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娅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肝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估损伤控制外科( DCS)技术在严重肝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83例采用DCS方法治疗及护理的Ⅳ、Ⅴ级严重肝外伤患者的基本资料。护理干预包括液体复苏、致死三联征和术后并发症防治。以同期非DCS治疗的Ⅳ、Ⅴ级的31例肝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DCS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25.3%和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患者主要死于创伤性凝血病。 DCS组和对照组患者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6.0%,19.4%,膈下脓肿的发生率分别为7.2%,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5.27;P<0.05)。结论采用DCS治疗严重肝外伤合并致死三联征的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护理干预重点为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ICU阶段纠正凝血障碍、低体温和酸中毒;重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 关键词:肝脏损伤凝血障碍护理干预
-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液体复苏护理研究
- 目的评估不同方法液体复苏护理干预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手术治疗的340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对象分为2组:干预组230例,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控制在80~85mrnHg,输液总量<100...
-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 关键词:失血休克
- 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穿透性心脏损伤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以火器伤为主,占45%~65%,由于损伤较广泛,常为贯通伤或多心腔损伤,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和南非等地以锐器刺伤为主,占85%~95%,损伤较局限,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在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就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48例,现对是否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不同结局作回顾性比较分析。
-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 关键词: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锐器刺伤火器伤贯通伤术前后
- 严重肝脏创伤凝血病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肝脏损伤是腹部损伤主要死因,病死率10%-20%,伴近肝静脉损伤时病死率更高,为50%-80%,直接死亡原因常是大失血伴消耗性凝血病[1]。了解凝血病相关因素和护理应对措施是护理这类高危病人的关键。因此,对1997年7月—2009年6月救治失血量≥1500mL的肝脏损伤206例病人进行凝血病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回顾性研究。
- 肖霞万小娅魏灿
- 关键词:护理对策肝脏创伤肝脏损伤
-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0年
- 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其相关护理预控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150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汇总并总结其相关护理预控方法。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时长是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另外根据产生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对相关患者进行预控,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记录,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类型及手术时长是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需要针对该类患者进行相关护理预控,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万小娅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骨折术后下肢动态负重康复训练系统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骨折术后下肢动态负重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压力传感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脚底不同区域的压力数据,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边缘计算控制单元;肌电信号采集模块通过获取肌肉的电活动信号,反映肌肉的工作状态,将...
- 蒋宛凌贺小波唐海兰侯文生张晓俊刘姣姣毛廷丽吴文魁万小娅
- 动脉栓塞术在腹部损伤的应用和护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栓塞术(AE)在腹部损伤的应用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采用AE止血的83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部位主要有脾动脉、肝动脉、肾动脉,止血有效率95.4%。并发症包括脾缺血坏死3例,异位栓塞1例,栓塞综合征19例,病死率2.4%。结论AE对腹部损伤是有效止血手段,护理干预重点为观察止血效果和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
- 肖霞万小娅魏灿
- 关键词:腹部损伤出血栓塞术护理
- 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电机,弧形靠板设置于支撑板的前侧面上,其顶部分别与两个伸缩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弧形靠板的后侧面上嵌设有多个间隔均匀设置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 姚静万小娅贾涵梅鞠佳宏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