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恩
- 作品数:36 被引量:3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职员阶层的兴起
- 本文试图从职员发展的角度着眼,在考察职员生活史的基础上,揭示教育与职员发展的关系。鉴于可供参考的职员生活史料很少,本项研究最主要的方法是口述史调查。从十多位上海职业老人调查所得资料,主要用来反映职员个人生活史细节和深层问...
- 刘德恩
- 关键词:职员阶层工程技术人员生活史敬业乐群经济事业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成功就业的五种策略
- 2009年
- 对于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来说,择业与求职是个合理选择、追求和适应的过程。这里结合笔者接受毕业生“就业与生涯”咨询的情况,谈谈个人体会。
培养职业人,作个性化设计 很多青年人因为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追求等个性特点,对生涯发展没有准确的定位,他们难以确知自己究竟适合哪类职业,多数人只是听从他人的建议,跟风走,迷失在茫茫人海中,结果往往是盲目竞争,就业效果不佳。
- 刘德恩
- 关键词:就业个性化设计毕业生职业人青年人跟风
- 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被引量:2
- 2001年
- 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准的过程.确定能力标准、搜集能力表现的证据和根据能力标准做出判断,是三个基本环节.
- 刘德恩
- 职业学习理论初探被引量:27
- 2005年
- 与学术性教育相比 ,职业学习的目标与内容、方式、条件和结果都有其特殊性 ,其学习过程模式则遵循技能形成的实践逻辑 ,职校生的学习除了具有职业学习的一般特征外 。
- 刘德恩
- 关键词:职校生性教育学术性
- 高中热——新一轮职教改革的提示
- 1996年
- 高中热现象暴露了职教中潜伏已久的问题,它提醒人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职教改革.一、形势的变化,职教的困境我国职教的大发展始于七、八十年代之交.当时的背景有三个基本特点.首先,中等教育结构极端不合理.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普通中学迅速发展,而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薄弱.自1978年提出要扩大职校比例起,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1982年高中段职、普教在校生的比例也才只有1:5.其次。
- 刘德恩
- 关键词:职教改革职校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教教育结构用人自主权
- 日本人的职业精神从哪里来——日本职业学校的考察与启示被引量:21
- 2004年
- 日本职业人的职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职业学校的培育,学校从目标定向、教育模式、结果考核各个环节保证了职业精神的培育,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 刘德恩
- 关键词:教育模式
- 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性被引量:1
- 1998年
- 形成本文的直接原因是:从沿海到内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和厌学心理。很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马虎应付专业课,而自修或请家庭教师辅导普高课程。有的职校默认甚至迎合这一倾向,淡化专业课和实习课,降低这些课的要求,从而使所开课程进一步远离职业岗位要求。由于脚踏两只船,一些职校既没在与普高的竞争中获胜而使毕业生挤入高校门槛,毕业生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造成就业困难。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从办学思想上解决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澄清对职业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尤其要摆正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制度的和理论的原因,"只有普教才能促进人的发展,职教不利于人的发展,而只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这一思想至今仍颇为盛行。
- 刘德恩
-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厌学心理片面发展
- 职员阶层的兴起——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与教育研究
- 该文试图从职员发展的角度着眼,在考察职员生活史的基础上,揭示教育与职员发展的关系.鉴于可供参考的职员生活史料很少,该项研究最主要的方法是口述史调查.从十多位上海职业老人调查所得资料,主要用来反映职员个人生活史细节和深层问...
- 刘德恩
- 关键词:商业文化
- 文献传递
- 企业录用条件分析毕业生离就业门槛有多远被引量:2
- 2006年
- 毕业生就业难,其实质反映了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距离。认识并设法缩小这一距离,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 刘德恩
-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难解决就业就业定位门槛
- 追问职业技术教育被引量:4
- 2002年
- 一方面 ,在理论上我们都承认职业教育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 ,在目前的实践中 ,我国职教却面临困境 ,如招生难、就业难、办学资源缺乏等 ,似乎职业教育并不重要。这种矛盾现象看似简单 ,其实背后深藏着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本文试图从知识论、学习论、学制论等方面揭示这些矛盾 。
- 刘德恩
- 关键词:职业教育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