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茹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 2001年
-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即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膜
(Submacala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简称CNV)是由
多种疾病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芽穿越Btuch膜,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上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它常伴有视网膜下的浆液性渗出或出血,为多种眼底病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现将我院自1992~1998年临床所见并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 刘凤茹于香蓉
- 关键词:黄斑视网膜疾病新生血管化CNV
-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附34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又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AION),临床并不少见.该病由Uhthoff于1924年首次报告[1],好发于中年以后,视力下降,视盘水肿,视野缺损及晚期视神经萎缩为其主要特征.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已成为鉴别该病与其它视盘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自1992年7月~1998年12月收治的34例38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临床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刘凤茹于香蓉
- 关键词: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例分析症状
-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多因素分析及预后的追踪观察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例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作眼底检查。结果:检出新生儿视网膜出血33例38只眼,其发生原因与分娩方式、孕母患病及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结论:黄斑出血是引起视力低下的主因。
- 刘凤茹杨淑华赵忠桢
- 关键词:新生婴儿视网膜出血预后分娩方式宫内窘迫
-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神经保护疗法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神经保护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8只眼)绝对期青光眼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同时加服神经保护及血管扩张药(改良组),并与34例(40只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组术前平均眼压(35.6±8.8)mmHg,术后平均眼压(17.5±6.8)mmHg;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4.7±6.7)mmHg,术后平均眼压(20.3±8.1)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改良组术后12只眼,对照组6只眼恢复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32只眼,平均(23.5± 6.7)个月。改良组平均眼压(21.5±6.5)mmHg,对照组平均眼压(25.7±6.5)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7只眼,对照组2只眼维持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手术瘘道的通畅,神经保护疗法对视神经纤维早期机能恢复是有益的,失明4个月内的青光眼行手术治疗,有望恢复有用的视力。
- 刘凤茹陈志良贾平凡
- 关键词:改良小梁切除术神经保护药血管舒张药青光眼
-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成因与治疗进展
- 2002年
- 脉络膜新生血管与许多眼病有关,常引起严重视力障碍,目前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类型,发病机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刘凤茹张伟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
- 眼科门诊各种眼底病患病率的调查
- 刘凤茹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视力预后的探讨
- 2003年
- 刘凤茹张静珠卢馨于香蓉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