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全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生素、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 2007年
- 目的 研究抗生索、普萘洛尔(心得安)对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抗生素+心得安治疗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患者40例(抗生素+心得安治疗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血流速度,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毒素(LPS)水平;以同期抗生素治疗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抗生索治疗组)。结果 与抗生素治疗组比较,抗生素+心得安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5或〈0.01);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血浆NO、LPS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抗生素、心得安治疗肝硬化伴原发性腹膜炎能明显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并降低血浆NO、LPS水平,降低门静脉压力。
- 许广大赖少彤刘福全
- 关键词:抗生素心得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 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探讨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选择单纯腹部CT扫描或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的44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行单纯腹部CT扫描,病灶检出率为22.2%(4/18);26例患者行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病灶检出率为96.2%(25/26);两者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高,且有助于小肠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
- 赵美兰夏忠民宋良权刘福全许广大赵雪峰
- 关键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间质瘤
- DTX2通过Notch2/Akt轴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DTX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工具干预CRC细胞,分为敲低组(DTX2-shRNA)、敲低空载组(neg-shRNA)、未转染组(con)、过表达空载组(pcDNA)及过表达组(pcDNA-DTX2),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TX2基因的表达改变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中Notch2、NICD、Akt、p-AKT、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CRC细胞共转染pcDNA-DTX2和Notch2 siRNA,检测回复实验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RC细胞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敲低组中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组中明显升高(P<0.01)。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提示,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DTX2 shRNA显著低于con和neg-shRNA(P<0.01);pcDNA-DTX2显著高于con和pcDNA(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提示,Notch2、NICD、p-Akt及MMP-2蛋白平均表达水平,与con和neg-shRNA相比,DTX2 shRNA明显降低(P<0.05);与con和pcDNA相比,pcDNA-DTX2明显升高(P<0.05),而这些蛋白在con、neg-shRNA及pcDNA间的平均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回复实验提示,siRNA-Notch2可扭转pcDNA-DTX2增强的CR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P<0.01),相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TX2通过Notch2/Akt轴促进CR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DTX2可能成为CRC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 马振南赵雪峰张晓微许广大刘福全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探讨微创外科的发展下普通外科临床实习经验
- 2012年
- 微创外科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把以往只能用开刀手术治疗的旧病以新法来医治。现在有些微创手术,已经取代传统开刀手术,成为主流治疗方法。凡是能减少组织的手术损伤、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都应属于微创外科的范围,包括腔镜外科、内镜外科、介入放射外科、定向引导外科、远程医学,甚至还应包括显微外科和基因治疗等。本文探讨微创外科临床实习计划与方案,更好地完成外科临床实习。
- 刘福全张祎
- 关键词:外科学临床带教微创外科
- 结直肠癌组织中DTX2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DTX2分子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GEPIA数据库分析DTX2基因在CRC组织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简称“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在线数据分析DTX2蛋白表达与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法)、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55例CR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PN)组织中DTX2 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CRC组织中DTX2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中的数据均发现,DTX2 mRN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HPA在线数据分析结果发现,DTX2低表达CRC患者的总生存情况好于DTX2高表达者(P=0.0098)。(2)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CRC组织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织(t=0.722,P<0.001;t=1.314,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RC组织中DTX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PN组织(χ^(2)=0.899,P<0.001),而且DTX2蛋白表达阳性率、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与CRC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即肿瘤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分期和TNM分期越晚者,DTX2蛋白表达阳性率、mRNA和蛋白表达量越高(P<0.05)。结论DTX2基因在CRC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作为评估CRC进展的新生物学指标,但DTX2蛋白表达对CRC预后的评估价值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 马振南许广大刘福全张晓微赵雪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数据库数据临床数据
- 双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多房性肝脓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探讨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对多房性肝脓肿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共收治多房性肝脓肿21例,首次经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5例中,选择单纯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0例,并选择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指标。围手术期疗效的观察中,发现双单猪尾导管组患者高热、寒战持续时间短,腹痛、腹胀明显缓解,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延长其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中,发现单纯单猪尾导管组患者常伴有凝血机制障碍和二重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对多房性肝脓肿治疗的操作技术为安全、可行的方案,也是治疗多房性肝脓肿的理想方法。
- 赵雪峰刘福全徐志强许广大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 吻合器痔部分环切固定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讨吻合器痔部分环切固定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吻合器痔部分环切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并痊愈出院。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失禁评分、肛门局部并发症评分及近期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吻合器部分环切固定术治疗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佳。
- 董大海刘杰刘芳刘福全赵雪峰许广大
- 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评价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16例对照组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其余16例研究组在吸痰管灌肠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口服用复方泛影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围变化、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研究组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缓解率为100%(16/16),并成功接受了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腹围缩小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或再手术治疗。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联合经口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能避开接受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
- 赵美兰张岩夏忠民赵雪峰刘福全
- 关键词:复方泛影葡胺MILES术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及腺瘤样息肉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及腺瘤样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为7例胆囊结石、5例胆囊腺瘤样息肉患者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底部萎缩,体部和颈部壁略厚,有较轻的慢性炎症。切除胆囊底部,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用3-0可吸收线两层缝合胆囊。胆囊息肉患者息肉基底较宽,腹腔镜下切开胆囊体部前壁约1.5cm,用胆道镜找到腺瘤,延长胆囊切口充分显露腺瘤,直视下将腺瘤及其基底部相连的胆囊壁一并切除,术中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腺瘤,同法缝合胆囊。结果: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4±13)min;肛门排气时间24~30h,平均(26.6±2.1)h;无胆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6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8个月,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分别为15%~35%、30%~50%。结论:完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和腺瘤样息肉,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部分病例中是可行的,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
- 梁法生张晓微夏冬雪刘福全谢家祺
-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术胆囊结石腺瘤样息肉病例报告
- 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烟雾消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探讨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能量器械使用而产生的烟雾消除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戳卡侧孔排烟法,研究组在术中应用持续性闭式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中,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耗材成本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研究组术后出血或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能快速消除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会影响腹腔内恒定的气腹压,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确保手术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还能减轻高额微创手术费用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福全王艺赵雪峰许广大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