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长江

作品数:18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疗效
  • 3篇电休克
  • 3篇电休克治疗
  • 3篇休克
  • 3篇无抽搐电休克
  • 3篇无抽搐电休克...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MECT
  • 3篇抽搐
  • 2篇蛋白
  • 2篇电痉挛治疗
  • 2篇利培酮
  • 2篇利培酮治疗
  • 2篇锚蛋白
  • 2篇痉挛
  • 2篇基因

机构

  • 18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何长江
  • 11篇敖磊
  • 9篇张丽
  • 8篇陈元堂
  • 7篇行养玲
  • 6篇郭娟
  • 5篇吴瑜
  • 4篇张辉
  • 2篇吴强驹
  • 2篇陈湘
  • 1篇党伟
  • 1篇刘显阳
  • 1篇苏艳丽
  • 1篇侯吉星
  • 1篇李贵斌
  • 1篇王学良
  • 1篇刘小娟
  • 1篇朱俊艳
  • 1篇杜向农
  • 1篇陈良梅

传媒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PSAT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作为研究组,其生物学父母316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PSAT1基因的rs69287125、rs137824326多态性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与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单体型相对风险率分析。结果rs69287125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P=0.011),其中等位基因G是保护因素(Z=-2.31),A为危险因素(Z=2.31);rs137824326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P=0.007),其中等位基因G是保护因素(Z=-2.54),A为危险因素(z=2.54)。rs69287125-rs137824326单体型的A/A、G/G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P=0.021,0.015,Z=2.16,-1.85)。结论PSAT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郭娟陈元堂何长江张丽吴瑜行养玲敖磊陈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态性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作不佳的应对策略
目的:临床中设置电休克治疗参数时常用年龄的计算方式,但是仍存在部分患者发作不佳的情况,为了分析发作疗效不佳的可能因素,减少多次通电治疗的可能性,提高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电休克治疗的具体操作,特针对发作不佳的患者...
何长江敖磊赵锁良罗德亮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输液异常报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参数的输液异常报警方法及系统,涉及报警方法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二数据并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第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二特征,将第二特征作为输入数据输入至异常数据库,执行匹配流程;将输入数据与异常...
张丽丽李沛杪何长江刘晓娟张俊秦军富宋瑞陈香梅郭晓帮
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双相情感障碍Ⅰ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钠对女性双相情感障碍Ⅰ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22例为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18例予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疗程为6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和治疗末运用杨氏简明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奎硫平与碳酸锂疗效相当(P>0.05),但是奎硫平在治疗的第2周已经开始起效,由此看出奎硫平组起效快于碳酸锂组。根据杨氏量表变化率,大于或等于75%为痊愈指标,研究组痊愈14例(14/22),痊愈率为63.6%,对照组痊愈7例(7/18),痊愈率为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及嗜睡。结论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急性躁狂发作,起效比碳酸锂快,疗效优于碳酸锂,且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敖磊行养玲张丽吴瑜陈元堂何长江
关键词:奎硫平心境稳定剂躁狂发作
阿立哌唑对奥氮平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体质量增加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主要以长期服药控制精神症状达到康复的目的。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明显减少了锥体外系反应,但其引起的代谢、体质量及内分泌异常等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但容易引起嗜睡、体质量增加,泌乳素增高等内分泌变化。
朱俊艳郭彦祥何长江杜向农王磊敖磊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平泌乳素体质量
针式电极和板式电极对电休克治疗发作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板式电极和针式电极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发作时间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美国思倍通5000Q机型进行治疗,在...
何长江侯吉星张辉赵锁良
关键词:电极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2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采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78.7%,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各项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维持糖脂代谢水平稳定。
翟媛媛敖磊党伟李定杰何长江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一种电痉挛治疗用输出电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痉挛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痉挛治疗用输出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极板和连接头,所述电极板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第二磁性件和导电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磁性件...
何长江张辉雷蕾陈翔吴强驹
催眠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催眠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72例住院或者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催眠疗法和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单纯采用催眠疗法为治疗组,单纯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治疗6周。在第0、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对第0、6周的组内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治疗组为(24.23±3.27)分、(14.51±3.76)分,对照组为(23.68±3.43)分、(13.12±3.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眠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何长江陈元堂张丽行养玲敖磊
关键词:抑郁症催眠疗法催眠
糖尿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1例西安精神卫生中心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西安精神卫生中心无糖尿病及无糖耐量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PANSS量表及MCCB中10项认知功能量表评定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处理速度、注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视觉记忆功能受损严重于分裂症患者(P<0.05),同时2组患者对比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提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可能有助于其认知功能的改善,但这一改变并不影响其生活状况.
敖磊何长江郭娟张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