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成林

作品数:56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2篇盘菌
  • 10篇真菌
  • 10篇斑痣盘菌科
  • 8篇形态学
  • 8篇盘菌目
  • 7篇斑痣盘菌目
  • 6篇系统发育
  • 6篇系统学
  • 6篇分类学
  • 6篇病原
  • 5篇散斑壳
  • 5篇山松
  • 5篇活性
  • 5篇寄主
  • 4篇形态学特征
  • 4篇散斑壳属
  • 4篇系统发育学
  • 4篇枯病
  • 4篇黄山松
  • 4篇分子鉴定

机构

  • 36篇首都师范大学
  • 26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国际竹藤网络...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林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安徽林业职业...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松山国家...

作者

  • 56篇侯成林
  • 12篇林英任
  • 6篇范黎
  • 6篇高健
  • 5篇曹恒生
  • 3篇王士娟
  • 3篇李星秀
  • 2篇祁晓廷
  • 2篇郑朝辉
  • 2篇高小明
  • 2篇李利
  • 2篇孙娟
  • 2篇魏磊
  • 2篇郑倩
  • 2篇朱谦
  • 2篇陈志玲
  • 2篇廖蓟
  • 2篇刘晓晴
  • 2篇李艳红
  • 2篇李向敏

传媒

  • 10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菌物学报
  • 4篇真菌学报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菌物系统
  • 2篇2012年中...
  • 2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森林病虫通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全国高等院校...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6
  • 7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部地区松生斑痣盘菌分类研究被引量:23
1995年
近年作者对我国北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松属(Pinus L.)植物上的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真菌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报道3属15种,其中连合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fluens Lin,Hou & W.F.Zheng)是新种,斯塔雷散斑壳(Lophodermium staleyi Minter)为中国新记录种,小环绵盘菌[Cyclaneusma minus(Butin)DiCosmo,Peredo & Minter]和华山松舟皮盘菌(Ploioderma pini-armandii Hou et S.Q.Liu)等其余种为国内已知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国内外新记录、国内地理新分布和生态习性等分别作了记载。
林英任侯成林承河元刘云和
关键词:斑痣盘菌目松树
杉木上舟皮盘菌属一新种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报道在安徽省岳西县发现的舟皮盘菌属(Ploioderma Darker)一新种,即毁坏舟皮盘菌(P.destruens Y.R.Lin et Hou P.nov.)。该种以子囊具长柄,侧丝顶端显著膨大以及产生分生孢子果和线纹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P.handelii(Petrak)Y.R.Lin et Hou。在发生地,此菌引起严重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梢枯病。
林英任侯成林
关键词:杉木梢枯病
安徽竹类病(灾)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对安徽主要竹产区病(灾)害实地调查,共发现安徽活竹病(灾)害17种,竹材病害5种、暴雪引起的机械倒伏1种。在活竹病害中,叶部病害7种、枝干病害8种、根部病害2种;除冰雪引起的叶枯和机械倒伏外,其余均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目前竹类侵染性病害危害较重的有刚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pp.)、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Balansia take(Miyake)Hara),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 Ellis)、白色腐朽病(Schizophyllum commune)等;自然灾害危害较重的是暴雪引起的竹林成片倒伏。总体来说,雪灾的危害性大于侵染性病害。在竹林营造和管理上,需重视对竹类病虫害和雪灾的预防和控制。
张鑫余雯雯束庆龙曹志华侯成林
关键词:冰雪灾害
斑痣盘菌目真菌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
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它的很多成员是植物病原菌,其中一些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有些在生物防治...
郭美君王秋彤王士娟申小叶侯成林
关键词:寄主专化性系统发育学分类学
斑痣盘菌科(锤舌菌纲,子囊菌门)一新种——极小齿裂菌(英文)
A new species of Rhytismataceae on Osmanthus fragrans was found from Anhui Province,China,and is described as ...
贾国军林英任侯成林
关键词:真菌分类学形态学特征桂花
文献传递
短穗竹上一种异香柱菌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竹丛枝病可由多种病原引起,竹生香柱菌即是其中的一类,包括箣竹香柱菌(Epichloё bambusae)和箬竹香柱菌(Epichloё sasae)两种。日本学者Tanaka根据形态结合分子的研究结果,将其更名为箣竹异香柱菌(Heteroepichloё bambusae)和箬竹异香柱菌(Heteroepichloё sasae)。该文作者于2007年5月底从安徽省广德县的短穗竹上采集到1种异香柱型丛枝病标本,对其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该菌为箬竹异香柱菌,而不是先前认为的箣竹异香柱菌。鉴于国内有关其他寄主上的竹生异香柱菌的描述模糊,并且绘图非常简单,因此建议对我国竹生的异香柱菌形态学和寄主范围进行研究,特别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它们的分类学地位。
程燕林侯成林高健
关键词:短穗竹丛枝病系统发育分析
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筛选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平板培养、液态发酵、有机溶剂浸提、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对产于安徽南部的竹黄菌和广西的毛竹内生菌的不同菌株菌落形态、色泽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效成分竹红菌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各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离自广西毛竹内生菌菌株ZZZ-817是一株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竹红菌甲素液体发酵产量达1 760.9 mg.L-1。
李星秀李向敏侯成林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高产菌株
4种珍稀食用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铁离子鳌合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方法对4种野生珍稀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松茸和印度块菌的粗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4种真菌粗多糖均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氧化活性。印度块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螯合能力最高,其EC50值分别为0.86 mg.mL-1和0.63 mg.mL-1;羊肚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38 mg.mL-1;美味牛肝菌的还原力最高,其EC50值为0.85 mg.mL-1;松茸清除DPPH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最低,铁离子螯合能力也较低。
孙娟郑朝辉刘磊侯成林范黎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自由基
南方铁杉上小鞋孢盘菌属一新种被引量:5
1997年
报道了在安徽黄山南方铁杉(Tsugatchekiangensisflous)针叶上发现的小鞋孢盘菌属一新种,即黄山小鞋孢盘菌(SoleellahuangshanensisC.L.Hou&H.S.Cao)。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并对其相近的种进行了讨论。模式标本保藏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侯成林曹恒生吴旺杰王静茹王昭成
关键词:南方铁杉
中国水仙凝集素基因NT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被引量:5
2009年
凝集素是一种糖专一性结合蛋白,它可以识别不同的糖类。植物凝集素是植物防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从中国水仙花蕾中克隆了凝集素基因NT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及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得到的NTA基因全长698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516bp。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172个氨基酸的凝集素前体蛋白,该前体蛋白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5.84和18615.19D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单子叶植物如杂种水仙、雪花莲、君子兰、石蒜花和孤挺花的凝集素蛋白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4%、80%、77%、78%以及82%。蛋白结构预测表明,中国水仙凝集素蛋白与洋水仙凝集素蛋白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及蛋白结构模拟可知,该蛋白含有三个特殊的功能结构域和alpha-D-甘露糖结合表面(QXDXNXVXY)。
刘文凤侯成林高健沈昕
关键词:中国水仙NTA基因克隆蛋白结构预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