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生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3D GIS的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研究
- 以3D GIS为支撑,详细讨论了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的目标、体系架构和功能。提出了路桥工程中动态分段技术、施工状态三维动态建模和可视化方法、以及3D GIS支持下的工程量计算等系统建设中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 侯卫生李修忠张学强张丽萍邓东成郭士林
-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工程量计算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闭合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 用地震解释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对工程地质评价、油气藏描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地震解释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和线框思想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探讨了模型构建的有效性条件及实现方法。数据模型引入由块体轮廓表示的...
-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陈国良
- 文献传递
- 基于熵权法的多源三维地质建模数据误差分析
- 三维地质建模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的误差都会对最终的三维模型产生影响。一些方法如地质统计学、模糊集理论、空间误差理论已经被用于分析建模数据的误差,这些方法通常假定所有误差满足单一的误差分布特征。然而,对于诸如钻孔、自定义的剖...
- 杨亮侯卫生
- 关键词:熵权法
- 钦-杭结合带南段庞西垌地区Ag-Au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识别与提取被引量:15
- 2017年
- 基于分形与多重分形理论的非线性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及以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为代表的地学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为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以钦-杭结合带南段庞西垌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为例,研究如何综合运用多重分形局部奇异性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这两种地学信息处理方法来识别和提取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首先,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绘制了研究区与银金矿化关系密切的五种地球化学元素Au、Ag、Cu、Pb和Zn的局部奇异性指数图以增强局部弱缓异常信息。然后,在控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东向断裂构造这一重要控矿要素对Ag-Au成矿作用的影响范围,即距离北东向断裂的距离,作为应变量来构建用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的空间权重系数的计算模型,以此来突显化探样品在控矿地质条件约束下的空间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得到Au、Ag、Cu、Pb和Zn多元素奇异性指数值的组合异常(第一主成分因子得分)。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多重分形局部奇异性与空间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和提取Ag-Au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圈定具有示矿意义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区。
- 肖凡陈建国侯卫生王正海
- 关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本专业是有十多年人才培养经验的新型本科专业,她是现在地质、地球物理类等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地球科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前超级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据笔者的调研结果,目前我国的地球信息科...
- 杨志军侯卫生张晶晶邓迎春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文献传递
- 基于剖面的多点统计学三维地层模拟
- 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和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要素之一。尽管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可以再现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然而,由于地质现象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地质数据的不完整性和稀疏性使得最终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目前,构建...
- 侯卫生李梦妮杨亮
- 关键词:地质剖面
- 工程地震勘探新进展被引量:15
- 2002年
- 介绍了工程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 ,从工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和解释等角度综述了工程地震勘探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 ,指出了工程地震勘探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侯卫生刘江平
- 关键词:工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反演
- 一种基于平面地质图的复杂断层三维构建方法被引量:13
- 2007年
- 在分析平面地质图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准确表达复杂断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入了由地质形体的轮廓线构建而成的线框架模型概念;修正了边界表示法模型有效构建的基本条件;从地层与断层之间的关系角度详细阐述了有效构建线框架模型的方法;提出了以线框架模型为基础的断层面整体构建技术思路,解决了复杂断层面三维构建问题。
-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陈国良
- 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地震方法技术与实例研究
- 本论文先对浅层地震映像方法和相邻道瞬态瑞雷波法的基本原理、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再对Biot固结方程进行了简单推导,并采用殷宗泽(1978)等人提出的虚位移原理推导平面问题下Biot固结方程的有限元...
- 侯卫生
- 关键词:路基沉降地震方法BIOT固结方程
- 地铁沿线地质结构三维随机重建方法研究
- 2025年
- 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韧性的有效交通工具之一。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厘定地下空间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分布的重要数据基础,也是保证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地铁工程地质数据整体量不多但局部密度高的特点,制约了地质体分布模式的有效识别和重建。本研究以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某区段为对象,针对白垩系、第四系沉积层及次火山岩复杂地质条件,系统对比了随机森林(RF)、XGBoost以及融合深度学习与多点统计学(DL+MPS)3种建模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DL+MPS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全局特征,且与MPS局部优化相结合,在准确率(99.16%)、F1分数(98.91%)和ROC曲线AUC值(0.93~0.99)等关键指标上表现最优,能准确重建断层破碎带与火成岩体的空间接触关系,避免出现地层异常延伸和地质语义错乱现象。相较之下,随机森林和XGBoost虽在模型拟合阶段表现出较高训练精度(准确率分别达到99.60%和98.64%),但其模拟结果存在地质体离散分布、不合理外推及地层穿插等问题,钻孔验证准确率(最低为69.93%)显著低于DL+MPS方法(73.33%~87.50%)。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凭借强大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能有效应对地铁工程数据空间分布不均的挑战,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建模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对提升地下工程安全性和数字孪生系统应用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 陈勇华侯卫生侯卫生杨松桦叶舒婉李鑫
- 关键词:地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