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莉 作品数:12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无锡市锡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无锡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锡市成人麻疹抗体免疫持久性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后麻疹抗体的变化趋势,加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随机选择两个麻疹高发地区20~29岁、30~39岁、40~49岁3组的192名无锡市常住人口,分别于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前及接种后1个月、1年、2年采集静脉血清,分离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计算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不同年龄组相同观察时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观察时间麻疹抗体总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年龄组不同观察时间麻疹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观察时间各年龄组麻疹抗体GMC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同一观察时间抗体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但维持时间不超过1年,建议通过定期加强免疫来保持较高的麻疹抗体水平。 王旭雯 修仕信 蒋静凤 吕莉 史丽敏 孙凤妹 谭文文 周建刚关键词:抗体 2008-2010年无锡市锡山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无锡市锡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 33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8.56/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70.16/10万、185.60/10万和70.62/10万,1例死亡病例;4月、11月高发,年龄分布以3岁以下最多,占总发病数的66.93%;男女性别比为1.47∶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8.31%。共发聚集性疫情47起,其中发生在幼托机构的36起,占总聚集性病例起数的76.60%。检测203份病例标本,阳性125例,其中EV71阳性56例(占44.8%)。结论锡山区2001-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波动状态,应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及幼托机构儿童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孙凤妹 吕莉 徐红艳 浦晓伟 邵佳奇 徐瑛 姚霞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疫情 2013-2015年无锡市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及接种疫苗后效果,为制定婴幼儿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5年采集20~39岁育龄期妇女278份,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并从中选择同意接肿麻风二联疫苗的55名育龄妇女观察接种效果。结果无锡市本地户籍育龄期妇女的麻疹抗体GMC和阳性率分别为776.60和86.69%,未达到保护性水平。其中20-岁组麻疹抗体GMC和阳性率最低(552.69,77.94%),35~岁组最高(1221.11,92.19%)。不同麻疹疫苗免疫史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后,不同时间段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锡市本地户籍育龄期妇女的麻疹抗体GMC未达到保护性水平,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可提高麻疹抗体水平,建议定期开展麻疹类疫苗的复种。 王旭雯 修仕信 蒋静凤 吕莉 史丽敏 孙凤妹 谭文文 周建刚关键词:育龄妇女 麻疹 抗体 SAS软件在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自2004年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以来,需定期对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进行检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发表过关于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调查的相关文献,但几乎所有文献的调查方法均为分层抽样结合人工审查的方式, 李杰 顾月 邵佳奇 吕莉 孙凤妹 黄琦关键词:传染病信息 SAS软件 疾病预防控制 网络直报系统 信息化建设 1999-2010年无锡市锡山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无锡市锡山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锡山区1999-2010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10年,锡山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 20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9/10万。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工人位居第二。分型监测显示乙肝所占比重居首位,甲肝和未分型肝炎所占比重下降,丙肝和戊肝比重上升。结论锡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当前控制乙肝及丙肝是降低锡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甲、乙肝疫苗仍是控制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徐红艳 吕莉 徐瑛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无锡市锡山区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网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锡山区2004—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起,事件类型主要是水痘、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类传染病。61.90%的事件发生在学校。结论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 孙凤妹 徐红艳 吕莉关键词: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2017—2018年无锡市锡山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无锡市锡山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8年锡山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锡山区共报告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9起,平均罹患率为3.21%。其中5起发生在11月—次年3月,6月和9月各发生2起。疫情发生场所为高中的平均罹患率明显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00,P<0.01)。职业分布主要为中学生280人,占50.63%;小学生267人,占48.28%;教师6人,占1.09%。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呕吐343例(62.03%)、腹痛307例(55.52%)、腹泻263例(47.56%)、恶心162例(29.29%)和发热78例(14.10%)。小学呕吐、发热的发生率高于高中,腹痛、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低于高中。病例肛拭子和呕吐物的阳性率分别为52.85%和50.00%,密切接触者肛拭子阳性率为1.39%,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均阴性。9起疫情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高发于冬春季。结论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监测,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正确处置呕吐物及粪便,从而有效预防并控制疫情扩散。 李杰 穆志芳 浦晓伟 吕莉 任雪英 郭辰涛 邓琳关键词:诺如病毒 江苏省无锡市某幼儿园一起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调查无锡市某幼儿园一起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发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进行EV 71、Cox A16等肠道病毒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从2017年5月6日~2017年6月29日,持续55 d。总罹患率为3.89%,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波及16个班级,出现3个发病高峰。小班罹患率最高为8.58%,大班、中班罹患率分别为1.96%和2.25%,大中、小班学生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19,P<0.01)。男女罹患率分别为4.23%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7)。年龄分布在3~7岁,3岁组罹患率最高为16.67%,4岁组、5岁组、6~岁组罹患率分别为6.25%、2.12%和2.20%,不同年龄组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7,P<0.01)。停课及时性与疫情持续时间(rs=0.688,P=0.028)、发病数(rs=0.659,P=0.038)存在正相关。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4例病例EV 71阳性,其余标本均为阴性。结论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由EV 71病毒感染引起。初期公共教室未暂停使用,部分班级达到停课标准后未及时停课,周边私人幼托班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儿童EV 71疫苗接种率,有效减少EV 71相关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 李杰 邵佳奇 孙凤妹 顾月 吕莉 郭辰涛关键词:手足口病 EV 流行病学调查 无锡市婴儿母传麻疹抗体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了解婴儿麻疹母传抗体相关因素及抗体消长情况,为小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新生儿0、3、6、8月龄血清标本共计346份,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 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无锡市城镇和农村两个地区的新生儿麻疹母传抗体总的水平为380.09 m IU/ml,低于国内研究结果;3月龄起麻疹母传抗体水平逐年下降(χ2=143.30,P<0.001),农村婴儿抗体水平高于城镇婴儿(F=16.796,P<0.001)。结论自3月龄起母传抗体保护作用消失,成为麻疹易感儿,应考虑提前接种麻疹疫苗或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 王旭雯 修仕信 蒋静凤 吕莉 史丽敏 孙凤妹 谭文文 周建刚关键词:麻疹 抗体 2006-2016年无锡市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锡山区2006-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锡山区2006-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锡山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2起,发病数838例,罹患率为1.70%。事件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35起,83.33%),类别以传染病疫情为主(39起,92.86%),呈现2个发生高峰,最高峰为11-次年1月(20起,47.62%),次高峰为3-6月(15起,35.71%)。报告数前三位的地区为东亭街道(11起)、东港镇(8起)和锡北镇(7起),幼托机构、中小学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场所。疫情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7.98 d。结论水痘、手足口病疫情是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应对重点人群推广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 李杰 顾月 邵佳奇 孙凤妹 吕莉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