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菲
-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辽宁省3129名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为当地医疗与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横断面调查数据,描述辽宁省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健康自评的差异。结果 3 129名成人中有42.59%的人自评为健康,42.37%的人认为一般,3.94%的人认为比较不健康,9.08%的人认为不健康,2.02%的认为非常不健康。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的健康自评及健康自评变化情况不同。结论辽宁省女性、高龄人群在疾病防控中应予以关注。
- 罗一民孙菲李君关鹏陈巧玲韩璐严洁丁华景汇泉
- 关键词:成人健康自评
- 辽宁省居民不同婚姻状况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居民的婚姻状况,分析不同婚姻状况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居民健康的有效建议。方法采用STATA12.0软件,运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CFPS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婚姻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在近2周不适率、慢性病患病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处于离婚状态女性的2项指标高于其他女性婚姻状况者,处于丧偶状态男性的2项指标高于其他男性婚姻状况者,女性这2项指标都高于男性;城乡因素对近2周身体不适率没有影响(P>0.05),但是与慢性病患病率具有一定联系(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现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没有贡献(P>0.1)。结论在患病率方面,城市人群更易患慢性病,应引起注意,建议日常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格;性别方面,女性所受的健康危害要更大一些,应为重点保护人群;不良婚姻经历对人群生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杨硕李树凯邵文涛孙菲景汇泉
- 关键词:婚姻患病率
- 辽宁省居民吸烟和饮酒对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辽宁省居民吸烟和饮酒的分布情况并简略探究它们与健康自评的关系。方法调查辽宁省3129例受访者吸烟与饮酒状况并与上海和全国的吸烟与饮酒状况进行对比,对健康自评情况进行描述,对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吸烟率为34.39%,高于上海和全国水平,且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就男性吸烟而言城市高于农村而女性则是农村高于城市;辽宁省居民的经常饮酒比例低于全国和上海且男性多于女性,过去不经常饮酒者健康状况好于过去经常饮酒者。结论辽宁省居民经常饮酒率不高,吸烟率高于全国和上海地区,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何松柏李树凯关鹏严洁丁华穆尧孙菲景汇泉
- 关键词:健康自评影响因素
- 求医行为的哲学思考及与社会发展相关性的探析被引量:9
- 2014年
- 求医行为是基于患者的生存需要而衍生出来的,在有疾病征兆时寻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帮助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求医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探求患者求医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客观全面反映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患者求医行为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引导患者进行科学的择医,指导卫生部门合理制定卫生规划,使供求双方达到尽可能高水平的相互配合,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健康效果,并丰富和完善行为医学理论,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言献策。
- 景汇泉李君李海梅杨旸孙菲韩璐孙英梅
- 关键词:求医行为哲学视角
- 辽宁省3129名成人患病情况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人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辽宁省成人的患病情况,卡方检验检验不同特征人群患病率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辽宁省3129个有效成年居民样本,受访者近两周患病率为30.19%,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为12.80%。在所患慢性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为1.76%。结论辽宁成年人的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
- 李力卓孙菲严洁丁华陈巧玲李树凯韩璐
- 关键词:成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
-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探讨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使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481名医学生中有68名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成瘾率为14.1%;不同性别、是否贫困、专业满意度水平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使用成瘾组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使用成瘾组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生的上网行为较为普遍,有一定的成瘾率;网络成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生性别、专业满意度、是否贫困等;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无关,与自身焦虑、抑郁水平有关。
- 王洪浩刘艳张莹李卓孙菲梁多宏
- 关键词:网络成瘾时间管理倾向焦虑抑郁医学生
- 中国10~15岁少儿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中国10~15岁少儿抑郁情况,为完善儿童保健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少儿样本2 257人,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调查。结果少儿抑郁平均得分为27.1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母亲学历、过去一个月父母间争吵、过去一个月因病旷课及学校寄宿等因素对少儿抑郁得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学历较低(OR=11.761,95%CI=2.052~67.418)、不与父亲同住(OR=1.224,95%CI=1.020~1.468)、父母吵架(OR=1.017,95%CI=1.004~1.030)是少儿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过去一个月没有因身体不适而旷课(OR=0.517,95%CI=0.337~0.793)是少儿抑郁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应对母亲学历较低、不与父亲同住、父母吵架及具有身体健康问题的少儿给予更多关注。
- 罗一民陈巧玲关鹏严洁孙菲韩璐景汇泉
- 关键词:少儿抑郁影响因素
- 辽宁省成年居民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16岁居民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于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16~92岁居民3 129人,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调查。结果有效调查16~92岁居民3 099人,平均年龄为(47.24±16.11)岁;精神健康得分:男性(27.05±3.87)分,高于女性的(26.31±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0 0,P=0.000 0);城市居民(26.94±4.15)分,高于乡村居民的(26.35±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3 5,P=0.000 1);按照中国民生报告中的年龄分组方法在30~39岁年龄段得分最高,为(27.23±3.34)分,按WHO年龄分组方法 <25岁人群精神健康得分最高(27.14±3.13)分;未婚人群的精神健康得分最高(26.91±3.27)分,离婚人群精神健康得分最低(25.07±5.41)分;未上学人群精神健康得分最低(25.57±5.07)分,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得分最高(27.79±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对女性、居住在乡村、离婚、低学历的人群给予更多关注。
- 孙菲陈巧玲关鹏李树凯严洁丁华景汇泉
- 关键词:成人
- 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了解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性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并用STATA软件和SPSS软件实现。结果 共抽取全国儿童青少年样本3 464人,儿童青少年字词平均得分为21.72分,数学计算平均得分11.20分;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居住地、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及睡眠时间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字词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父母吵架、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及睡眠时间对儿童青少年数学计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母亲学历、睡眠时间和父母吵架对儿童青少年字词得分的影响显著(P〈0.001),居住地、睡眠时间和父母吵架对儿童青少年数学计算得分的影响显著(P〈0.001)。结论 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个人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父母吵架影响孩子认知能力发育,家庭氛围对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 陈巧玲孙菲严洁丁华景汇泉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 辽宁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精神健康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精神健康状况。方法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辽宁省居民婚姻及精神健康状况,选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即精神健康状况量表)对成年人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居民离异人口占2.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婚姻状况精神健康得分在不同性别、城乡、年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精神健康得分(27.05±3.85)分,高于女性的(26.34±4.46)分,离婚和丧偶者得分最低,分别为(25.29±5.15)和(25.39±5.72)分,城市居民精神健康得分(27.10±4.08)分,高于乡村居民的(26.41±4.25)分。结论辽宁省居民婚姻现状稳定性存在一定风险,目前需要着重处理离婚率过高问题;不良婚姻经历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负作用,在≥40岁年龄段,有配偶者的精神健康状况优于无配偶者。
- 李树凯李树凯邵文涛孙菲杨硕
- 关键词:婚姻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