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祝弟

作品数:41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文学
  • 7篇城市
  • 6篇学术
  • 6篇文化
  • 5篇作家
  • 5篇写作
  • 4篇学科
  • 4篇晚生代
  • 4篇访谈
  • 4篇访谈录
  • 4篇创意
  • 4篇创意城市
  • 4篇创意写作
  • 3篇都市
  • 3篇叙事
  • 3篇人文
  • 3篇教育
  • 2篇大众化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机构

  • 19篇《探索与争鸣...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远程教育杂...

作者

  • 38篇叶祝弟
  • 2篇阮凯
  • 1篇秦维宪
  • 1篇鲍东明
  • 1篇吴维忆
  • 1篇陶侃

传媒

  • 7篇探索与争鸣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当代文坛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学术界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新闻大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生之道、“第三性”与再造“文学乡土”的方法——以阎连科《她们》为中心被引量:4
2020年
生生之道、以“第三性”为核心的阎氏女性论、以非虚构作为方法的乡土中国想象,是理解阎连科《她们》的三个关键词,分别对应着作品内容、作家思想和文体创造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紧紧缠绕在一起,共同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如何理解和想象当代乡土中国。《她们》中众多的人物及其故事,通过作者的具有强烈主体性的语言、思想以及在历史和虚构之间滑动的笔法编织到一起的时候,建构出了一套“关系网”。从追求文体独创性的角度来看,《她们》的核心甚至不在于记录女性、再现时代,而在于通过一套作家想象出来的“结构”,来引导我们如何与当代乡土女性一起共同思考,如何去跟乡土社会“共情”。
叶祝弟王磊光
关键词:乡土中国
城市文学情感地理研究的中国视角
2025年
引入情感地理学的视野和方法,对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徐则臣的《王城如海》作品中的北京书写和王安忆的《五湖四海》开展再研究。《千里江山图》发明了一种城市漂移的观察手法,借助主要人物在城市空间的快速行走重绘上海文学地图,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山堂堂式的艺术手法再现革命情感地理的大流转,呈现以一种“赋”为特征的城市革命情感地理。徐则臣将快速现代化、充满无限活力、狂欢化,同时又充斥着浮华、虚假和浅薄趣味的现代都市形象比喻为“施华洛世奇”和“庞大固埃”的混杂物,并在这种拼贴、杂糅的空间中发现了以“比”为特征的都市情感地理。王安忆的“五湖四海”借助水上人家四通八达,底层社会与庙堂政治交错相应,打通自然、社会和政治之“隔”,是改革开放的勃发和市场经济的起兴,呈现为以“通”为路径和以“兴”为特征的改革情感地理。
叶祝弟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
请不要过度消费莫言被引量:1
2012年
一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包括凤凰网、新浪网在内的各大门户网站,也迅速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这一喜讯,并配以专题报道,其内容之齐备、角度之多元,令人叹为观止。
叶祝弟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门户网站头版头条
期刊建设与知识生产的方向
2022年
知识生产是期刊建设的重要使命。新时代的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正席卷全球,现实问题永远活泼生动、浑然一体,生活世界的逻辑决定了现实问题都是跨学科,现实倒逼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学术期刊是学科知识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术共同体则是学术期刊的不竭智力资源,是学术期刊持续发展、彰显生命活力的重要依托。深度办刊是新时代对学术期刊发展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是与专业学术期刊的耦合。
鲍东明叶祝弟陶侃江波
关键词:知识生产跨学科
人文经济学:科学困境下的人文回归
2025年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思辨性,在经济学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属性基础上融入人文属性,为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维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导向的重大命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高原叶祝弟
关键词:思辨性内在关联性人文经济学
都市写作的困境——以晚生代作家的创作转型为例
2014年
从一开始,在都市里从事写作的晚生代作家们,选择了一种拒绝与主流话语合作的边缘者的姿态。出于对中心意识形态的恐惧,他们选择了边缘性的位置,扛起个人化写作的大旗,在经验和立场上力图成为独特个性的"那个个人"。晚生代作家的都市小说里,出现了一大批游离于主流的小人物,他们是都市的流浪者和遗弃者。晚生代作家塑造了都市里漂的一代,并以此为隐喻,传达出晚生代作家在既定的社会秩序里面的残缺感和边缘感。
叶祝弟
关键词:晚生代都市文学
改革是克服欧洲危机的唯一出路——《欧洲评论》主编西奥·德汉教授访谈录
2016年
叶祝弟 吴维忆(以下简称记者):德汉先生,英国公投脱欧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次公投有超过3500万人参与,达到选民人口的72%,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程度最高的一次.对此您怎么看?
叶祝弟吴维忆
关键词:访谈录主编
作为创意城市基础设施的创意写作
2024年
2024年1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网站发布了最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中文创意写作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意味着作为一门学科的中文创意写作正式获得官方认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一门以写作实践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创意写作天生具有非学科、非体制的“不安分”的一面,它的机遇和动力源自学院之外,需要积极回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的需求。本文引人基础设施的视角,对创意写作如何实现对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的有用之用进行探讨。
叶祝弟
关键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写作实践创意写作二级学科创意城市创意产业
寻求区域史研究的新起点——读《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2011年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最大的文化遗产,乃是自春秋以降,至今长盛不衰的孔子、老子、庄子、苟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论证上古世界轴心文明时所云,“在中国生活着孔夫子和老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雅斯贝斯还将孔子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耶稣列为轴心时代的四大伟人。
叶祝弟秦维宪
关键词:区域史研究孔氏南宗浙西南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哲学雅斯贝斯
纯文学刊物的式微与先锋派小说的终结被引量:7
2005年
一 1980年代出现了新时期文学全面繁荣的景象,其中文学期刊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87年是先锋派小说家崭露头角的一年.1987年早春,中国作协机关刊物<人民文学>破天荒以第1、2期合刊的方式发行.第一次印刷70万份,销售一空,再加印50万份,又告售罄.这一期的<人民文学>登载了不少前卫性的作品,且不说有马原和莫言的小说和廖亦武的诗,一批在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作品,正预示着一次根本性的变化.例如有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北村的<谐振>,叶曙明的<环食·空城>,姚霏的<红宙二题>,乐陵的<扳网>,杨争光的<土声>等.
叶祝弟
关键词:先锋派小说意识形态写实主义当代文学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