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加丰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康复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康复
  • 3篇伤患者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脊髓损伤患者
  • 2篇自理
  • 2篇自理能力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电动
  • 1篇动功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心理特点
  • 1篇心理治疗
  • 1篇亚急性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运动疗法

机构

  • 8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8篇刘加丰
  • 2篇宋成刚
  • 2篇张荣国
  • 1篇范永春
  • 1篇杨珩
  • 1篇刘岩
  • 1篇郝迎新
  • 1篇张俊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 1篇第五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记忆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采用MMSE调查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缺损,恢复其定向力、语言能力等,提高记忆能力与生活质量。
刘加丰
关键词:老年痴呆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障碍是心理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有效地针对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矫正,对心理康复和临床治疗非常重要,作者结合国内外残疾人的心理划分阶段理论,将脊髓损伤病人伤后的心理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
刘加丰
关键词:脊髓损伤心理特点心理治疗
文献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障碍是心理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有效地针对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矫正。对心理康复和临床治疗非常重要,作者结合国内外残疾人的心理划分阶段理论,将脊髓损伤病人伤后的心理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
刘加丰
关键词:脊髓损伤心理康复
文献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体会
刘加丰范永春
呼吸训练对留置气管套管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确定呼吸训练手法对气管切开后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内科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手段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治疗。3-8周后分别通过肺感染好转治愈率、ADL量表、拔管时间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程度,确定呼吸训练对重症留置气管套管患者肺功能、日常生活状态及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2个月呼吸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肺感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11.11%,肺感染治疗显效明显(P〈0.001);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3);实验组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703)。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训练可提高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肺感染治愈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缩短留置气管套管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拔除气管套管,缩短住院时间。
宋成刚刘岩郝迎新刘加丰张荣国
关键词:气管套管拔管时间留置生活自理能力对症治疗常规康复治疗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宋成刚张荣国张俊刘加丰杨珩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
电动康复机、功能锻炼联合应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对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电动康复机与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3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依据康复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同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电动康复机、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aO2/FiO2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3.33%,对照组为46.67%,且P<0.05。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电动康复机与功能锻炼可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率。
刘加丰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功能锻炼康复效果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的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与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牛津残障评分(OH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下降,且远低于对照组,巴氏指数(BI)评分上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值明显下降,且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缩短康复进程。
刘加丰
关键词:脑卒中自理能力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