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增荣

作品数:26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儿童
  • 6篇蛋白
  • 5篇单核
  • 5篇单核细胞
  • 5篇单核细胞增多
  • 5篇单核细胞增多...
  • 5篇增多症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细胞增多
  • 5篇核细胞
  • 5篇传染
  • 5篇传染性
  • 5篇传染性单核细...
  • 4篇血清
  • 3篇受体
  • 3篇鼠外周血
  • 3篇青藤碱
  • 3篇急性

机构

  • 25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川北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作者

  • 26篇刘增荣
  • 8篇杨洁
  • 8篇王建军
  • 7篇刘剑平
  • 6篇吴春
  • 6篇吕晓江
  • 5篇许玉霞
  • 5篇秦莉
  • 3篇张国元
  • 3篇廖先华
  • 3篇杨婧
  • 3篇黄越
  • 3篇易志刚
  • 2篇刘青松
  • 2篇雷霞
  • 1篇袁国华
  • 1篇张翼冠
  • 1篇杨明辉
  • 1篇方平
  • 1篇邹兴立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乙型脑炎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脑住院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乙脑确诊基于临床特征和血清乙脑IgM阳性结果。结果:38例乙脑确诊病例进入分析,普通型20例,重型18例,男女比例2.8∶1,年龄6月龄至12.5岁,平均(5.1±3.0)岁。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普通型和重型无明显差异。而无论是外周血清还是脑脊液中神经元烯醇化酶,重型乙脑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结论:乙脑的临床分型对判断病情仍有指导意义,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可以作为帮助判断患儿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刘增荣吕晓江杨洁吴春王建军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元烯醇化酶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首次发病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150例ITP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及比较对症治疗、单用激素治疗及激素+IVIG治疗3组患儿的短期疗效。[结果]首次发病的儿童ITP患儿大多数可循前驱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颗粒未释放型巨核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成熟释放型巨核细胞比例显著减少。3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70%、82.1%、93.1%,4例对症治疗患儿血小板自行恢复,7例采用单用激素治疗和7例激素+IVIG治疗患儿无效。单用激素组和激素+IVIG组的两组患儿短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ITP首次发病有独特临床特征,激素+IVIG治疗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激素治疗。
许玉霞易志刚廖先华刘增荣方平
关键词: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
川崎病患儿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治疗的82例KD患儿,检测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KD患儿在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将KD组再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n=31)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n=51)。结果治疗前,KD患儿TC、ApoA1、HDL-C降低,TG、LDL-C升高,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CAL组较NCAL组变化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VLDL-C和ApoB100水平KD患儿与正常儿童比较、NCAL组与CAL组比较变化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CAL组TC、TG、HDL-C、LDL-C、ApoA1恢复正常(P<0.05)),而CAL组仅TC、LDL-C、ApoA1恢复正常(P<0.05)。结论 KD患儿存在血脂代谢紊乱,TC、TG、HDL-C、LDL-C、ApoA1与冠状动脉的损害有关,应早期进行干预。
廖先华许玉霞刘增荣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血脂代谢
经皮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临床价值分析
2021年
讨论经皮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临床价值。方法:入选50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经皮 介入治疗,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50例患儿均手术成功,共有7例(14%)发生不良并发症,采取处理措施后,均改善。发生并发症患儿与未发生并发症患儿年 龄、性别、经皮介入手术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时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且年龄、性别、经皮介入手术类型均不是影 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依据该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预见性做好防控措施。
秦莉韦皓陈芳梁婷刘增荣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经皮介入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早期识别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性肺炎(SMPP)的发病率上升,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备受关注。SMPP的早期识别对于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S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各类生物标志物、病原学检测及新兴技术在SMPP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无单一指标具有绝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多指标联合使用的预测模型正成为研究热点。未来需要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研究进一步优化早期识别策略,以提升SMP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张扬张扬刘增荣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
青藤碱对狼疮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抗双链DNA抗体表达的影响
刘剑平张国元刘增荣杨婧岳燕林
新生大鼠脑缺血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脑组织缺血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75只7日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假手术组。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结扎术建立脑缺血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做一侧颈部正中切口,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24小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①脑缺血组血清MMP9水平(1.058±0.081)ng/ml,较对照组(0.993±0.090)ng/ml、假手术组(0.989±0.084)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组血清TIMP1水平(1.373±0.097)ng/ml,较对照组(1.294±0.074)ng/ml及假手术组(1.319±0.070)ng/ml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缺血组MMP9与TIM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9,P<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MMP9与TIMP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MP9/TIMP1表达失调可能参与新生鼠缺血脑组织损伤。
黄越吴春刘增荣杨洁王建军
关键词: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新生大鼠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值得推广。
许玉霞廖先华易志刚刘增荣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
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05年
刘增荣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EB精神萎靡出血倾向咽充血
青藤碱对狼疮鼠外周血IL-10、TNF-α、抗dsDNA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NZB/W F1代狼疮鼠分为4组:对照组、青藤碱40、120、360 mg/(kg.d)剂量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蛋白含量和IL-10、TNF-αmRNA表达。结果3种剂量青藤碱干预3周后,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血清中IL-10、TNF-α、抗dsDNA抗体蛋白含量和IL-10、TNF-α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青藤碱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NZB/W F1代狼疮鼠的免疫学异常及炎症反应。
刘剑平卢来春张国元刘增荣杨婧
关键词:青藤碱DSDN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