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荣
- 作品数:46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OVA支架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目的 评价NOVA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NOVA支架植入治疗的21例重度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手术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残余狭窄均小于30%,无出血并发症。支架植入后责任血管狭窄率由治疗前的85.04%降至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14个月随访发现1例(4.76%)支架内再狭窄,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后循环脑梗死,无脑出血及死亡事件发生。术后临床症状稳定16例(76.19%),好转4例(19.04%),加重1例(4.76%)。结论 NOVA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安全有效,但需要通过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罗静孙祥荣孙祥荣徐霁充严烁马林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治疗
-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2]。ICA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其在东亚人群、高加索人群及非洲人群中较为常见[3]。在中国,ICAS在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人群中发病率为46.6%,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等多维度差异[4]。
- 李卓娅孙祥荣陈江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缺血性卒中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
- 运动训练减轻脑出血后S100B表达引起的损伤
- 王多姿郭富强孙皓张红艳孙祥荣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IGF-1、PI3K/AKT含量的影响
- 目的本实验采用1 O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VCI大鼠刺激2周,观察大鼠记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1)健康雄性10-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又分为模型真刺激组和模型假刺激...
- 吴碧华刘黎明李永莉官念孙祥荣
-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大鼠海马PI3K/AKTIGF-1全脑缺血
- 文献传递
- 脑出血患者CT灌注成像的影像学特点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CT灌注成像(CTP)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27例患者于发病后5h~2周行CTP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稳定,能够反映ICH后颅内的总体灌注情况。灌注缺损面积介于血肿与水肿加血肿面积之间;这种现象在基底节区前后侧比左右侧明显,且在某一方向更为显著;血肿周围灌注降低呈阶梯样改变,靠近血肿区达到缺血损伤的程度。ICH并发脑积水患者的灌注明显降低。脑血管畸形继发的出血可见血管影像。结论CTP可以反映ICH患者颅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血肿周围存在缺血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血肿压迫和出血时的机械损伤等有关。CTP能够反映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继发的低灌注。亦可能在鉴别出血的原因和出血方式上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孙祥荣郭富强陶克言王多姿
- 关键词:脑出血CT灌注成像脑缺血损伤脑积水脑血管畸形
- 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确诊的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37例,其中行动脉瘤颈夹闭术19例(夹闭组);行动脉瘤栓塞术18例(栓塞组)。手术前后对两组病人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在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好转(均P<0.05)。两种手术方法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夹闭和栓塞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病人的预后。
- 孙祥荣王晓明余巨明吴碧华缪南东
-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栓塞术夹闭术
- 运动训练减轻脑出血后S100B表达引起的损伤
- <正>目的为了研究脑出血后及康复干预下S100B的表达情况,探讨脑出血后康复的机制。方法将64只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运动组,每组按照不同时间段(3天,7天,14天及21天)再分为4个小组,总共8个小组,每组8只大鼠。按...
- 王多姿郭富强孙皓张红艳孙祥荣
- 关键词:神经功能评分S100B
- 文献传递
- 肥厚性硬脑膜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1年
- 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颅神经损害。本文复习近5年的有关的病例报道,并结合本人经治2例患者。提示肥厚性硬脑膜炎是一种容易误诊,临床和影像表现特殊,激素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
- 孙祥荣杨德本王晓明吴碧华
- 关键词:头痛肥厚性硬脑膜炎
- 脑梗死患者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指标神经预后良好与不良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出血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许可王晓明孙祥荣刘曙东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 他汀类药物与周围神经病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孙祥荣郭富强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周围神经病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还原酶抑制剂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