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顺青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三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3年血培养阳性检出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无菌抽取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对血培养阳性报警后分离培养的纯培养菌落,采用VITEK—Compact2微生物测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连续3年共分离出首次非重复病原菌381株,检出率为9.6%,革兰阴性杆菌占60.4%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病原菌较多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岁和60-91岁患者中,科室分布主要在儿科、ICU、血液净化科、肿瘤科。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5.2%、33.8%,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强,可作为经验用药。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30.0%,MRSCN检出率为52.5%,四环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性强,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葡萄球菌引起血流感染重症患者的首选用药。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血液及导管的送检率,实验室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尽早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药敏结果,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 李军殷和姚顺青王琼
-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高压氧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死30例临床效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病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儿(30例)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儿(30例)采用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0 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经治疗后,随访5个月,观察组30例患儿,痊愈者2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30例患儿,痊愈者16例,好转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满意。
- 姚顺青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塞高压氧
- 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早期的高血氧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得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高压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如院治疗效果、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MMSE与ADL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姚顺青李军李军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高压氧
- 高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12例
- 2016年
- 探讨高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一氧化碳病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共12份,对于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入选的研究所有患者共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其中无效1例患者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不良表现方面仅有1例好转患者在治疗后的3个月随访期内出现了间歇性头痛,其余10例治愈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症状。结论 临床上在高原环境下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姚顺青李军
-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
- 群发职业性慢性铅中毒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对一起群发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例慢性铅中毒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伴有轻度神经衰弱综合征,无明显肾损害。提示,对慢性铅中毒应加强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王青兰姚顺青
- 关键词:慢性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