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关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血性
  • 1篇应激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远程指导
  • 1篇针灸
  • 1篇正中入路
  • 1篇止点
  • 1篇韧带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入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康复
  • 1篇撕脱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黄秀惜
  • 4篇戴章生
  • 1篇黄杰苗
  • 1篇吴俊哲
  • 1篇姚学东
  • 1篇赵惠芬
  • 1篇黄萍珍
  • 1篇庄洵荣
  • 1篇陈守勃
  • 1篇吴文华
  • 1篇林其仁
  • 1篇林宝凤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信远程指导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膝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严重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提升,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和手术治疗同样的高度[1].良好的康复和术后镇痛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功能,提高手术疗效.然而,约有37%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改善有限[2].这些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步行速度降低、上下楼梯困难,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受限.理论上讲,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做出良好的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患者的部分关节囊、肌肉会受到损害.这些软组织受损害后疤痕形成,可能导致患者的本体感觉受到影响,进而引起运动能力下降和肌肉控制能力受影响[3].
黄秀惜方凯彬戴章生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疤痕形成本体感觉关节囊
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metaphyse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MLCP)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63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其中治疗组采用后正中入路MLCP固定3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28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采用Mayo评分评价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 24个月,平均16.3个月.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60±5.07)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94±2.10)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9%;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36± 13.42)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46±2.27)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Mayo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MLCP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戴章生黄杰苗吴俊哲陈守勃庄洵荣黄秀惜
关键词:肱骨骨折手术入路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工作压力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调查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相应科室的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后,护士的工作主要压力来源发生改变,工作压力有下降趋势的,有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工作中所需的仪器设备不足、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缺乏其他卫生工作人员的理解及尊重、护理管理者的理解及支持不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工作压力不降反而有上升趋势的,有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太大、病人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但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必须重视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黄秀惜林宝凤黄萍珍赵惠芬
关键词:卫生保健质量护理工作护士应激心理学
带刺垫片及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用带刺垫片及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用STNTHES公司提供的带刺垫片及松质骨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44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56.8±7.8)分,术后1年评分(84.6±3.7)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用带刺垫片及松质骨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具有手术方法简便,固定牢固的优点,且疗效显著。
戴章生吴文华姚学东黄秀惜
关键词:螺钉内侧副韧带
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l月至2004年12月对79例7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别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41例41髋)及缝匠肌肌骨瓣(38例38髋)治疗,并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5~11年随访,阔筋膜张肌肌骨瓣组及缝匠肌肌骨瓣组术后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P<0.05。结论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青中年人股骨头缺性坏死(FicatⅡA、ⅡB及Ⅲ期)均取得良好效果,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治疗疗效更佳。
戴章生林其仁黄秀惜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肌骨瓣
常规治疗联合针灸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常规治疗联合针灸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短期疗效.方法将50例轻中度CTS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夜间手腕夹板作为常规保守治疗1个月,且予口服药物治疗;针灸组另接受8次针灸治疗(每周2次,持续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波士顿腕管调查问卷的功能状态(BCTQ functi)和症状严重程度(BCTQ sympt)评分结果,并复查电生理指标.结果在末次随访中,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VAS评分、BCTQ functi和BCTQ sympt评分、部分电生理检查结果中,针灸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针灸可以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整体主观症状,可作为这些患者的综合治疗手段.
黄秀惜林纯瑾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针灸功能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