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作品数:36 被引量:20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2014-2016年南通市670份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2014-2016年南通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水平,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在南通市9个县(区)采集食品样品,按其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果 3年共采集食品样品670份,检出致病菌23份,总阳性率为3.4%;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无差异;2014-2016年3年致病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所采样品中检出最多的是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9.0%)和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7.5%);主要污染的食品类别为水产品(阳性率6.4%)、桶装水(阳性率14.3%)和速冻米面食品(阳性率3.9%);农贸市场(阳性率7.6%)、餐馆(阳性率3.4%)和网店(阳性率3.3%)的食品致病菌污染相对较多。结论本市近3年来市售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相对较低,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谭维维 黄建萍 许海燕 安娜关键词:食品 污染 2015—2020年南通市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南通市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0年南通市哨点医院就诊的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分布。结果共监测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432例。不同可疑暴露食品的分类和进食场所的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χ^(2)=73.421;χ^(2)=66.857,P均<0.001),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8.21%)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86%),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57.60%)和学校食堂(12.69%)。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食堂。共采集标本214份,检出病原体22份,总体检出率为10.28%,阳性病原体以诺如病毒(3.74%)和副溶血性弧菌(3.27%)为主。结论需面向家庭、学校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加强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和场所的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孙华闽 黄建萍 黄建萍 安娜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RGD-3D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等,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汇总统计。结果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所有监测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集体有效剂量为0.570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介入放射学(0.375 mSv/a)稍高,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人数最多的诊断放射学为0.271 mSv/a,其余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值均在较低水平;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0.418 mSv/a)较其他地区稍高;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监测剂量值(0.361 mSv/a)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0.182 mSv/a)和工业企业(0.143 mSv/a)。结论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 谭维维 钟恩德 桑军阳 安娜 孙华闽2011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2011年使用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当量均<5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6mSv/a,以临床介入工种最高为2.17mSv/a。私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年人均有效剂量为0.45mSv/a,明显高于市直属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临床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是放射防护的重点人群。 安娜 谭维维南通市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调查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方法对南通市某大学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40.41±5.54)分,正确率为55.23%。非医学生平均(37.95±5.18)分,医学生平均(40.97±5.56)分,不同类别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01);男生平均(38.37±5.91)分,女生(41.20±5.19)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P<0.001)。低年级(大一、大二)平均(39.57±5.18)分,高年级(大三、大四)平均(41.54±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食物和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行为模块得分率最高,分别为73.80%和76.51%。食物中毒病原体的来源得分率最低,为22.58%。结论南通市某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当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谭维维 安娜 黄建萍关键词:食品 南通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脊柱侧弯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在南通市崇川区和启东市抽取12所小学、中学的419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脊柱检查和脊柱侧弯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影响因素。结果南通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为3.69%(155/4196),胸段、腰胸段、腰段侧弯检出率分别为1.36%(57/4196)、1.67%(70/4196)和1.91%(80/4196)。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与近视、学段、体育课频率、过去7d内达到60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的天数、每天白天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室内静坐时间以及学生对坐姿、站姿的自我要求不同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OR=2.781,P=0.006)、高中(OR=2.819,P=0.009)阶段是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体育课频率≥每周4节/周(OR=0.432,P=0.003)、过去7d内达到60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3d(OR=0.676,P=0.045)、每天睡眠7~<9h(OR=0.551,P=0.003)是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保护因素。结论南通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情况不容忽视,学段、体育课频率、睡眠时间等是脊柱侧弯阳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干预,以降低脊柱侧弯发生率。 任庆新 安娜 黄建萍 陈睿 张卫兵 吴越关键词:青少年 脊柱侧弯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集体有效剂量为855.63人·m 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 Sv;不同放射职业类别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 Sv。结论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总体处于较低的辐射水平,城区放射防护条件良好。 谭维维 安娜2021—2022学年南通市中小学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现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南通市中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整改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市132所中小学校,按教室的结构、楼层、采光的不同,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和宿舍,按相关国家标准对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宿舍人均使用面积等项目进行监测。结果教室环境方面,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达63.41%,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合格的教室仅占1.27%,中小学校黑板的尺寸、黑板悬挂高度、黑板反射比、黑板面照度合格率分别为98.10%、48.03%、54.64%、93.14%;教室窗地面积比、采光系数、后墙反射比、课桌面照度、灯桌间距、噪声、二氧化碳浓度合格率分别为95.43%、77.51%、28.46%、98.98%、98.86%、78.40%、93.39%。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方面,男生蹲位数合格的学校占88.64%,女生蹲位数合格的学校占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P<0.05);厕所蹲位宽度(≤18 cm)合格的学校占比37.88%,宿舍人均面积(≥3 m^(2)/人)合格的学校占比93.33%,从居室门到盥洗室的距离合格的学校为100%。结论南通市中小学教学卫生环境主要存在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后墙反射比、黑板反射比合格率较低的问题,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方面主要是学校厕所蹲位宽度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学校卫生标准普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 陈睿 安娜 张卫兵 黄建萍 任庆新南通市青少年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南通市青少年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使用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版三种《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由学生匿名自填。结果共调查有效学生8 246人,年龄11~25岁,男生3 750人,女生4 496人;96.8%存在不健康饮食行为,62.1%、49.5%未每天至少喝1杯奶、吃水果,34.0%有偏食挑食行为,29.5%和28.8%未每天吃蔬菜和坚持吃早餐,每天吃甜点、喝饮料和吃油炸食物的占18.0%、15.4%和9.5%,经常吃路边摊、经常光顾西餐馆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为9.7%和5.5%。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均有关。结论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爱喝软饮料、喜食甜食、未每天吃早餐、未经常喝牛奶等不健康饮食行为,应加强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促进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 谭维维 许诚 黄建萍 安娜关键词:饮食行为 影响因素 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掌握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南通市所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280家)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检测,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0年共检测水样1813份,合格913份,合格率50.36%,消毒剂指标、浑浊度、氨氮等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农村水厂消毒、净化措施不到位是影响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顾俊 安娜关键词:农村 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