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朗肯循环
  • 3篇发电
  • 2篇低温余热
  • 2篇有机朗肯循环
  • 2篇有机物朗肯循...
  • 2篇梯级利用
  • 2篇能量梯级利用
  • 2篇热效率
  • 2篇热循环
  • 2篇热源
  • 2篇机组热效率
  • 2篇发电装置
  • 1篇低温余热发电
  • 1篇循环函数法
  • 1篇有机朗肯循环...
  • 1篇余热
  • 1篇余热发电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低温余热发...
  • 1篇审计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州市地下铁...
  • 1篇上海明华电力...

作者

  • 8篇冯驯
  • 5篇于立军
  • 2篇徐建
  • 2篇白尊亮
  • 2篇徐建
  • 1篇王墨南
  • 1篇梁辰

传媒

  • 2篇节能技术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中国质量认证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中低温热源发电装置及其热循环方法
一种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中低温热源发电装置及其热循环方法,包括:顶部循环系统组件和与之相连的底部循环系统组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由两个不同的中低温热源发电循环并联而成,顶层循环是有机物朗肯循环,底层...
于立军徐建冯驯
文献传递
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理论研究
我国余热资源总量十分丰富,尤其是在工业领域。目前高温余热已有成熟技术加以利用,但是中低温余热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正处于技术发展阶段。中低温余热约占总余热量比例中的40%~50%左右,如果能加以充分利用,将为社会节约大...
冯驯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效率混合工质仿真模拟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低温余热的优势被引量:52
2010年
当前国内传统余热发电系统都是利用水蒸气的朗肯循环。举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低温余热回收状况,进而通过和传统水蒸气余热发电系统的对比,阐述了有机朗肯循环(ORC)在回收低温余热领域的优势以及国内外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对于国内发展ORC余热发电系统的建议。
冯驯徐建王墨南于立军
关键词:低温余热T-S图
循环函数法辅助汽水循环单元进水系数矩阵计算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循环函数法是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电厂的各类辅助汽水循环分析往往也是火电厂节能分析的重点系统之一。基于循环函数法从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出发,构建了辅助汽水循环单元进水系数通用矩阵计算模型,并对矩阵填写规则进行了阐述。该模型通用性强、计算简单、易于计算机程序化。通过应用该模型的算例,验证了计算模型正确性与通用性。
白尊亮朱帷晞冯驯徐建于立军
关键词:循环函数法热力系统
正确识别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产品实现过程
2002年
冯驯
关键词:质量管理产品实现过程
CUSUM方法在企业能源审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在企业能源审计过程中,将统计学中的cumulative sum(CUSUM)方法,用于计算企业的节能技改措施节能量并监测技改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分析了该方法在计算节能量时较基准单耗对比法更为真实的原因。以某建筑陶瓷企业为实际对象,运用该方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企业能源审计中的可行性,建议在企业能源审计中推广该方法。
白尊亮冯驯梁辰于立军
关键词:节能量能耗监测能源审计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中低温热源发电装置及其热循环方法
一种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中低温热源发电装置及其热循环方法,包括:顶部循环系统组件和与之相连的底部循环系统组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由两个不同的中低温热源发电循环并联而成,顶层循环是有机物朗肯循环,底层...
于立军徐建冯驯
ISO9000族标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08年
在广州大学城项目建设中,以工程创优为目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网络系统,精心策划和实施创优活动,建立严密的管理程序,多道设防的过程控制,持续开展质量改进,配备合格和必要的资源,实现了预期目标。
冯驯
关键词:创优过程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