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源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MATLAB评价模型比较不同修复材料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I型鼓室成形术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的鼓膜修复材料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150例行单纯鼓膜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五组:A组(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内置法单纯鼓膜修补术,30例)、B组(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耳屏软骨膜内置法单纯鼓膜修补术,30例)、C组(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耳屏软骨内置法单纯鼓膜修补术,30例)、D组(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颞肌筋膜内置法单纯鼓膜修补术,30例)、E组(行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脂肪组织内置法单纯鼓膜修补术,30例),比较五组疗效、安全性指标。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A组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P<0.05)。结论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相较于颞肌筋膜、脂肪组织、耳屏软骨、耳屏软骨膜等材料在慢性脓毒性中耳炎患者中,进行耳内镜下的鼓室成形手术具有最大的应用潜力,效果最好。
- 姚志源吴忠强杨秋云苏蓬勃葛冬莹
-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SRM-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联合金纳多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SRM-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联合金纳多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 以1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金纳多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80例,金纳多组采用金纳多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SRM-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联合金纳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金纳多组,治疗起效时间、DHI评分、半年内复发率均短于/低于金纳多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单独采用金纳多治疗,SRM-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联合金纳多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覃启才吴忠强姚志源韦福依杨秋云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金纳多
- 自制中耳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评价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制中耳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4例(共50耳)资料,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和听阈情况,另外统计患者治疗后的咽鼓管功能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结果:3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置管保留平均时间为(6.8±4.1)个月,其中有13例(17耳)置管半年时间左右时自行脱落。术后有30例(47耳)咽鼓管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现气骨导差,听力恢复至25分贝之内),患者治疗后听力均值为(18.3±5.4),平均听阈为(17.1±3.8)dB,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结果(P<0.05)。结论:自制中耳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姚志源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 喉部分切除胸骨舌骨肌喉功能重建术的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覃文格覃启才韦福依姚志源班正锋杨开炎黄丽群
- 关键词:喉切除术胸骨舌骨肌瓣喉功能重建术
- 喉部分切除胸骨舌骨肌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研究(附3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胸骨舌骨肌在各种不同期喉癌喉部分切除中喉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0例不同期喉癌患者施行喉部分切除术,以胸骨舌骨肌瓣及邻近粘膜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术后10~20天拔除鼻饲营,恢复车常进食。2~3周拔除气管套营,拔营率为100%。术后2~6个月喉腔完全上皮化,修复的新声门腔呈三角形,28例发声基本正常,2例发声嘶哑,均恢复语言交流功能。结论胸骨舌骨肌适用于较多类型的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尤其是声门型喉癌的理想修复重建材料。
- 覃文格覃启才韦福依姚志源班正锋杨开炎黄丽群
-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胸骨舌骨肌瓣喉功能重建术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粘连的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局部不同处理对提高鼻内镜手术治愈率的影响。方法:3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308侧)在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对照组180例(346侧)未用丝裂霉素。患者均予以鼻腔局部喷雷诺考特并常规行术后术腔清理。结果:两组鼻内镜术后术腔粘连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可明显降低术腔粘连的发生率,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愈率。
- 韦福依覃文格覃启才苏星贵姚志源杨开炎李树正
-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外科手术
- 鼻咽癌原发灶的挽救性手术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头颈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但约20%鼻咽癌患者在首次治疗后会出现原发灶局部残留或复发。原发灶残留或复发鼻咽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再程放疗。本文对鼻咽癌原发灶挽救性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鼻咽癌挽救性手术治疗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杨开炎姚志源姚志源李树正
- 关键词:鼻咽癌手术治疗内镜手术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234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2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患者嗅觉的改变及行鼻内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鼻内镜手术在各型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234例首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鼻窦炎分型分为3组,进行术后疗效评价和嗅觉评分,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年后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6%,其中,Ⅰ型(组)、Ⅱ型(组)和Ⅲ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8.77%和86.11%,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组)患者术后嗅觉均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炎性增生、脓性分泌物多、术腔粘连和窦口狭窄或闭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各组间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各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有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嗅觉无显著影响,术后并发症少.
- 姚志源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
- 鼻渊丸治疗慢性鼻窦炎10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渊丸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01例。常规组采用呋麻滴鼻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鼻渊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鼻渊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郁再强姚志源
- 关键词:鼻渊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呋麻滴鼻剂慢性鼻窦炎
- 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讨论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诊断为"喉部肿物性质待查"患者62例,将患者采用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复查,根据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的特征性表现对喉部肿物进行性质判断,并将所有肿物行病理检查(诊断的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6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患者36例,恶性病变患者26例,共检出病灶数目67个,其中恶性病灶为28个,良性病灶39个。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的灵敏度为92.9%(26/28),特异度为74.4%(29/39),诊断符合率为82.1%(55/67)。结论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有利于喉癌早期诊断,且其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率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葛冬莹覃启才韦福依姚志源农丰靖杨秋云
- 关键词: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