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利
- 作品数:2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表达的舛途——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文体中的“形式”问题
- 本文论述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文体发展中的“形式”问题;同时,也着意探讨其“形式”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问题。前者是文体研究的范畴,后者是思想史研究的范畴。但二者关系密切,不仅反映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映了形式史与精神史...
- 吴德利
- 关键词:中国短篇小说小说文体小说形式
- 文献传递
- “激情年代”里的文学叙事——“十七年”短篇小说的形式意蕴
- 2013年
- 一、"激情年代"的形成:在文本叙述与历史境况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所造就的"激情年代"不仅是一种历史叙述,如那个年代对青年人的理想主义和革命崇高精神的教育,以及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所展开的一系列运动;还是一种文学叙述,因为"红色经典"的产生,革命历史小说的主题风格和农村题材小说的新人塑造,以及政治抒情诗等等。更尤甚者,它还成为了今天被不断虚构的一种历史想象,面对当下大众文化传播中更多地复现"十七年"
- 吴德利
- 关键词:文学叙事革命历史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问题小说茹志鹃新人形象
- 日本学界:“作为方法”的《李家庄的变迁》
- 2015年
- 《李家庄的变迁》在中国并未受到如《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那样的重视,在日本却形成了"《李家庄的变迁》热"。以竹内好为代表的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并以其为"方法",倡导了日本的国民文学,批判了日本的近代主义,从而为日本的主体性重构提出建设性方案。
- 海童飞吴德利
- 关键词:竹内好
- 《霸王别姬》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叙事学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展示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从中不难发现依恋与背叛的主题。陈凯歌以此为剧本拍摄的电影《霸王别姬》,又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感受。这两种异质文本在故事、叙述和文本三个层面上除了某些相同之处外,又分别保持了小说和电影的独有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美学风貌和故事主题。但二者在带领读者和观众进入艺术世界的可能性和随之产生的感动却是殊途同归的。
- 周尚琴吴德利
- 关键词:《霸王别姬》叙事学
- “嵌入”与“巧合”:十七年短篇小说的形式意蕴
- 2011年
- 吴德利
- 关键词:短篇小说历史叙述农村题材小说革命历史小说
- 在白话与文言之间:鲁迅小说语言诗化逻辑探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叙事的先河,①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语言诗化的先河。但鲁迅小说创作实践与语言观之间存在着“言行不一”的矛盾。
- 廖高会吴德利
- 关键词:鲁迅小说语言诗化逻辑文言白话诗化叙事
- 经验史研究对文学史的意义——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被引量:3
- 2006年
- 文学经验史研究与一般的文学史研究之间存在着差异,前者不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补充.而且是对它的拓展。文学史是一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规律和史学逻辑的总结,它是一个收集、梳理、遴选的结果:而文学经验史研究更注重历史原始面貌的挖掘。以及各种历史资源的整理与积聚。如果说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体现的是一种文学权力结构。则文学经验史的研究就是对权力框架之间的大量疑案和事例的质询和详察。由此可知,文学经验史的研究是对文学史逻辑背后的多方面(至少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聚,它丰富了文学史的多面性,且为不断地修正文学史提供了可能。
- 吴德利
-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文学经验历史资源权力结构文学发展多面性
- 《那儿》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叙事立场
- 2006年
- 吴德利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叙事立场下岗工人公平问题轰动效应
- “压抑年代”的文学叙事——阅读《重放的鲜花》
- 2014年
- 除了'红色经典'之外,也许《重放的鲜花》这本短篇小说集更能作为'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标记。从社会历史意义看,它展示了'十七年文学'在直面现实、追求真理的艺术勇气;从文学史的发生意义看,它体现出那个年代以王蒙、陆文夫、邓友梅等青年作家崭露头角的艺术实践;从艺术成就看,它代表那个年代打破艺术常规、获得最具现代文学特质的小说艺术水准。意义更多是后续追认的。正因为有了新时期以来文艺上的'拨乱反正'。
- 吴德利
- 电影《入殓师》主角人物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从电影《入殓师》的特殊职业入手,着重于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情感历程的分析,从中发现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传统日本精神形态。通过对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与意义的阐发,让我们感受到电影艺术中,真正的日本精神不是偏执地向死者招魂的现代民族的狭隘情结,而是安详地送死者上路的更具生命观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使中国观众对《入殓师》及日本民族精神有深刻的情感体认,也由此领悟到中外艺术思想的相通性。
- 吴德利林华
- 关键词:《入殓师》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