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多辉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替罗非班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夹层
  • 1篇冠心病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病
  • 1篇冠状动脉病变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3篇周多辉
  • 1篇钱福东
  • 1篇陈根
  • 1篇汪芳松
  • 1篇张朝君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预防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术后替罗非班维持应用24~36 h;对照组:67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5000 U,皮下注射3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植入支架的数量、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支架所释放压力和术后最小管腔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43)vs.11.94%(7/67),χ2=3.908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9/43)vs.17.91%(12/67),χ2=0.0209,P>0.05]。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大大降低了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周多辉汪芳松钱福东张朝君
关键词:替罗非班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32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2例AD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控制血压、镇痛等内科治疗后有26例血压降至理想水平,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另有6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转上级医院经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疼痛等症状消失,手术成功。6例治疗效果不佳分别死于发病后1d~5d内,其死因均为急性夹层动脉瘤破裂。结论及时把握AD临床表现,早期准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AD患者预后的关键。
周多辉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为冠心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2例,按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并选取同期7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水平。结果:AMI组、UAP组、SAP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60、7.2493、5.0625,P<0.01);且AMI组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t=4.2498、7.3081,P<0.01);UAP组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t=3.5448,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可作为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Hcy水平的控制来预防和控制冠心病。
周多辉陈根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