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帅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手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电动气压止血...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狭窄
  • 2篇移植术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结果
  • 2篇止血
  • 2篇止血带
  • 2篇生存率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气压止血
  • 2篇气压止血带
  • 2篇主机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4篇刘帅
  • 5篇肖苍松
  • 5篇高长青
  • 5篇王嵘
  • 4篇任崇雷
  • 4篇吴扬
  • 3篇董灿
  • 3篇晁勇
  • 2篇王瑶
  • 2篇龚志云
  • 2篇帅万钧
  • 1篇姜胜利
  • 1篇牛福
  • 1篇高峰
  • 1篇谭树林
  • 1篇刘畅
  • 1篇杨明
  • 1篇黄鑫
  • 1篇端慧敏
  • 1篇陈磊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结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159例患者,其中男118例,女41例,年龄为(67.0±7.5)岁,根据心脏是否停跳分为停跳(on-pump)组及不停跳(off-pump)组,并对两组患者行CABG后的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46例,随访率93.6%,随访时间6~120(46.3±25.3)个月,10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中2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17例死亡(4例脑部并发症,1例食管癌,1例肺癌,11例为心源性),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41(4~72)个月。停跳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及生存率与不停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是否停跳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刘帅高长青任崇雷肖苍松王嵘吴扬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颈动脉狭窄停跳不停跳
不同海战环境爆炸后比格犬颅内外压力变化特点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环境爆炸后比格犬颅内外压力变化特点,明确冲击波在颅内的传播规律。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比格犬46只,分别进行了自由场、舱室和水下3种环境下的实验爆炸研究,分别采用0.65、1.00和3.50 kg圆柱形三硝基甲苯爆源。自由场和舱室实验中,比格犬麻醉后,卧姿固定在与爆源一定距离的位置,头部正对爆源;水下实验中,比格犬麻醉后用救生圈固定,头部露出水面。测量比格犬头部所在位置的外界冲击波压力、颅内来自颅骨方向和脑组织方向的冲击波压力。不同时间点采用大动物神经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观察动物损伤情况。结果自由场和舱室环境实验中,冲击波能够穿透颅骨进入颅内,且仅表现为波幅的下降,冲击波形态及变化规律与外界冲击波基本一致。自由场冲击波穿透颅骨进入颅内后,其峰值呈指数下降(相关系数R^2=0.804)。自由场和水下研究发现,来自脑组织方向的冲击波形态及变化规律也与外界冲击波基本一致,说明冲击波能够通过躯体传至脑部,其中水下研究发现,来自脑组织方向的冲击波峰值强度与外界相比,也存在指数级别的下降(相关系数R^2=0.767)。舱室爆炸冲击波形式复杂,未发现颅内外冲击波峰值存在明确的数值关系。不同环境下,比格犬的损伤程度顺序是:水下>舱室>自由场。结论在不同爆炸环境中,冲击波能够通过颅骨或胸腹腔上传作用进入颅内,但冲击波的影响因素复杂。
程岗李彦腾魏铂沅王淑为刘帅刘邦鑫刘亚楠张剑宁
关键词:颅内压自由场颅骨
机器人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近期随访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25例,冠脉病变支数2.7±0.5支。首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内乳动脉游离和非体外循环下、内乳动脉到前降支的吻合,术后2周内行其余病变冠脉的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同期造影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性。术后6个月、1至5年时复查64排CT,明确动脉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桥血流量为36.0±22.5mL/min,支架植入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通畅率为100%。35例患者共植入49枚支架,植入1.34±0.6枚,其中23例患者植入支架1枚,11例植入2枚,1例植入3枚。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62(17.5±11.6)月。术后6个月时桥血管和支架内闭塞各1例,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患者桥血管及支架保持通畅,无心绞痛及MACE事件发生。结论机器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有良好的近期桥血管和支架通畅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微创方案。
杨明高长青刘帅吴扬肖苍松王嵘
关键词:冠心病杂交技术微创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颈动脉狭窄及脑梗死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及脑梗死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03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159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为(67.0±7.5)岁,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狭窄及脑梗死对行CABG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随访146例,随访率93.6%,随访时间6~120(46.3±25.3)个月,10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中2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17例死亡(4例因脑部并发症,1例因食管癌,1例因肺癌,11例为心源性),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41(4~72)个月。不同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脑卒中发生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及生存率与无脑梗死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不会影响CABG后近期及远期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生存率,但远期脑卒中的发生率及生存率较无脑梗死病史患者明显增加。
刘帅高长青龚志云任崇雷肖苍松王嵘吴扬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脑卒中
舱室内颅脑爆震伤后大鼠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舱室内轻型颅脑爆震伤(bTBI)后早期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起爆器引爆模拟舱室内的点爆源,建立舱室内爆炸冲击波致伤的大鼠bTBI模型。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bTBI组(18只),bTBI组又分为3,24,72 h亚组,每亚组6只。爆炸过程中测量大鼠头部的冲击波压力变化;于bTBI后3,24,72 h观察爆后大鼠的一般状况;心脏穿刺取血,之后迅速断头取脑,对各组大鼠的脑组织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留取血清用于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αⅡ-血影蛋白分解产物-145(SBDP-145)和Tau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大鼠头部冲击波压力曲线最大峰值为(818.2±33.3)kPa,持续时间约为1 000 μs。爆后大鼠的活跃程度明显下降,被毛无光泽,食欲下降。大体观察可见脑组织明显肿胀,脑表面血管增粗,部分有少量的斑片状出血,但未见明显的脑挫裂伤。HE染色可见大鼠海马CA1区的部分神经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血清IL-6在bTBI 3,24,72 h亚组分别为(155.3±10.7)pg/ml、(171.3±25.3)pg/ml和(155.6±18.2)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116.3±7.3)pg/ml]明显升高(P<0.05);NSE在bTBI 3,24,72 h亚组分别为(12.0±1.0)ng/ml、(11.0±1.0)ng/ml和(11.0±1.2)ng/ml,均较正常对照组[(8.1±0.5)ng/ml]明显升高(P<0.05);S100-β在bTBI 3,24,72 h亚组分别为(71.9±10.7)pg/ml、(58.0±11.5)pg/ml和(56.5±12.2)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35.2±2.5)pg/ml]明显升高(P<0.05);SBDP-145在bTBI 3,24,72 h亚组分别为(29.4±2.8)ng/ml、(24.5±4.8)ng/ml和(20.7±2.1)ng/ml,仅bTBI 3 h亚组较正常对照组[(20.9±1.2)ng/ml]明显升高(P<0.05);Tau在bTBI 3,24,72 h亚组分别为(141.4±11.7)pg/ml、(189.5±28.2)pg/ml和(179.1±32.5)pg/ml,较正常对照组[(97.8±5.9)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轻型bTBI大鼠的血清IL-6、NSE、S100-β、SBDP-145及Tau水平
李彦腾程岗刘帅刘邦鑫王淑为魏铂沅毛汉丁张剑宁
关键词:脑损伤爆震伤血清生物标记
改良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中远期结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中远期随访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14年12月,62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所有患者均行改良Morrow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6±15.1)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19例。所有患者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扩大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术),术中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患者术后每年随访并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通过对比术前、术中、术后一周及随访时TTE和心电图结果,评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效果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远期存活率。结果所有6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室间隔穿孔、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下降幅度较大[(17.0±13.6)mm Hg vs(88.1±34.4)mm Hg;P=0.0000)],术后室间隔厚度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变化[(12.8±4.1)mm vs(28.1±8.8)mm;P=0.000)]。术后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于术前比较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平均随访(67.5±47.2)个月(12~146个月),随访率96.7%(60/62)。随访发现1例死亡,原因不详,其中仅8例患者偶有轻度胸闷或头晕症状,其症状较轻未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余52例患者无症状,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均改善明显。术后1年、5年、10年的经胸超声(TTE)提示LVOTG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与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存活率100%,5年存活率97.6%,10年存活率97.6%。结论改良Morrow手术是治疗HOCM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彻底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无复发,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存活率高。
刘帅任崇雷陈磊王嵘肖苍松吴扬王瑶高长青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生存率
用于校准电动气压止血带机的控制主机
提供了一种用于校准电动气压止血带机的控制主机,包括:筒形外壳;压力发生器接口,设置于筒形外壳的顶部;压力缓冲容器接口,设置于筒形外壳的顶部;压力标准器接口,设置于筒形外壳的顶部;压力发生器,设置于筒形外壳内且与压力发生器...
吕亚东晁勇黄鑫赵淑丽董灿刘帅尚斐
25例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总结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25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主动脉夹层、急诊搭桥同期行瓣膜手术及心脏肿物累及瓣膜手术的病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0±14.6)岁。均合并严重的心功能不全(Ⅳ级),8例术前需要机械通气。感染性心内膜炎11例,均可见明显赘生物,其中4例合并瓣周脓肿;瓣膜重度狭窄8例,急性瓣膜重度关闭不全6例,包括急性腱索断裂4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失败再次急诊行置换术2例。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所有25例患者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24.0%),其中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复发导致的败血症。另有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例术后早期出现脑出血,经积极治疗后康复,其余均顺利出院。随访1~120个月,随访率100%(19/19),1例术后3个月出现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改善明显(Ⅰ级3例,Ⅱ级15例)。结论手术指征明确的重症瓣膜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积极选择急诊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刘帅任崇雷姜胜利王嵘肖苍松王瑶龚志云高长青
关键词:心脏瓣膜急诊手术危重心功能不全
美国军队航空医疗后送在颅脑战伤救治中的作用与思考被引量:12
2019年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现代战争中的常见损伤。在美国军队经历的近几场战争中,脑外伤一直是导致作战人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美国军队的航空医疗后送体系,经过多次战争的"磨炼",可以在全球范围提供伤病员的专业医疗后送服务;配备重症航空医疗救护小组后,可将危重伤员安全、高效地运送到后方医疗机构。颅脑损伤伤员经航空医疗后送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缓解战地医院救治压力。应借鉴相关的经验,改进和完善我军的航空医疗后送队伍,进一步增强颅脑战创伤救治能力。
贾博刘帅张剑宁
关键词:颅脑创伤卫勤保障美国军队
电动气压止血带机的校准系统
提供了一种电动气压止血带机的校准系统,包括控制主机和圆柱组套:所述控制主机包括:筒形外壳;压力发生器接口、压力缓冲容器接口和压力标准器接口,设置于筒形外壳的顶部;以及压力发生器、压力缓冲容器和压力标准器,设置于筒形外壳内...
晁勇李咏雪帅万钧董灿吕亚东刘帅尚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