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磊

作品数:2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细胞
  • 4篇增殖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神经胶质瘤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瘤组织
  • 3篇颅脑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胶质瘤
  • 3篇高血压
  • 3篇出血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亚低温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依达拉奉

机构

  • 25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5篇孟磊
  • 15篇赵新利
  • 15篇申法政
  • 11篇赵树鹏
  • 9篇张新中
  • 9篇马继伟
  • 7篇王伟
  • 5篇金保哲
  • 3篇周祥
  • 3篇王仲伟
  • 3篇周文科
  • 2篇孟庆军
  • 1篇钟根深
  • 1篇惠磊
  • 1篇李武雄
  • 1篇赵锦丽
  • 1篇惠红岩
  • 1篇黄立勇
  • 1篇韩娜
  • 1篇范蕊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组织中SHCBP1 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SHCBP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及正常组织中SHCBP1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K-M曲线分析胶质瘤SHCBP1mRNA高表达及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Cox回归分析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SHCBP1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胶质瘤细胞株U87根据SHCBP1是否沉默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组和沉默组,比较3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SHCBPI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胶质瘤SHCBP1mRNA低表达组相比,SHCBP1mRNA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01)。年龄、WHO分级、IDH状态、1p/19q状态、组织学类型、SHCBP1表达均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胶质瘤中SHCBP1与Th2细胞、巨噬细胞成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45、0.414,P<0.001),与pDC细胞成负相关性(r=-0.363,P<0.001)。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沉默组SHCB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SHCBP1在胶质瘤中呈高表达状态,SHCBP1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孟磊赵树鹏申法政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增殖
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表达变化,探讨其在GBM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1)自TCGA数据库收集163份GBM组织和207份正常脑组织的转录组数据集,比较GBM组织与正常组织TOP2A mRNA相对表达量。自GEPIA数据库收集514例GBM患者癌组织TOP2A mRNA相对表达量数据和生存情况,依据TOP2A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将患者分为TOP2A高表达组257例和低表达组257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2组总生存率。在UALCAN数据库中选择GBM数据集,筛选、提取前100个与GBM组织中TOP2A表达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基因,在DAVID数据库中对筛选出的200个共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2023年1—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GBM患者3例,取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OP2A蛋白相对表达量。(3)将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转染)、TOP2A-NC组(转染siRNA-NC)、TOP2A敲低组(转染siRNA-TOP2A)。转染48 h取3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OP2A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OP2A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3组转染后培养24 h时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3组转染后培养48 h时侵袭细胞数,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转染后培养96 h时细胞克隆形成数。结果(1)TCGA数据库中GBM组织TOP2A mRNA相对表达量[5.23(4.31,5.89)]高于正常脑组织[0.34(0.12,0.75)](U=2.534,P=0.011)。GEPIA数据库中,TOP2A高表达组、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23(18.45,32.29)、30.00(24.75,41.44)个月,TOP2A高表达组总生存率(6.225%)低于TOP2A低表达组(17.899%)(χ^(2)=16.507,P<0.001)。自UALCAN数据库筛选出的GBM组织中与TOP2A表达呈正相关的前10个基因包括CKAP2L、NCAPG
孟磊张新中金保哲胡朝帅王向阳申法政赵树鹏赵新利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生存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U87细胞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药物(对照组)和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或者术...
孟磊赵树鹏梁书锋申法政马继伟王向阳王伟赵新利张新中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依达拉奉亚低温治疗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8 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第1 天复查头颅CT 示:血肿清除>90%者83 例,其余5 例血肿...
王向阳申法政马继伟赵树鹏梁书锋孟磊王伟赵新利张新中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经侧裂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发肺感染的原因探索
孟磊赵新利张新中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比较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4)。2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初步判断出责任血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判断的准确性和疗效,分析术前、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与疗效的关系;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8例,小脑后下动脉15例,椎基底动脉1例;术中确定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8例,小脑后下动脉14例,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1例;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为98.1%(53/54)。观察组患者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4例,小脑后下动脉16例,椎基底动脉2例;术中确定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3例,小脑后下动脉16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2例;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为98.0%(51/52)。2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1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50/5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3%(49/52);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05)。对照组38例患者术中侧方扩散反应(LSR)-1和LSR-2均消失,术后均临床治愈;观察组40例患者术中LSR-1和LSR-2均消失,术后均临床治愈。对照组12例术中LSR-1或者LSR-2完全消失且另一LSR波幅降低50%以上患者中,2例治愈,10例明显缓解;观察组9例LSR-1或者LSR-2完全消失且另一LSR波幅降低50%以上患者中,3例治愈,6例明显缓解。对照组术中LSR-1和LSR-2均未消失4例患者
周祥赵锦丽葛立可李凡孟磊王仲伟金保哲
关键词:面肌痉挛神经电生理监测
一种调节式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神经外科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式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面上螺栓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坐板,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有...
孟磊
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MG、U251-MG作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A1800、U87-MG、U251-MG细胞PD-L1 mRNA表达水平;U87-MG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是添加PD-L1抑制剂的U87-MG细胞(实验组)和未经PD-L1抑制剂处理的U87-MG细胞(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PD-L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STAT1)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U87-MG细胞(1.73±0.08)和U251-MG细胞(1.62±0.06)中PD-L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A1800细胞(0.4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1、37.70,P<0.05)。实验组细胞(0.52±0.05.0.82±0.04)在第48、72小时的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0.80±0.05、1.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17.94,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细胞数[(73.33±5.35)个]和侵袭细胞数[(46.17±5.12)个]明显低于对照细胞[(135.17±7.52)、(88.50±6.7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12.21,P<0.05)。实验组细胞PD-L1蛋白水平(0.88±0.05)、STAT3磷酸化水平(0.44±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1.88±0.06、1.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26.73,P<0.05)。实验组细胞STAT1磷酸化水平(1.32±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5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P<0.05)。结论PD-L1抑制剂可通过上调磷酸化STAT1水平、下调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申法政崔士娟梁甲宁王向阳孟磊马继伟赵新利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增殖迁移
HAS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HAS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TC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母细胞瘤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HAS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筛选胶质母细胞瘤中与HAS2的共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分析HAS2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纳入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A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HAS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TP53野生型相比,TP53突变型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HAS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表达组相比,胶质母细胞瘤HAS2高表达组生存率明显降低(HR=1.6,P=0.013)。胶质母细胞瘤中与HAS2共表达基因富集的MF包括NADH脱氢酶活性,BP包括线粒体ATP合成,CC包括线粒体内膜,KEGG包括氧化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等。HAS2与B细胞(r=0.428,P<0.001)、CD8~+T细胞(r=0.121,P<0.001)、CD4+T细胞(r=0.478,P<0.001)、巨噬细胞(r=0.454,P<0.001)、中性粒细胞(r=0.456,P<0.001)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性。与癌旁组织相比,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HA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14±0.23)vs.(0.43±0.10),t=4.903,P=008]、[(0.86±0.11)vs.(0.06±0.01),t=12.545,P<0.001]。结论 HAS2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可能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孟磊王向阳胡朝帅申法政赵新利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生存率代谢
胶质瘤组织中ITGA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脑胶质瘤患者脑组织中ITGA2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20例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和30例颅脑外伤行颅内减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ITGA2表达水平的差异。对所有胶质瘤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预后良好组(55例)和预后不良组(65例),分析胶质瘤患者ITGA2表达水平与中位复发时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胶质瘤组织中ITGA2高表达89例,低表达31例;正常脑组织中ITGA2均为低表达。胶质瘤组织中ITGA2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脑组织升高(P<0.001)。胶质瘤组织中ITGA2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WHO分级、p53基因型、Ki-67表达、IDH突变状态和1p/19q共缺失状态存在相关性(P<0.05)。预后良好组中ITGA2高表达35例,低表达20例,预后不良组中ITGA2高表达54例,低表达11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中ITGA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ITGA2高表达组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53 d,ITGA2低表达组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04 d,两组中位复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41,P=0.011)。WHO分级(OR=2.445,P<0.001)、p53基因型(OR=2.683,P<0.001)和ITGA2表达(OR=3.091,P<0.001)均是胶质瘤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胶质瘤组织中ITGA2高表达与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相关。
孟磊胡朝帅王向阳申法政赵树鹏赵新利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