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东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缺血
  • 3篇后循环
  • 3篇后循环缺血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支架
  • 2篇血管内支架植...
  • 2篇血管内支架植...
  • 2篇支架植入
  • 2篇支架植入术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内支架
  • 2篇内支架植入
  • 2篇内支架植入术
  • 2篇椎基底
  • 2篇椎基底动脉
  • 2篇椎基底动脉狭...
  • 2篇介入

机构

  • 6篇河间市人民医...
  • 2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孙东
  • 2篇李冲
  • 2篇刘东起
  • 1篇李振华
  • 1篇董伟
  • 1篇黄素娟
  • 1篇金梅
  • 1篇高亚棉
  • 1篇张芳
  • 1篇王秋英
  • 1篇张丹
  • 1篇张潇
  • 1篇吴立新
  • 1篇刘子豪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6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对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缺血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分组对比研究方式,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与临床转归,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联合中药治疗,可使血管完全再通的机率大大提高,避免因椎基底动脉闭塞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同时能很好地预防卒中复发。
孙东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椎基底动脉狭窄后循环缺血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
孙东左建芳高亚棉刘子豪王艳英史军艳李文涛李振华刘东起
该项目对该院2011-07-2013-06收治的所有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血管检查,筛选出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率≥70%)。告知患者可选择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及内科单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将...
关键词: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
比较神经介入动脉取栓与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研究比较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中静脉溶栓(IVT)与神经介入动脉取栓(NAT)对认知方面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时间上以2021年5月起始,以2024年5月终止,选取病例为ACI患者共100例,按疗法不同分为IVT组(IVT治疗,50例)和NAT组(NAT治疗,50例)。比较认知方面、神经方面等功能变化、疗效状况、不良事件及生活方面质量。结果 两组ACI患者治疗后认知方面、神经方面等功能评分均改善,且NAT组的改善幅度更优(P<0.05)。与IVT组比较疗效状况,NAT组的总体比例更高(P<0.05)。与IVT组比较不良事件,NAT组的总发生率更低(P<0.05)。与IVT组比较生活方面质量,NAT组的各项得分均更高(P<0.05)。结论 在ACI患者中NAT的疗效与IVT相比更优,既能改善其认知方面和神经方面的功能,又能对不良事件加以防控,且可提升其生活方面的质量,可行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可推广。
孙东陈志儒李冲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疗效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治疗
2014年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了解并掌握后循环缺血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正确判断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对后循环缺血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正确的诊断以及对后循环缺血进行快速急性治疗,特别是对由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性研究。
孙东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现慢性意识障碍的术前影响因素
2025年
探究术前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现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因素。方法 本文以回顾分析为主,回顾起始于2022年6月且终止于2024年6月,回顾100例aSAH患者经介入治疗的术前信息资料,按术后28d时的不同意识状态分为非pDoC组(80例)和pDoC组(20例)。总结分析术前影响经介入治疗aSAH后患者出现pDoC的相关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单因素发现,pDoC的形成可能与术前脑出血(CH)破入脑室因素、颅内血肿因素、急性脑积水(AH)因素、Hunt-Hess(H-H)分级因素、血糖(GLU)因素、白细胞(WBC)因素、GLU与血钾(K)比值因素等有关(P<0.05)。统计分析Logistic发现pDoC主要以术前颅内血肿因素、AH因素、H-H分级等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影响经介入治疗aSAH后患者出现pDoC可能与术前颅内血肿、AH、H-H分级较高等有关,且同时存在前述因素可能增大pDoC风险,因此需予以重视。
孙东陈志儒李冲
关键词: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影响因素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患者高血压、高血糖的研究
史军艳吴立新周香坦张丹董伟张芳张潇金梅王秋英黄素娟孙东刘东起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与多种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国外研究证明,OSAS是除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等因素之外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SAS能增加事故风险和患者的致残率。研究提示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是无睡眠呼吸暂停...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