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蓓蕾

作品数:53 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
  • 8篇盆地
  • 7篇
  • 6篇锆石
  • 6篇赋存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地质
  • 5篇碎屑
  • 5篇碎屑锆石
  • 5篇煤层气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动力学
  • 4篇条纹
  • 4篇煤级
  • 4篇芳香烃
  • 4篇分子
  • 4篇
  • 3篇地质意义

机构

  • 53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山西省地质矿...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天地科技股份...
  • 1篇西山煤电股份...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山西省煤炭地...

作者

  • 53篇孙蓓蕾
  • 31篇曾凡桂
  • 17篇刘超
  • 9篇刘超
  • 6篇李美芬
  • 4篇张素红
  • 4篇张彬
  • 4篇郭建英
  • 4篇杨志超
  • 3篇刘云霞
  • 3篇贾鹏
  • 3篇齐福辉
  • 3篇崔秀琦
  • 2篇梁虎珍
  • 2篇康天合
  • 2篇贾建波
  • 2篇王伟
  • 2篇刘生玉
  • 2篇夏鹏
  • 2篇吴婧

传媒

  • 12篇煤炭学报
  • 6篇地质学报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8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原西山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及地层意义被引量:20
2014年
太原西山是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标准层型剖面所在地,自1882年以来,已广泛进行了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绝对年代学数据,年代地层界线多次变更,从而影响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了确定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时间,应用LA-MC-ICPMS对该剖面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作为标志层的8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确定了它们的最大沉积年龄,为地层形成时限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太原组底部晋祠砂岩及上部的七里沟砂岩的YC1δ(24-)年龄分别为296±4Ma和277土2Ma,且在七里沟砂岩-A中,62颗锆石构成了271~301Ma年龄谱,其单颗粒最年轻年龄(YSG)271±7Ma代表了其最大沉积年龄。山西组底部北岔沟砂岩及其上覆下石盒子组底部的骆驼脖子砂岩所获得的U-Pb年龄均大于七里沟砂岩,不能用来限定山西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与太原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比较表明,太原组沉积于早二叠世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碎屑锆石U_Pb定年结果表明太原组包含Asselian、Sakmarian、Artinskian和Kungurian4个时期的沉积,甚至进入了中二叠世,而非牙形石确定的只为Asselian期沉积,石炭-二叠系界线可能位于晋祠砂岩底界或其以下。结合前人对太原西山地区及华北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学、岩石学、事件地层学等的结果,认为不能排除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存在盆内岩浆与火山活动的可能性。
孙蓓蕾曾凡桂刘超崔秀琦王威
关键词:牙形石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升温条件下煤中锂吸附扩散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煤是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在煤系中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成为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温度是影响煤化作用及其过程中锂等关键金属赋存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升温过程对煤中锂吸附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典型高锂煤为研究对象,构建锂-煤可视化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点锂在煤结构中的径向分布函数、扩散系数,分析了锂与有机大分子结构和高岭石相互作用能的变化,探讨了煤结构对锂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锂在吸附过程中与氮原子、有机结构中的氧原子和硅原子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较弱或者不存在相互作用。锂与氮原子和有机结构中的氧原子主要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而与硅原子则存在静电力和范德华力作用。从20℃升温到300℃的过程中,锂扩散系数受到温度和煤结构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煤结构对锂的吸附作用能以静电能为主。
张俊爽张彬张彬孙蓓蕾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一种预富集粉煤灰中铝锂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富集粉煤灰中铝锂镓的方法,涉及对固体废弃物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领域;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粉煤灰悬浮液配置、磁选、筛分、浓缩、重选、干燥过程;本发明在粉煤灰不进行化学反应的前提下,利用粉煤灰自身磁性、粒度...
孙蓓蕾曾凡桂刘云霞贾鹏
古交飞灰不同粒径颗粒的XRD及FTIR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粉煤灰,不同粒径的粉煤灰在处置利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探究不同粒径粉煤灰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差异,选取古交飞灰为研究对象,将其筛分成8个粒度级别,运用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XRD图谱显示古交飞灰主要物质组成为非晶相玻璃体(61.93%~74.76%),莫来石(20.45%~29.59%)与少量石英(1.23%~5.64%)。随着粒径的增加,莫来石含量降低,石英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玻璃体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FTIR图谱显示Si-O(Si,Al)反对称伸缩振动峰为主要化学键(58.86%~67.39%),其次为Si-O-(Si)弯曲振动(15.28%~21.40%),Si-O-Si对称伸缩振动(6.18%~9.67%),Si-O-(Al)对称伸缩振动(0.79%~4.02%)。随着粒径的增加,Si-O(Si,Al)反对称伸缩振动相对增加,Si-O-(Si)弯曲振动降低,而Si-O-Si对称伸缩振动与Si-O-(Al)对称伸缩振动波有明显变化规律。FTIR中Si-O(Si,Al)反对称伸缩振动峰主要为飞灰中的玻璃体的吸收峰,其相对含量随着粒度的增加而增加与XRD定量所得玻璃体含量变化趋势整体一致。464 cm-1附近石英的Si-O-(Si)弯曲振动,1090 cm-1附近石英的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与XRD定量所得石英百分含量的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粒飞灰中莫来石556 cm-1处强吸收峰的相对含量(y)与XRD计算所得莫来石含量(x%)呈线性关系:y=0.396x-1.997,R2=0.868。
刘云霞曾凡桂孙蓓蕾孙蓓蕾
关键词:飞灰粒径XRDFTIR
低产煤层气垂直井改造潜力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产煤层气垂直井改造潜力的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快捷的对低产煤层气垂直井是否具有改造潜力进行评价;技术方案为包括:获取已知的低产煤层气垂直井改造后形成的高潜力井的多个评价因子的参...
刘超孙蓓蕾张生
黏土矿物类型对煤力学非均质性影响的分子机制
2025年
煤层气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但无机矿物影响下的煤储层具有强烈的力学非均质性,存在已成功使用的工程技术在其他煤层气井不适用的情况,深入研究煤中无机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煤力学非均质性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分子模拟对比分析了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3种典型黏土矿物与无烟煤有机质的相互作用范围、位置和强度及差异性,阐明了不同黏土矿物对煤孔隙率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煤力学非均质对黏土矿物类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高岭石或伊利石与煤有机质的径向分布函数呈双峰特性,同时存在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而蒙脱石的径向分布函数呈单峰分布,相互作用以范德华力为主,占总能量变化的89.36%,不存在氢键作用;矿物分子进入到煤有机质后会相互堆叠填充,形成具有一定的非均质性且形状不规则的纳米孔隙结构,相同矿物含量下,含不同矿物类型煤的孔隙率大小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黏土矿物与煤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黏土矿物分子的尺寸,呈反比例关系;不同高岭石含量下,无烟煤的体积模量、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非均质性可分为5个部分,存在变异性极高的区域,而含伊利石和含蒙脱石无烟煤除了剪切模量存在高变异区域,其他力学参数均处于低变异范围以下,高岭石对无烟煤力学非均质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伊利石和蒙脱石的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预测煤储层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且根据煤中不同黏土矿物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储层改造措施和开发方案提供力学依据。
张彬孙蓓蕾孙蓓蕾康天合康天合李立功李昊洋梁晓敏朱文庆张俊爽
关键词:无烟煤力学性质非均质性分子模拟
神东2^(-2)煤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模型^(13)C-NMR谱的构建与修正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浮沉离心法得到了神东原煤的镜质组(SDV),并对其进行了固体13C-CP/MAS NMR测试和元素分析。由13 C-NMR实验得到了SDV中碳原子的结构分布特征和12种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SDV的结构中芳香碳原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缩合程度为2的萘,其余则是以苯环和含杂原子的芳香环。利用结构参数和元素分析的结果构建了SDV的大分子结构模型,并运用13C-NMR预测软件ACD/CNMR predictor计算了SDV大分子结构模型的13C化学位移。根据计算结果对SDV的大分子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能和实验谱图吻合较好的大分子结构模型。
贾建波曾凡桂孙蓓蕾
关键词:镜质组化学位移
马兰2号煤层夹矸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运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西山煤田马兰矿区2号煤层不同粒径夹矸的矿物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常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元素与矿物间关联性分析对有害微量元素的地质成因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夹矸中矿物主要由粗粒级石英、结晶度高的高岭石、细粒级黄铁矿及锐钛矿组成,不同粒径样品中矿物组成不同;物源主要为华北二叠纪聚煤盆地北部的花岗岩,并受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活动的影响;有害微量元素Cr,Ni和Cu受高岭石和石英控制,Zn和U分别与黄铁矿和锐钛矿关系密切。
蒲伟孙蓓蕾李珍李美芬杨高峰曾凡桂
关键词:夹矸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成因
一种预富集粉煤灰中铝锂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富集粉煤灰中铝锂镓的方法,涉及对固体废弃物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领域;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粉煤灰悬浮液配置、磁选、筛分、浓缩、重选、干燥过程;本发明在粉煤灰不进行化学反应的前提下,利用粉煤灰自身磁性、粒度...
孙蓓蕾曾凡桂刘云霞贾鹏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西区块氦源岩有效性评价及空间展布特征
2025年
【背景】氦气是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中国氦气资源相对匮乏,依赖进口,氦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十分紧迫。氦源岩是氦气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紫金山岩体是鄂尔多斯东缘煤系氦气的主力来源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石西区块内的天然气中氦气主要来源于尖家沟-紫金山岩体深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但是更靠近紫金山岩体的临兴区块尚未发现富氦天然气的报道。【方法】选择临兴区块和石西区块作为研究区,利用氦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及矿物学特征,量化了潜在氦源岩的生氦强度,对氦源岩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计算了氦源岩的生氦量。结合测井资料,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西区块潜在氦源岩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和结论】(1)石西区块潜在氦源岩的铀(U)含量为(0.25~9.19)×10^(−6),钍(Th)含量为(0.56~21.0)×10^(−6);临兴区块潜在氦源岩U含量为(1.29~207)×10^(−6),Th含量为(8.19~438)×10^(−6)。石西与临兴区块基底花岗岩中U、Th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铝土岩、泥岩、煤和砂岩中U、Th以吸附络合的形式赋存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中。(2)石西区块氦气总生成量为(4.92~6.94)亿m^(3);临兴区块的总生氦量为(75.7~110.4)亿m^(3)。石西区块的主要氦源岩为基底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次要氦源岩为白云岩、砂岩和煤;临兴区块主要氦源岩为基底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紫金山岩体,次要氦源岩为白云岩、砂岩、泥岩、煤和铝土岩。(3)由于缺乏测井数据,未对临兴区块内的氦源岩空间展布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生氦量来看,整个临兴区块内均具有勘探开发潜力。石西区块的氦源岩除基底外,具有西厚东薄的特征,尤其是石盒子组下部的砂岩及山西组的大部分地层均具有较高的生氦量,应着重进行勘探开发。
常洋梅刘超孙蓓蕾
关键词:空间展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