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54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佛教
  • 6篇教育
  • 5篇阳明学
  • 5篇政治
  • 4篇大学生
  • 4篇心学
  • 4篇思想政治
  • 4篇高校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主义
  • 3篇宗教
  • 3篇理学
  • 3篇利玛窦
  • 3篇明代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道教

机构

  • 30篇安徽工程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2篇宿州职业技术...
  • 1篇山东国邦药业...

作者

  • 53篇刘聪
  • 7篇王黎芳
  • 4篇韩超
  • 3篇徐晓东
  • 3篇刘晓峻
  • 3篇余行
  • 2篇王津南
  • 2篇程立平
  • 2篇王黎芳
  • 2篇王燕
  • 1篇刘鹿鸣
  • 1篇俞卫真
  • 1篇李君利
  • 1篇吴佳

传媒

  • 4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绥化学院学报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求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理论界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唯实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8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肇论》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6年
作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肇论》既代表了僧肇本人的理论思辨水平,也是当时中国佛教理论发展的高峰,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肇论》的真伪、《肇论》思想研究和《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等三方面综述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肇论》研究成果,以便为以后的《肇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聪
关键词:《肇论》僧肇佛教理论
一种高效光催化去除高浓度硝酸盐的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光催化去除高浓度硝酸盐的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柠檬酸盐稳定化的银纳米颗粒;步骤二、合成及功能化修饰SiO<Sub>2</Sub>;步骤三、制备Ag/SiO<S...
王津南候志昂储江峰刘聪
文献传递
牟宗三“儒家第三期发展”评介
2008年
牟宗三先生为了挽救近代儒学危机,重振儒学传统,提出了"儒家第三期发展"理论。他认为,儒学第三期文化的使命是"三统并建",即重开生命的学问以光大道统,完成民主建国以继承政统,开出科学知识以建立学统。尽管这一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儒学在新时期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点,但这其中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王黎芳刘聪
关键词:牟宗三
一种实时可调的声匹配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可调的声匹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固体层、支撑件以及间距调整机构。间距调整机构和固体层安装于支撑件之上。固体层有多个,固体层之间相互平行,固体层与层之间的间距相相同。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动力机构、控制单...
徐晓东刘聪程立平刘晓峻
文献传递
试论“渐修顿悟”与“格物贯通”的异同
2007年
程颐和朱熹都曾论及“格物贯通”的问题。他们的这一观点常被用来作为理学吸收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理论的证据。通过分析“格物贯通”和“渐修顿悟”的异同,可以发现,尽管二者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在讨论的重点、渐顿的关系、是否包含理性认识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程颐主要是在西晋杜预的“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启发下才提出了“贯通”理论。因此“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理论继承关系。
刘聪
关键词:佛教理学
阳明学的地域化传播实践——以明代泾县水西讲学为中心
2019年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泾县水西讲学是阳明心学讲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嘉靖年间,水西讲学先后经历"水西会""水西精舍讲会""水西书院"等发展阶段,主讲者是王畿、钱德洪、邹守益、罗汝芳等当时著名的阳明学者。万历年间,水西讲学一度因张居正"禁讲学"而停止,万历十三年以后得以恢复。经过嘉靖万历年间的发展,水西讲学不但传播了阳明心学,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阳明学流派,而且受益于讲学宣传,泾县及周边地区都出现了提倡道德教化的风尚,实现了学术思想与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
王黎芳刘聪
关键词:阳明心学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从祀孔庙述论被引量:5
2017年
王守仁从祀孔庙是明代礼制和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去世后的政治现实,决定了嘉靖年间不存在讨论王守仁从祀的可能性,然而王守仁的弟子们通过努力,为日后王守仁从祀奠定了学术传统和社会舆论的基础。隆庆元年(1567年)王守仁从祀孔庙的首次讨论因反对者较多而未能成功,但在此次讨论中耿定向突出了王守仁的事功,确立了王守仁相对于其他从祀对象的优势;宋仪望撰写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系统回答了王守仁从祀的诸多理论问题,成为王守仁从祀的纲领性著作。万历年间,因张居正、陆树声等内阁重臣反对,而使得万历初年的两次从祀廷议均告失败,但王守仁从祀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王守仁终得以从祀孔庙。
王黎芳刘聪
关键词:明代心学
利玛窦《交友论》与阳明学友谊观之关系
2012年
《交友论》是利玛窦与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儒家,尤其当时处于学术界主流地位的阳明心学友谊观而撰写的。利玛窦在创作《交友论》之前,一直与阳明学者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交往。在写作《交友论》时,他有意识吸收阳明学友谊观的思想资源,在消解中世纪哲学友谊观的神学色彩的基础上,突出其德行内容和超越血缘亲情的特性,从而实现了与阳明学的沟通,使明代士大夫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迈出了融汇中西文化成功一步。
刘聪
关键词:利玛窦阳明学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2015年
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并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形式、内容、教师素质、评价机制、后期辅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刘聪王燕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
表面等离激元散射问题的研究
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沿介电材料和金属界面传播的电磁模式。它紧束缚在界面,电场强度沿着垂直界面的方向指数衰减。这种独特的局域特性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器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局域性同时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对微小的缺陷非常敏感...
刘聪
关键词:表面等离激元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格林函数方法磁光效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