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铎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科手术用托起式支架
- 一种眼科手术用托起式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本体(1)和可调节支撑腿(2),所述支架本体(1)为矩形框架,其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可调节支撑腿(2),可调节支撑腿(2)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其有一个与地面平行的底边。...
- 赵婕王倩邱韵陶磊刘修铎许红
- 文献传递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Nd:YAG532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1-09/2012-10内诊断为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65眼,行LPIP。术前术后观察眼压、前房角、视力、视野、眼底、并发症等情况。随访12~24(平均18.2±6.7)mo。结果:术前眼压23.8±5.6mmHg,LPIP术后1wk;术后1,3,6,12mo眼压分别为18.7±3.8,17.9±3.2,17.6±3.5,18.4±3.7,18.6±3.7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全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末次随访眼压为18.6±7.8mmHg,与术前比较平均下降6.5±3.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2,P〈0.05)。术后1wk;术后1,3,6mo相比术前的前房角角度(TIA500)与50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增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术后1a与末次相比术前TIA500与AOD500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内视力无变化,杯盘比无增大,视野损害无进展。结论: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短期内有效,中长期效果有回退,可以重复治疗。
- 刘修铎史春应坚徐惠娣张玮
- 关键词:激光虹膜成形术青光眼成像
- 眼科开睑器缝线保护套
- 本实用新型提供眼科开睑器缝线保护套,包括一套设在一开睑器两个支撑臂连接处的硅胶套,硅胶套的外轮廓呈三角形,硅胶套的长度在5cm,硅胶套的宽度在5cm,硅胶套的厚度在1cm;硅胶套的内壁设有复数个凹槽,凹槽呈波浪状排布在硅...
- 王倩赵婕刘修铎陆庆陶磊陆璐
- 文献传递
- 超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extra-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E-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15-01/12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bstruction,CRVO)继发性青光眼16例16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0mg,再联合E-PRP。观察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末次随访16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治疗前眼压42~65(平均50.85±6.97)mmH g,治疗后平均眼压在各观察节点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眼压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不变者12眼,提高2行以上者2眼,下降2行以上者2眼,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可靠。
- 刘修铎徐惠娣孙钰王倩陆璐陈志斌赵婕
-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发作的PACG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倍频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患者不适合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治疗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患者13例13眼应用4g/L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立即行倍频532nm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术前及术后15,30,60min测量眼压。结果:患者眼压:虹膜成形术前平均60.6±8.8mmHg(1kPa=7.5mmHg),术后15min下降至平均37.4±7.3mmHg,术后30min平均26.2±6.6mmHg,术后60min平均17.1±5.3mmHg。所有患眼角膜水肿全部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倍频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发作期PACG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首选。
- 史春刘修铎应坚
- 关键词:虹膜成形术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0-06/2014-06在杨浦区市东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20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103眼,对照组64例106眼。治疗组行轻型播散性光凝,对照组单纯内科治疗控制血糖。随访24mo,观察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及中心视野变化。结果:治疗后24mo,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或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942,P<0.05)。治疗组眼底体征好转及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2.662,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2mo视野平均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86,P>0.05)。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感染、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膜、误伤中心凹等并发症。结论: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 刘修铎陆庆徐惠娣王倩赵婕
-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