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勤

作品数:33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护理
  • 6篇术后
  • 5篇教学
  • 5篇干预
  • 4篇眼科
  • 4篇内障
  • 4篇黄斑
  • 4篇黄斑变性
  • 4篇角膜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手术
  • 3篇活质量
  • 3篇角膜移植
  • 3篇白内障
  • 2篇带教
  • 2篇心理
  • 2篇湿性老年性黄...
  • 2篇湿性年龄相关...
  • 2篇随访

机构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刘学勤
  • 4篇刘春麟
  • 3篇梁素宁
  • 3篇汪学军
  • 2篇鲜萍
  • 2篇甘秀妮
  • 1篇李湘华
  • 1篇张瑜
  • 1篇陈娅娜
  • 1篇李晓红
  • 1篇陈竹
  • 1篇梁欣
  • 1篇赵小莉

传媒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2
  • 2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眼睑痉挛(primary blepharospasm,PBS)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42例PBS患者随机分为Experimental组和Conventional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Conventional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Experimental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IPL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Cohen痉挛强度分级。结果:1)治疗8周后,Experimental组患者中Cohen痉挛强度分级为0级患者的占比高于Conventional组患者,P<0.05。2)治疗8周后,Experimental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Conventional组患者,P<0.05。结论:对PBS患者采用针刺联合IPL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谢枋廷刘学勤
关键词:针刺强脉冲光
睑板腺护理对白内障围手术期结膜囊微生物培养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白内障患者术前眼睑热敷、按摩及清洁护理,探讨该护理方法对围手术期结膜囊微生物状态的影响,以寻求更安全的白内障手术术前护理方法。方法 87例9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2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术前3d抗生素眼液点眼、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剪眼睫毛等常规术前准备,45例45眼;B组试验组:常规术前准备+睑板腺特殊护理,42例45眼),分别于2个时间点(即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采集结膜囊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A组手术开始及术毕2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6.7%、17.8%,B组为2.2%、4.4%。2组组间微生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前除常规准备外,增加对睑板腺热敷、按摩、清洁等护理,可以降低结膜囊细菌检出率,减少结膜囊二次污染,达到有效清洁术野、减少结膜囊微生物的作用,避免或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风险。
杨雅竹刘学勤
关键词:围手术期睑板腺护理
新溶液小量灌肠治疗腹胀便秘被引量:1
2001年
刘学勤梁素宁
关键词:腹胀便秘氯化钾氯化钠生理盐水
微课教学法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质量评价
2020年
探究微课教学法于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学的80名护生随机分配为各40人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皆由具有丰富经验教师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学习。对比两组学习完成之后的考核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评估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评估效果也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拥有较大且稳定的影响力,可高效且显著地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护生的知识掌握质量。
夏铃琳刘学勤
关键词:教学质量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1年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由吸烟、营养因素、心血管疾病和遗传标志物等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慢性致盲性眼病,是造成全球范围内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也是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导致患者失明的第3大原因[1]。预计到2040年AMD患病人数将增加到近2.9亿[2]。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不同AMD可分为干性AMD及湿性AMD。
杨思宇刘学勤杨腊梅
关键词: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活质量
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病真菌引起的高致盲率感染性眼病。多见于南方,夏秋农忙季节,其发病率日益增高。随着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不断问世和各种辅助疗法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也给该病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11年1-9月我科收治角膜溃疡患者31例,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占80.6%。其比例远远高于往年水平[1],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刘春麟刘学勤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感染性眼病抗真菌药物致病真菌农忙季节辅助疗法
TDP照射和香薰理疗对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TDP照射和香薰理疗对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8名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者气体填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TDP照射和香薰理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强迫体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舒适度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颈背部疼痛和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P照射和香薰理疗的传统中医理疗项目作用于患者,降低了患者颈背部疼痛和失眠的发生率,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
赵小莉刘学勤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俯卧位TDP照射
微信教学模式在眼科手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19年
分析与探讨在眼科手术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微信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先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在我院进行眼科手术实习的本科实习生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挑选68名学生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报到时间,将报道时间靠前的34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将报道时间靠后的其余3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实习生采用微信互动教学方法,对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对比与分析两组本科实习生在实验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教学过程和带教的满意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从本科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组的成绩为(96.46±7.57)分,对照组的成绩为(88.37±6.37)分,从对教学过程和带教的满意程度来看,实验组学生的评分为(98.84±4.68)分,对照组学生评分为(96.59±5.37)分,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来看,实验组学生的评分为(27.36±5.75)分,对照组学生的评分为(16.85±4.33)分,三组数据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手术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微信教学模式进行互动教学,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学生和带教的沟通频率,促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除上述两点之外,学生还在实习过程中建立了自我价值感,并逐步提升了自我效能感。由此看来,微信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可以进行推广。
李晓红刘学勤
关键词:眼科手术自我价值自我效能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特殊时段(凌晨0点至凌晨5点)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的102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特殊时段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特殊时段进行循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有效体位依从性、出院6个月后视网膜复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体位数为4.3±0.6,对照组患者有效体位数为1.9±0.8,实验组患者术后有效体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为96.1%,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为49.1%,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殊时段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有效体位依从性及视网膜复位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枋廷刘学勤傅钰仙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特殊时段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的舒适度研究。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循环体位图释警示患者规范体位,0:00-5:00Am特殊时段每小时巡视,观察并在体位干预巡视记录卡上记录患者个体特殊情况,针对性予护理及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d、3d、7d特殊时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及睡眠时间,患者舒适度自我感受及治疗体位所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睡眠较好(P<0.05);患者对舒适度的自我感受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特殊时段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有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坚持术后治疗体位,保障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傅钰仙刘学勤
关键词:治疗体位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