为91.14%,特异度为88.12%)。结论 PCOS患者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年龄和肥胖情况是决定不同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较好的评估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武红琴 阮祥燕 卢永军 田玄玄 张颖 崔亚美 赵越 杜娟 李扬璐 Diethelm Wallwiener Alfred O.Mueck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绝经后女性失眠相关因素前瞻性队列基线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影响绝经后女性失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188例40~83岁的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787例应用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972例未应用MHT,429例受试者未回答是否应用MHT。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对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应用简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绝经后女性失眠的患病率为66.72%,其中轻度35.38%,中度21.83%,重度9.51%。失眠发生率随着受教育程度降低而升高(OR=1.502~1.618,P<0.05);失眠发生率随着食用豆制品次数增多而降低,但仅当次数≥7次/周时,差异有显著性(OR=0.366,95%CI 0.221~0.607,P<0.05);失眠发生率随着每日运动强度降低而增加(OR=1.775~2.141,P<0.05)。与规律应用MHT相比,不用MHT会增加失眠发生率(OR=1.602,95%CI 1.105~2.321,P<0.05),而每日运动量、抽烟、饮酒、月经初潮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方式与失眠均无关。结论规律应用MHT有助于改善失眠,部分社会环境因素与绝经后女性失眠相关,应给予足够重视。 张凌燕 阮祥燕 崔亚美 谷牧青关键词:绝经 失眠 激素替代治疗 社会环境因素 稽留流产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患者稽留流产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2019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早孕要求流产或稽留流产要求清宫手术的3910名女性进行调查。登记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孕产次、学历、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职业、体重、剖宫产次数),比较人工流产患者和稽留流产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3910名患者中,稽留流产患者734名,占18.77%。相对于早孕人工流产患者,稽留流产患者的年龄更大[(32.89±5.24)vs.(29.30±5.91)岁,P<0.05],孕次更多、产次更少(P<0.05),体重更重[(59.32±9.26)kg vs.(55.65±8.23)kg,P<0.05],受教育程度更高(P<0.05),已婚者占比更高(95.5%vs.50.7%,P<0.05),京籍占比更高(44.4%vs.32.3%,P<0.05),而在职者占比、剖宫产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年龄、体重、学历的增长,稽留流产发生率增加(P<0.05);而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稽留流产率降低(P<0.05);已婚或离异也是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而职业和户籍所在地与稽留流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体重、高学历、已婚或离异为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产次为发生稽留流产的保护因素。为了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率,建议女性要尽早生育,肥胖女性要减重;而学历与年龄和产次对稽留流产的影响有相关性,但不能认为高学历为稽留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崔亚美 张媛媛 冯旺琴 徐硕 王珺 安雅楠 王程荣 陈素文关键词:稽留流产 年龄 体重 学历 婚姻 298例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病率及患病类型调查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调查中国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患病类型,以及绝经、年龄、抑郁心理、与性伴侣同居时间、吸烟、妊娠次数等因素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女性就诊者及陪同的女性家属以及黑龙江省、山东省不同的城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完整问卷461份,收回率92.2%,经过筛选后,有298例完整问卷纳入统计分析。FSFI总分平均分是23.69,按照FSFI总分小于26.55定义为有性功能障碍,则58.1%的围绝经期的女性有女性性功能障碍。基于FSFI 6个维度的评分分析,其中50.7%有性欲障碍,43.3%有性唤起障碍,35.6%有性高潮障碍,33.6%有性满意障碍,29.5%有性交痛,28.5%有阴道润滑障碍。年龄增长和抑郁心理是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同居时间、吸烟、是否绝经、妊娠次数等对女性性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使用FSFI量表问卷,以26.55为cut-off值,中国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58.1%;各维度患病率由高到低排列为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障碍、性交痛、阴道润滑障碍。 王浅浅 阮祥燕 田玄玄 崔亚美 杜鹃 Diethelm Wallwiener Alfred O.Mueck 代荫梅关键词:围绝经期 女性性功能 抑郁自评量表 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女性年龄和FMR1基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中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稽留流产要求刮宫手术的743名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胚胎染色体和夫妻双方染色体结果,以及FMR1基因的CGG拷贝数(结果以CGG1和CGG2形式表达)。根据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组(n=409)和胚胎染色体正常组(n=33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结果743名患者中,胚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4.50%(409/743),胚胎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三体为主,占82.15%(336/409)。与胚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胚胎染色体异常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升高[(32.66±4.60)vs.(31.17±3.74),P<0.05],孕、产次显著增多[分别为(2.01±1.29)vs.(1.83±1.05);(0.33±1.21)vs.(0.17±0.48)](P<0.05),FMR1基因CGG2序列重复数更小[(28.98±2.16)vs.(29.44±2.14),P<0.05],但FMR1基因CGG2序列均为正常型。以不同年龄分组比较发现,32岁为易发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界年龄(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加(β=0.04,P<0.05);随着正常型的FMR1基因CGG2拷贝数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轻微降低(β=-0.08,P<0.05)。结论年龄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32岁及以后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正常型的FMR1基因CGG拷贝数不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 崔亚美 罗岚蓉 李长东 王程荣 陈素文关键词:稽留流产 年龄 FMR1基因 围绝经与绝经后期女性血脂变化的研究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女性从围绝经期过渡到绝经后期的特征,我们首次研究了中国女性脂类和脂蛋白的变化.方法 对来自中国20个省2005-2015年就诊于北京妇产科医院的更年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1015名女性年龄在3... 崔亚美 阮祥燕 金凤羽 金婧 Alfred O Mueck全面二孩政策下已生育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下已生育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8年4月~12月就诊我院计划生育科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已生育女性1773例,其中既往有过至少1次人工流产史为重复人工流产组(1095例),既往从未行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即非重复人工流产组(678例)。比较两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生育情况、再生育计划、人工流产前后避孕情况。 结果 重复人工流产组者主要年龄段集中在35~<40岁(38.9%),而非重复人工流产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35岁(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相比较,重复人工流产组大学以上学历、职业女性以及本地户籍所占比例更低,吸烟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人工流产组中51.5%未来没有生育计划,显著高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35.7%)(P<0.05)。与非重复性人工流产组相比较,重复性人工流产组人流术更倾向于选择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生育1孩女性中重复人工流产组年龄≥35岁以上、吸烟者、本科以下学历、未来无再生育计划者、术后落实LARC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重复流产组(P均<0.05)。生育1孩高龄重复人工流产组中未来有生育计划的占20.1%,不确定是否再生育2孩占19.1%,显著低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26.0%和24.0%)(P<0.05);重复人工流产组中无再生育计划占60.8%,显著高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50.0%)(P<0.05)。 结论 已生育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高,高龄、仅生育1孩、无再生育计划者比例较高,人流术前避孕方法以避孕套为主,意外妊娠的原因主要是未避孕,人流术后LARC落实率较高。 徐硕 陈素文 王珺 安雅楠 张媛媛 崔亚美 冯旺琴关键词:重复人工流产 影响因素 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