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昌强

作品数:68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疗效
  • 12篇皮肤
  • 12篇紫癜
  • 12篇细胞
  • 11篇过敏
  • 11篇过敏性
  • 10篇过敏性紫癜
  • 9篇疗效观察
  • 7篇带状疱疹
  • 7篇湿疹
  • 7篇疱疹
  • 6篇生物共振
  • 6篇荨麻
  • 6篇荨麻疹
  • 6篇临床疗效
  • 6篇淋巴
  • 5篇神经痛
  • 4篇带状疱疹后
  • 4篇带状疱疹后遗
  • 4篇带状疱疹后遗...

机构

  • 67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雅安职业技术...

作者

  • 68篇黎昌强
  • 41篇许飏
  • 30篇熊霞
  • 29篇陈德宇
  • 20篇廖勇梅
  • 15篇何渊民
  • 10篇杜宇
  • 5篇邓茂
  • 5篇钟建桥
  • 4篇梁渝珩
  • 4篇余媛
  • 4篇雷启蓉
  • 4篇李燎
  • 3篇刘涛
  • 3篇杨毅
  • 3篇艾君
  • 3篇徐基祥
  • 2篇杨西群
  • 2篇颜丹
  • 2篇钟桂书

传媒

  • 14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泸州医学院学...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北方药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西南军医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8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NGF、SP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培土清心方治疗AD的疗效,以及对AD患者NGF、S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55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SCORAD积分。并在55名患者中随机选取38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55例AD患者经培土清心方治疗3个月后SCO-RAD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AD患者的治疗前血清NGF、S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NGF、SP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SCORAD积分与NGF、SP呈正相关(R=0.639,P<0.05);结论:(1)培土清心方治疗AD有确切疗效。(2)证实NGF及SP参与了AD的发病,支持AD发病机制中的神经源性机制。(3)AD患者治疗前血清NGF及SP水平与Rajka评分和SCORAD积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NGF及SP与A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4)培土清心法治疗AD,可明显降低血清中NGF、SP水平,说明其治疗机制可能与神经源性机制有关。
廖勇梅黎昌强陈德宇陈达灿刘文静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
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药疹口腔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雾化吸入配合系统药物治疗及单独系统用药治疗重症药疹伴口腔损害的患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2/3静脉输入,1/3与木舒坦同加于0.9%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配合对症支持治疗,与仅采用地塞米松静滴,木舒坦同加于0.9%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配合对症支持治疗的对照组2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的口腔明显好转,1周后口腔痊愈率为56.25%,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0%,2周后口腔痊愈率治疗组84.37%,对照组80.00%。结论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药疹口腔损害能显著缩短病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黎昌强许飏熊霞陈德宇
关键词:地塞米松雾化吸入重症药疹口腔损害
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与IgE;将其中中重度食物不耐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食物禁食/轮替疗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受检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阳性率(98.0%)显著高于IgE阳性率(33.7%)(P<0.05)。所有患者中,有56例中重度食物不耐受。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疗效(92.9%)显著优于对照组(67.9%)(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有相关性,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许飏廖勇梅黎昌强熊霞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IGGIGE
浅表性基底细胞癌1例被引量:5
2008年
患者男,77岁。背部红斑20年,斑上出现角化性丘疹伴瘙痒1年.于2006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多年前于右侧背部出现一椭圆形红斑,伴轻微瘙痒,未予治疗。1年前,红斑上出现针头大角化性丘疹,搔抓后出现点状和线状结痂,表面有细碎鳞屑,红斑逐渐扩大为周边略高起、边界清楚的地图状斑片,曾对症治疗无缓解。体格检查:
许飏黎昌强何渊明钟建桥邓茂朱玉祥
关键词:基底细胞
盐酸普萘洛尔溶液湿敷治疗婴幼儿皮肤浅表血管瘤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皮肤最常见的血管瘤,4.5%发生于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部分皮损能自然消退,但仍有许多导致功能障碍和毁容性损害,尽早、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能将不良后果减至最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
黎昌强艾君许飏廖勇梅熊霞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浅表血管瘤盐酸普萘洛尔皮肤HEMANGIOMA湿敷
食物特异性IgG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检测与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究食物特异性IgG和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提供指导。方法:以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58例(96.67%)结果阳性,对照组为28例(93.33%)结果阳性。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1例,其余均为2种以上阳性。两组动物来源的IgG阳性率最高的均为蟹,然后是蛋清/蛋黄,鳕鱼,虾,牛肉,牛奶;植物来源的以西红柿,大米,大豆,玉米为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以上的共29例,而对照组有8例,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均在90%以上,但是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在++以上的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不耐受食物只有蓄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黎昌强许飏杜宇陈德宇熊霞
关键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
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1例
2015年
患者女,16岁。面、上胸部、腰部、上臂、股及双手足背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和痘疮样瘢痕伴痒痛7年余,日晒后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局部变性坏死,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内毛细血管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脂肪小叶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皮损组织EBE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示:单一核细胞CD3,CD8,CD45RO,CD5,粒酶B均(+),CD4,CD20,CD56均(-);Ki-67(+,15%)。诊断: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
艾君徐基祥黄娟黎昌强熊霞许飏
关键词:种痘样水疱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
冷凝集素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09年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因冷凝集素在低温时引起肢体末端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引起皮肤微循环阻塞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指端、手部、耳郭及鼻尖受寒冷后.皮肤呈青紫色,局部有冷感或肢端感觉异常。笔者收治1例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梁渝珩黎昌强熊霞
关键词:冷凝集素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联合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重症银屑病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阿维A治疗,平均疗程8周。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掌跖脓疱病有效率分别为80%、88.2%、100%;且糖皮质激素和阿维A治疗剂量与副作用有相关性。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阿维A治疗重症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长时间用于临床监测下服用糖皮质激素和阿维A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梁渝珩黎昌强熊霞
关键词:重症银屑病阿维A糖皮质激素
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检测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许飏曾世华黎昌强陈德宇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T淋巴细胞亚群APAAP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