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分析 2023年 创新型护理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在护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分支,护理专业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临床医学工作输送高质量护理人才,满足医疗服务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因此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已成为现阶段研究重点及热点方向。本文将围绕护理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展开相关讨论,其目的在于为今后护理教学工作者合理取舍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相关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夏利敏 李姝静关键词:护理专业 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模式 中医循经刮痧疗法对风寒犯肺型咳嗽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中医循经刮痧疗法在风寒犯肺型咳嗽症状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风寒犯肺型咳嗽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则联用中医循经刮痧疗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LCQ评分和CD3+、CD4+水平高,中医证候积分、CSS评分及CD8+水平低,止咳时间、鼻塞缓解时间和咽痛咽痒消失时间短,各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循经刮痧疗法辅助促进风寒犯肺型咳嗽患者症状恢复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刺激,有助于改善其预后表现,治疗实用性较高。 夏利敏 李姝静 梁国玲关键词:免疫功能 症状改善 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对感冒后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对感冒后咳嗽(CPI)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CPI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接收的60例CP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药物干预组及循经刮痧组,每组30例。药物干预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循经刮痧组采用虎符铜砭循经刮痧治疗。比较两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循经刮痧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药物干预组,咳嗽VAS评分低于药物干预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循经刮痧组低于药物干预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及总分高于治疗前,且循经刮痧组高于药物干预组(P<0.05)。两组的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心慌、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应用于CPI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咳嗽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夏利敏 梁国玲 罗一丁关键词:感冒后咳嗽 生活质量 肺康复综合护理在蒙药七味葡萄散联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接受蒙药七味葡萄散联合益肺灸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肺康复综合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加以观察。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我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蒙药七味葡萄散+益肺灸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乙组予以肺康复综合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后FEV_1、FVC、FEV_1/FVC及6MWD等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干预后各指标显著高于甲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干预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甲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蒙药七味葡萄散联合益肺灸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且能明显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夏利敏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自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在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急性加重次数、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急性加重次数、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益肺灸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精神健康评分(82.2±16.3)分、情感职能评分(90.5±9.8)分、社会活动评分(86.6±12.2)分、生理功能评分(83.1±13.6)分、总体健康评分(85.4±14.3)分高于对照组精神健康评分(64.1±13.1)分、情感职能评分(72.6±10.9)分、社会活动评分(73.4±10.5)分、生理功能评分(64.5±14.2)分、总体健康评分(70.5±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3个月后的急性加重次数(0.2±0.3)次、(0.2±0.3)次、(0.9±0.2)次均少于对照组治疗1、2、3个月后的急性加重次数(0.9±0.2)次、(1.1±0.6)次、(1.4±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3.1%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理前SAS评分(63.8±9.6)分、SDS评分(63.4±3.8)分与对照组治疗前SAS评分(63.1±9.4)分、SDS评分(63.6±4.1)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36.4±10.3)分、SDS评分(34.0±3.1)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52.6±11.2)分、SDS评分(49.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增强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夏利敏 李振鹏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治疗及系统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1%优于常规组7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及系统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夏利敏关键词:穴位贴敷 支气管哮喘 系统化护理干预 一种医疗用往复式刮痧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往复式刮痧设备,属于刮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支架,其顶部水平固接有第二伸缩支架;第一连接件,固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支架上,其底部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绕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并通过固定件固... 杨静燃 钟远 杨艳明 秦元梅 刘姝 秦元玲 张丽 林志红 王羽乔琳 陈赞 任肖敬 张岩 董倩 张钰鑫 彭晓燕 夏利敏 李春芝 孙禾 李颖 邹小燕 张琼 吴俊华文献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机概要及证治规律探讨 2025年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基于宗气理论和中医脏象学说的相关内容,对呼吸运动枢机的调控进行阐释,通过查阅文献、临床研究、诊疗指南及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系统梳理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期、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提出气虚下陷、痰瘀互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基本病机,其中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亏虚。基于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虚、痰、瘀等病理因素交叉复合、因果互化的特点,治疗该病需多法并举,复法合治,遵从寒热互制、气血并调、多脏兼顾、扶正祛邪的原则。 李宁 杨建雅 夏利敏 李昆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中医辨治 病机 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癌CRF患者(气血两虚证)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F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失眠心悸、头晕目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肺癌CRF,能够改善肺癌CR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李妍妍 邹善思 夏利敏关键词:癌因性疲乏 肺癌 气血两虚证 薯蓣丸 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01-01-2023-01-3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呼吸导引组、吸气肌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西医基础治疗和健康教育,呼吸导引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导引康复技术,吸气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吸气肌训练,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导引康复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比较3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量表]、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次数。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呼吸困难mMRC分级、CAT评分、SGRQ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FEV_(1)%、FVC、DLCO%、6MWD、SF-36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呼吸困难mMRC分级低于呼吸导引组和吸气肌训练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FEV_(1)%为(85.18±9.03)%,高于呼吸导引组(78.34±9.33)%和吸气肌训练组(77.37±8.46)%,F=7.101,P=0.001;FVC为(2.35±0.37)L,高于呼吸导引组(2.05±0.22)L和吸气肌训练组(2.10±0.29)L,F=8.969,P<0.001;DLCO%为(78.78±8.05)%,高于呼吸导引组(72.28±7.35)%和吸气肌训练组(70.26±7.58)%,F=9.953,P<0.001;6MWD为(386.39±15.73)m,高于呼吸导引组(313.48±14.56)m和吸气肌训练组(310.57±13.04)m,F=256.012,P<0.001;SF-36量表评分为(86.39±7.85)分,高于呼吸导引组(73.48±8.04)分和吸气肌训练组(75.57±8.47)分,F=21.447,P<0 王艳红 李静 杨建雅 李春芝 贺才榕 夏利敏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