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霞

作品数:48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13篇教学
  • 7篇课程
  • 5篇人工林
  • 5篇磷素
  • 5篇磷素有效性
  • 5篇化学实验
  • 4篇亚热带
  • 4篇山地草甸
  • 4篇思政
  • 4篇人工林土壤
  • 4篇污染
  • 4篇教育
  • 4篇教学改革
  • 4篇草甸
  • 3篇电化学
  • 3篇有效性
  • 3篇物理化学
  • 3篇物理化学实验
  • 2篇电极

机构

  • 47篇江西农业大学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南昌理工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作者

  • 47篇龚霞
  • 8篇郭晓敏
  • 7篇龚磊
  • 5篇赵晓蕊
  • 5篇刘淑娟
  • 5篇卢丽敏
  • 4篇罗明标
  • 4篇黄喜根
  • 4篇张嵚
  • 4篇谭桂霞
  • 3篇李艳霞
  • 3篇李志
  • 3篇牛德奎
  • 3篇魏玲
  • 3篇刘倩
  • 3篇颜玄洲
  • 3篇张金远
  • 3篇陈伏生
  • 3篇姜冠杰
  • 3篇龙小艺

传媒

  • 10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农机化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云南化工
  • 2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林产化工通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江西化工
  • 1篇景德镇高专学...
  • 1篇现代测量与实...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三届重金属...

年份

  • 7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自发热暖贴废渣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
2025年
以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处理有机染料废水搭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收集各种自发热暖贴废渣,研究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体会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关系,探寻反应活性物种、分析反应机理,最后使用现代表征技术探究废渣的结构特点。整个实验过程从反应速率到反应机理再到构效分析逐层递进,实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师引导,实验内容融合科教、产教和生态文明思政理念,构建了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式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刘倩龚霞刘长相卢丽敏龚磊魏玲胡飞扬陈晖贺雪梅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固体废弃物染料废水项目式教学
菲咯嗪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铁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建立了菲咯嗪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的方法.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Fe(II)与菲咯嗪络合,生成紫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是562nm,摩尔吸光系数ε=2.65×104 L ·mol-1·cm-1,Fe(II)含量在0~50μg/25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用于测定茶叶、奶粉中铁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龚霞刘淑娟罗明标龚磊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
在江西泰和亚热带红壤森林恢复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中,随机选取未被人为破坏、土壤和地形均一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纯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fomosana...
龚霞陈伏生赵晓蕊黄尚书牛德奎刘苑秋李志张文元郭晓敏
关键词:人工林森林土壤磷素有效性
基于工程认证的物理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25年
工程认证背景下,本文基于OBE理念,从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设计创新性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物理化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合格工科人才。
魏玲刘倩龚霞黄喜根黄忠邱美龚磊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退化红壤植被恢复是南方困难立地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形式,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土壤中95%以上的磷以难...
龚霞
关键词:人工林有效性土壤磷素
文献传递
低温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对比低温环境下几个配方工艺,提出了一个在镀速、耐蚀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的工艺配方,同时发现了一种有优越作用的复合配合剂。
龚磊邹军胡秀霞龚霞肖伟
关键词:镀速化学镀低温环境镍-磷合金耐蚀性
巯基-β-环糊精/石墨烯复合膜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012年
利用β-环糊精的C(6)位羟基合成的巯基-β-环糊精(β-CD-SH)和石墨烯的混合物在金电极上制备复合修饰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复合膜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的变化与DA浓度在0.11~135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1,检出限为1.1×10-7mol/L。用于模拟样品中DA的测定,回收率为98.2%~101.3%,效果较好。
龚霞马建国毛燕妮刘淑娟赵晓蕊熊友发
关键词:石墨烯电化学行为多巴胺
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综述了土壤磷素的形态(无机态磷、有机态磷)、土壤磷素的分级和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根系、土壤、微生物和环境);浅析了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农田的,而针对林地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对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土壤磷素有效性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最后讨论了未来在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方向。
吴小龙龚霞曹灯郝奇
关键词: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理化性质
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形态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采用五步连续萃提法区分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Cu、Co、Cd、Pb、N、iCr)的5种形态,结合原子吸收测定了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Cu、Co、Cd、Pb、N i、Cr 6种元素的总量(mg/kg)分别为:26.79、16.11、1.52、36.16、23.38、35.35,其含量(mg/kg)最高的形态分别是:残渣态S5(11.70)、残渣态S5(8.70)、可交换态S1(0.44)、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17.00)、残渣态S5(18.24)、残渣态S5(28.19)。除镉外,各元素生物可用性最高的可交换态含量普遍较低。同时对鄱阳湖及支流底泥中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确定了6种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配关系及地域分配关系,为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龚霞刘淑娟曹维鹏罗明标
关键词:形态分析重金属
溶剂萃取PAN光度法测定茶叶水中铁形态
2006年
建立了溶剂萃取PAN光度法测定茶叶中铁形态的新方法。显色剂PAN与铁(Ⅱ)在pH1的介质中络合显色,Fe(Ⅲ)在此酸度下不显色,以甲基异丁酮为萃取剂,将Fe^2+-PAN萃取到有机相,实现铁(Ⅱ)和Fe(Ⅲ)的分离。文中详细研究了铁(Ⅱ)的显色和萃取条件:在pH1.0显色10min后,用5mL的甲基异丁酮振荡萃取15min,分液后测定机相的吸光度。体系中加入还原剂,测定总铁的量。铁在0~20μg/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为1.51×10μL·mol^-1·cm^-1。该法用于测定茶叶水中的形态铁结果令人满意。
刘淑娟龚霞罗明标张爱民
关键词:萃取茶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