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吉 作品数:52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盐酸左旋咪唑在水产品各组织中残留的检测方法 盐酸左旋咪唑在水产品各组织中残留的检测方法,属于盐酸左旋咪唑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紫外检测器的基础数值进行设定;步骤二、盐酸左旋咪唑在水产品血浆中残留的提取;步骤三、盐酸左旋咪唑在水产品... 李改娟 刘艳辉 祖岫杰 周井祥 戴欣 鞠松柏 杜晓燕 陈伟强 刘慧吉 殷微 赵全东文献传递 以花羔红点鲑为父本的红点鲑种间杂交育种方法 以花羔红点鲑为父本的红点鲑种间杂交育种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母本为白斑红点鲑或美洲红点鲑,父本为花羔红点鲑,分别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进行亲鱼培育,使两种繁殖期不同的鱼类同步成熟,通过等渗液盛卵、充分搅拌溶解破碎卵的... 王秀兰 肖志国 高春山 康学会 刘慧吉 刘长有 陈伟强 柳鹏 张大彪 李秀颖 戴良 王战蔚 陈婵娟 郎宇奎 韩晴一例查干湖异育银鲫洪湖碘泡虫病原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鉴定东北地区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感染的病原体是否为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在吉林省查干湖某异育银鲫养殖基地获取病鱼,采用病鱼体外观察、虫体形态学观察与可量形状测定,对该寄生虫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该寄生虫的18S r DNA进行克隆、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病鱼症状具有典型的碘泡虫感染特征;可量形状测定结果表明,虫体外观与尺寸均与洪湖碘泡虫接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虫的18S r DNA与Gen Bank中登录号为JF340216的洪湖碘泡虫同源性达到99.3%;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已知洪湖碘泡虫为同一进化分支,确定该病为洪湖碘泡虫感染。本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东北地区一例早期感染洪湖碘泡虫的异育银鲫病例,研究结果可为碘泡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王钊 王好 钱爱东 周井祥 马悦 祖岫杰 李改娟 刘慧吉 刘艳辉关键词:异育银鲫 池塘养殖长春鳊生长特性研究 2025年 长春鳊隶属鲤科,鲌亚科,鳊属,俗称鳊花,是吉林省重要的土著经济鱼,是松花江“三花五罗”之一,其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且营养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吉林省自然流域已罕见长春鳊,种质资源岌岌可危,因此研究学者越来越关注长春鳊(刘襄河等,2017),其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人工繁殖是保护和发展长春鳊资源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随着长春鳊人工繁殖的研究发展,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李玲雪 柳鹏 彭思博 闫春梅 刘慧吉 刘宇婷 郑伟关键词:水生动植物 池塘养殖 人工繁殖 营养价值 淡水鱼 杂色杜父鱼幼鱼培育方法 杂色杜父鱼幼鱼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条件、水质条件以及操作技术的要求。通过本发明的培育方法,使培育幼鱼的成活率90%,不仅对物种保护意义重大,同时,为冷水鱼产业提供了新的养殖品种,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技... 肖志国 王秀兰 高春山 康学会 杜晓燕 王拥军 刘慧吉 陈伟强 柳鹏 闫春梅 金香琴 韩叶 刘长有 张大彪文献传递 细鳞鲑全人工繁育综合技术的研究 2016年 通过激素诱导催熟、同步干导受精、溴硝丙二醇消毒、平列槽及玻璃钢环形池养殖,对5+龄的细鳞鲑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鳞鲑在水温8~11℃下,激素诱导生殖成熟效应期为6天,发眼积温154.2~163.9℃·d,出苗积温192.8~231.2℃·d,仔鱼上浮积温332℃·d,完全平游积温373.4℃·d;受精率73%,发眼率65%,稚鱼养殖成活率91%,幼鱼养殖成活率93%;共催产330组亲鱼,获得体重0.43 g的幼鱼33万尾。 肖志国 杜晓燕 夏克立 刘慧吉 王秀兰 陈伟强 柳鹏关键词:细鳞鲑 全人工繁育 基于遗传距离和主坐标分析判定大麻哈鱼洄游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遗传距离和主坐标分析判定大麻哈鱼洄游时间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获取大麻哈鱼微卫星数据的基础上,在分子水平上,利用遗传分化系数结合主坐标成分分析的技术手段对大麻哈鱼洄游时间作出了准确判... 韩叶 李秀颖 刘慧吉 范立和 杨炳坤 李冠颖 刘铁钢 彭思博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殖及稚幼鱼培育技术 2023年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王秀兰 肖志国 韩叶 陈伟强 刘慧吉 韩晴 陈婵娟关键词:全人工繁殖 稚鱼培育 幼鱼培育 增殖放流对图们江流域大麻哈鱼洄游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025年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2017年—2023年采自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防川图们江干流大麻哈鱼回捕点的2个野生群体和4个放流群体共计396个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评估增殖放流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40~0.914,表现高度多态性;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10.183,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的平均值分别为0.665和0.741;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1.722;群体内近交系数(F)平均值为0.102,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现象。AMOVA分析结果表明,82.0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7.95%,主坐标分析结果与遗传分化系数结果相符。结果表明,目前增殖放流对图们江流域大麻哈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韩叶 张莹 闫春梅 柳鹏 刘慧吉 陈伟强 刘宇婷 李冠颖 李秀颖关键词:大麻哈鱼 微卫星 增殖放流 仿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东北蝲蛄生活习性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的生活习性,基于仿生态环境条件,对东北蝲蛄的形态特征、食性喜好、蜕壳特征、交配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东北蝲蛄喜食新鲜活鱼,常因抢食而发生争斗;秋季出现蜕壳现象;首次观察到东北蝲蛄交配行为及交配后雌性蝲蛄纳精囊的颜色变化。 韩叶 高春山 闫春梅 李忠强 刘铁钢 刘慧吉 郑伟关键词: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