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特征、逻辑基础与发展路向
- 2025年
- 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驱动和社会进步实现的驱动力。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就是要从系统论角度,以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人才资源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与开发的综合性制度体系。梳理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性、包容性五个特征,揭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运行的逻辑基础(即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本土化战略、遵循市场规律和坚持以人为本四个原则)。基于此,提出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数字赋能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等对策建议,旨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吴凡黄焕水
- 关键词:治理逻辑发展路向
- 职业资格互认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趋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 2024年
- 职业资格互认是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简·奈特的FOPA模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对职业资格互认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认为功能路径作用于三地职业资格体系的整合与标准化,组织路径突显不同组织在推动资格互认方面的作用,政治路径则作用于促进职业资格互认政策的制定和立法环境的优化。这三种路径共同促进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合力推动职业资格互认的政府意愿和战略协作。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格互认处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阶段,三地应鼓励同类组织的负责人异地交换办公;探索多种协同共进的互认模式,鼓励不同组织合作;统一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协议,构建有序的伙伴关系网络,进一步提高区域间合作成效,推动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 吴凡刘智旭
-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跨境区域合作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跨境区域合作面临巨大的协同治理难题。文章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基于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实践,在借鉴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跨境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治理理论能解决跨境区域合作中的合作风险,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的高效率,从而给中国-东盟带来政治和经济的共赢。
- 吴凡
- 美国知识产权信用担保质押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信用担保是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美国三种主要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质押模式进行归纳分析,从法律、政策、担保机构和中介机构四个角度对中国知识产权信用担保质押实践提出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 刘雪凤杜浩然吴凡
-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信用担保
- 中国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差异
- 2025年
- [研究目的]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对于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研究对于“多链”的探究较少,“多链”融合发展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待完善;并且未能探究“三链”融合的发展水平、区域格局、动态演变过程。[研究方法]基于2010年到2022年我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外的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三链”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运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考察其演变规律、时空差异及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三大结论:第一,“三链”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大;第二,区域间发展呈多极化特征,整体差异变化呈现U字形趋势,且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具有一定转化特性;第三,空间分布上呈现高度自相关关系,表现出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应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人才机制等,进一步推动“三链”融合发展。
- 吴凡李明阳
- 关键词:空间演进泰尔指数
- 广西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在分析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基于2015—2019年面板数据对广西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西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在西部五省中处于较低水平;广西高技术创新产出实力略低于创新投入实力,创新技术吸收实力仍相对较弱;广西高技术四大行业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效果最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通信及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高,创新产出评分偏低,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产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吸收能力很弱。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吴凡苏佳琳
-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官员腐败预防研究——基于官员个人心理路径的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文章从官员腐败的个体心理视域出发,通过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方法 ,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员忏悔录"等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构建出官员腐败的心理路径模型,揭示官员腐败前、腐败中、腐败后的整个心理变化历程。通过对官员腐败个人心理路径构建研究,发现官员在腐败过程中有权力支撑、心理蜕变、行为失范等现象的发生,建议从权力的抑制、"防惩结合"的心理干预、建立全方位的反腐机制等方面着手来预防并遏制官员腐败现象发生。
- 吴凡滕志勇翟云彤
- 关键词:扎根理论官员腐败腐败预防
- 创新驱动背景下广西创意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
- 2021年
-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的第一动力,人才集聚能够有效助推区域发展和创新战略的实现。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意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模型能够客观地评价广西14个地市人才吸引力水平。本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广西创意人才吸引力整体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创意人才吸引力溯因具有异质性。广西亟须营造创意人才治理新生态,强化城市群创意人才扩散效应,推进多方主体协同治理。
- 吴凡黄宝俊
- 关键词:创意人才创意阶层
- 高质量发展阶段广西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广西人才发展治理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来看,广西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基础较弱、挑战较大,主要表现为广西人才发展治理主体协同度低,社会主体参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西人才发展治理客体发展受限,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优势弱;广西人才发展治理环境有待优化。广西在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发展治理工作的新使命、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应突出人才引领发展,围绕人才发展治理主体、客体、环境,全面推动广西人才发展治理能力建设,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广西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具体路径为:坚持党管人才基本原则,坚持人才治理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促进人才发展治理主体协同,提升人才治理能力;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资源要素协同,推动人才发展治理客体发展;营造健康的人才发展治理环境,形成人才集聚高地。
- 吴凡黄宝俊
- 关键词:客体
-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集聚现状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地区)科技人才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发展态势良好;(2)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发展为良好协调,但过程振幅较大;(3)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异质性显著,部分城市仍处于失调阶段;(4)失调城市中,除澳门地区为经济发展超前型外,其余城市均为科技人才集聚超前型。
- 吴凡傅嘉钰
- 关键词:人才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