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 潘一矿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值的突出敏感性及其临界值
- 针对我国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研究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模拟和现场测试,解决了敏感指标间相互交叉的问题和临界值模糊性难题,提高了敏感指标的适应性,并实际应用到潘一矿13—1煤层采掘工作面突出预测中。
- 曹垚林仇海生王志权
- 关键词:灰色关联理论
- 文献传递
- 煤矿水灾的事故树分析法被引量:11
- 2008年
- 根据煤矿水灾的一些典型事例,概括出导致水灾的基本事件,编制了水灾事故树。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对煤矿水灾事故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严格执行防治水的相关规定、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完善防治水工程设施,是预防煤矿水灾的基本途径。
- 仇海生杨春丽马立爽李旭
- 关键词:水灾结构重要度事故树
- 茂名油页岩露天矿采矿设备选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茂名油页岩露天矿金塘矿田采矿选用了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对于单斗—卡车的设备选型可以有多种组合方案。文中就适合于该矿田具体情况的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采矿设备选型的结论。
- 王昌禄仇海生贾艳武
- 关键词:设备选型单斗挖掘机自卸卡车
- 防突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主要功能
- 2025年
- 为了加强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管理工作,以信息化手段达到精细化管理,实现防突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保障各个环节科学有效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证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效果。在对突出矿井防突管理工作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从矿井硬件条件、四位一体防突工作流程、信息化条件及管理方法等方面总结了防突管理方面的痛点,提出了防突信息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管理工作的需求,建立了符合突出矿井的防突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架构,并从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等方面阐述了防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关键环节的主要信息,并与设备、人员、抽采计量等数据统一归档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防突信息管理的主要功能。
- 仇海生仇海生王彬彬张开加倪兴张洪祯
- 关键词:防突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 宝积山煤业公司702工作面合理预抽参数确定被引量:3
- 2007年
- 为了提高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排除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隐患,通过工作面预抽瓦斯试验以及建立预抽期评价模型,确定合理的预抽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抽放效果。试验表明预抽率随时间延长有整体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小并趋于零。当钻孔间不存在抽放效应重叠时,不同间距的钻孔组有各不相同极限抽放率,孔间距越小,极限抽放率越大。合理预抽参数的确定对于提高瓦斯抽放效果,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 杨东仇海生王世栋
- 关键词:瓦斯抽放抽放量
- 煤与瓦斯突出的因果聚类模糊预测法研究
- 根据统计数据和专家经验,通过煤与瓦斯突出因素的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贡献度进行因素筛选,应用数据规格化进行模糊因果聚类从而提取突出因素模糊特征,建立了突出的因果聚类模糊预测...
- 仇海生王志权都锋朱立凯
-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
- 文献传递
-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介绍了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敏感性的"三率"分析方法,根据跟踪考察的容光煤矿1501工作面81组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数据,用"三率"法对C5煤层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了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为C5煤层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最敏感指标。
- 仇海生
- 关键词:敏感性
- 炮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定量构成研究
- 2010年
- 为了确定炮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来源及定量构成,确定合理通风设计和制定瓦斯防治措施,通过现场单元法实测,考察工作面漏风量的分布规律及瓦斯涌出量的定量构成,研究工作面风量与风排瓦斯量、采空区漏风量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关系。研究认为,炮采工作面风流携带瓦斯量沿倾向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到回风巷端部位置达到最大,瓦斯涌出量增加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工作面上部。
- 仇海生
- 关键词:漏风瓦斯涌出单元法
- 黔北矿区近距离煤层群保护层开采及保护效果检验技术研究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条提出“区域防突措施应当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保护层开采是我们目前主要采用的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目前有关的研究,对远距离、超远距离保护层开采反而研究较多,对近距离煤层群保护层开采及被...
- 仇海生
-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瓦斯突出保护层开采钻孔深度
- 受载煤岩破裂过程电阻率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建立受载煤体电阻率-声发射实时监测系统,测试并研究了煤岩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电阻率的实时变化规律,并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岩体电阻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内部裂隙的形成、扩展与闭合。煤岩在加载过程中,以约0.4倍的极限载荷Fm为界,电阻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F>0.7Fm时,煤岩体电阻率剧烈增加,并在失稳时达到峰值,之后电阻率波动降低。在煤岩体损伤活跃阶段,电阻率与载荷具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5以上,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煤岩在受载过程中的电阻率变化可以反映煤岩载荷与破裂的变化,电阻率在应力峰值前的突然增大可以作为煤岩破裂的一个前兆特征,利用电阻率监测煤岩破坏变形,可以为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仇海生
- 关键词:煤岩电阻率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