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祥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根区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对糯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2年
- 为了寻找适宜的水肥供应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根区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灌水方式设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和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施肥设100%常规施肥(F1)、100%水肥一体化施肥(F2)和80%水肥一体化施肥(F3)。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PRI处理玉米总干质量减少,耗水量显著降低,因而以干物质为基础的水分利用效率多数提高。CI和APRI处理时,与F1相比,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玉米总干质量增加,干籽粒产量增加,因而WUEs和单位肥料水分利用效率(WUEu)提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分根区交替灌溉和80%水肥一体化施肥组合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水肥供应模式。
- 梁海玲吴祥颖农梦玲李伏生
- 关键词:糯玉米根区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水分利用效率
- 沟灌方式和有机无机氮比例对甜糯玉米种植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与有机无机氮(N)比例对甜糯玉米产量,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探讨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水肥供应模式。结果表明:60%无机N+40%有机N处理(F3)时,固定隔沟灌甜糯玉米鲜穗产量比常规沟灌提高12.0%;与单施无机氮处理相比,常规沟灌时70%无机N+30%有机N处理(F2)和固定隔沟灌时F3处理提高玉米鲜穗产量。相同水肥条件下,抽雄期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成熟期。与单施无机氮处理相比,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土壤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其中F3处理最高。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和固定隔沟灌对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固定隔沟灌与F3组合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转化酶活性、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以及抽雄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因此,固定隔沟灌与F3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以及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从而提高玉米鲜穗产量。
- 吴祥颖张潇潇李伏生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有机碳甜糯玉米
- 沟灌方式和有机肥配合对甜糯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明有利于提高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水肥供应模式,开展了3种有机肥料(牛粪FC、生物有机肥FB和猪粪FP)和2种有机无机N比例(70%无机N+30%有机N(1),60%无机N+40%有机N(2))下,3种沟灌方式(常规沟灌CFI,交替隔沟灌AFI和隔沟灌溉FFI)配合对甜糯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FFI时,与FB相比,FC和FP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分别提高1.6%和2.3%,且FC处理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微生物量碳,FP处理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各沟灌方式下,与FC1相比,FC2不同程度提高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机碳(SOC)、ROC和DOC含量,其中土壤ROC和DOC含量分别提高14.5%~37.9%和24.3%~78.5%。与CFI相比,FC1时,抽雄期AFI和FFI土壤ROC、灌浆期AFI和成熟期FFI土壤DOC显著提高;FC2时,抽雄期FFI土壤有机碳提高10.3%,抽雄期和灌浆期AFI和FFI土壤ROC提高19.8%~31.5%,灌浆期和成熟期FFI土壤DOC分别提高57.9%和26.1%。玉米鲜穗产量与灌浆期土壤脲酶活性、SOC、ROC和DOC,以及SOC与ROC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鲜穗产量与DOC之间相关系数为0.834。因此,60%无机N+40%牛粪N与隔沟灌溉或交替隔沟灌结合是有利于提高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水肥供应模式。
- 罗慧吴祥颖李伏生
- 关键词:根区局部灌溉有机肥土壤酶活性甜糯玉米
- 沟灌方式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甜糯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为探讨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水肥供应模式,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沟灌方式、有机肥种类以及有机无机氮比例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植株养分、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机碳组分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田试验1、2和3设3种沟...
- 吴祥颖
- 关键词:甜糯玉米产量性状
- 文献传递
- 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在补充灌溉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广西地区甜糯玉米节水节肥模式,从而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和保持土壤质量。试验设3种沟灌方式,即常规灌溉(CF),交替沟灌(AF)和固定沟灌(FF),和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F1,N 150kg/hm2和P2O575kg/hm2),中肥(F2,N 180kg/hm2和P2O590kg/hm2)和高肥(F3,N 210kg/hm2和P2O5105kg/hm2)。结果表明:与CF相比,AF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鲜产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但是明显增加两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开花期转化酶活性以及F2时开花期和F3时成熟期过氧化氢酶活性;FF处理增加开花期土壤转化酶活性和F3时成熟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F1相比,AF时,F2和F3时玉米鲜产量略有增加,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以及2个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FF时,F2和F3比F1显著增加成熟期土壤转化酶和开花期脲酶活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沟灌和中肥水平处理是较理想的水肥组合模式。
- 张潇潇钱慧慧吴祥颖李伏生
- 关键词:甜糯玉米交替沟灌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