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
- 作品数:54 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频振动结合超短波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中心住院的46例卧床患者,年龄18~85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所有病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23例,年龄(55.04±14.33)岁;对照组23例,年龄(54.17±17.02)岁。干预组使用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预防肺部感染;对照组无针对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程度,肺部感染程度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neumonia infection score,CPIS)评估,包括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气体交换指数、胸部X线浸润等肺部感染程度的指标。结果4周干预后,干预组肺部肺部感染率为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21.74%,5/23)(P=0.049);两组CPI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Md(range):0(0,0)vs 0(0,8)],其中干预组的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情况、X线片肺部浸润影评分3个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温和气体交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可以预防长期卧床患者的肺部感染,减少肺部感染率,降低肺部感染的程度,促进康复进程。
- 陈雪丹戈含笑王刚高月明张攻孜谢惠敏何绵旺解涛黄丽萍
- 关键词:振动排痰超短波肺部感染卧床患者
- 大鼠过度使用性肌腱病损伤的多模态特征分析
- 2024年
- 背景过度使用性肌腱病是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其特征尚不明确,动物实验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和特点。目的从行为学、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角度分析过度使用导致的大鼠肌腱损伤特征。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每组8只。损伤组利用跑台构建大鼠过度使用性跟腱病模型,跑步方案为10°倾斜角上坡、17 m/min、运动频率1 h/d,5 d/周,持续8周;正常组大鼠笼中饲养,自由活动。跑台训练8周后采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大鼠运动功能,高频超声活体观察跟腱周围炎症水肿浸润情况,病理染色观察肌腱组织学改变,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大鼠支撑相缩短(P<0.001),步长缩短(P=0.03),足印面积减小(P<0.001),摆动速度增加(P<0.001)。超声图像显示,损伤组跟腱周围存在炎症和水肿浸润的低回声。病理染色显示,损伤组肌腱细胞形态改变,局部可见胶原纤维破坏、血管异常聚集和蛋白聚糖沉积。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Bonar评分增加(P<0.001)、血清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3);损伤组TGF-β1表达水平存在高于正常组的差异趋势(P=0.09)。结论过度使用导致肌腱组织病理结构改变,表现为肌腱周围炎症水肿浸润和步态异常,炎症细胞因子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上调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刘杨晓雪赵天舒周明张攻孜张佳丽耿雨涵张佳丽辛敏黄丽萍
- 关键词:行为学超声影像学病理学
-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组胺和IgE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组胺(HA)和IgE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检测患者的血清HA及总IgE水平。结果经14次治疗后,11例患者治愈,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后HA及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冷黄丽萍唐春蕾
- 关键词:针刺慢性荨麻疹组胺IGE
- 老年新冠肺炎愈后患者中医药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方法及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愈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日-2023年2月28日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新冠肺炎愈后行肺功能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收治,采用系统随机抽签法从不同病区各选取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传统呼吸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包括中医药汤剂、针灸等)、运动康复训练。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肺功能检测指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等指标。结果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对照组、试验组均较入院时有改善(P<0.05),通过中医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出院前试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出院前试验组(86.32±4.24)分,对照组(85.23±4.52)分,较入院时试验组(79.63±5.64)分,对照组(78.34±6.01)分提高(P<0.05);出院前SAS、SDS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2.78±2.37)分、(52.17±0.18)分与(54.07±3.21)分、(53.01±1.77)分,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愈后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
- 王娜余兴艳秦利春黄丽萍吕仙荣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康复训练
- “朱氏温经蠲痹汤”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朱氏温经蠲痹汤"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确诊的As患者进行2周的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朱氏温经蠲痹汤"熏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相同温度热水熏蒸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枕壁试验、胸廓扩展及Schober试验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胸廓扩展无显著差异,枕壁试验及Schober试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朱氏温经蠲痹汤"熏蒸治疗能有效地改善As患者的脊柱活动受限。
- 张冷黄丽萍
- 关键词:骨痹强直性脊柱炎
- 运用张琪湿热痹方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运用"张琪湿热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40例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2周治疗观察,分别于第1、2周末对急性炎性反应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PLT及CRP在第1周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2),第2周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此方,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控制急性痛风关节炎的炎性反应。
- 张冷黄丽萍
- 关键词:热痹急性痛风关节炎
- 一种腿部康复床
- 一种腿部康复床属于病床;该腿部康复床包括床身、床头、床尾以及配置在床身下端的床腿,所述床身上设置有从床头到床尾方向的滑道,垂直滑道设置的挡板在滑道中滑动,在挡板面向床尾的端面与床尾之间,设置有连接挡板和床尾的一号弹簧;在...
- 黄丽萍刘小燮王刚毛智王宁
- 文献传递
- 丁香浴足方薰洗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足微循环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丁香浴足方”局部薰洗对早期糖尿病足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病人使用“丁香浴足方”进行1次/d局部薰蒸,20 d后进行甲襞微循环的检测。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及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温度热水对照组。结论“丁香浴足方”局部薰洗可以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足的微循环状态。
- 张冷黄丽萍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足甲襞微循环
- 低温等离子体对大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修复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体(LTP)治疗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创面的有效性。方法采用20只SD大鼠建立PA感染创面,随机分为LTP组(n=10)和空气对照组(n=10)。观察愈合过程中创面愈合动力学、细菌载荷量、组织病理学、细胞因子水平及微环境特征等变化。结果LTP加速了PA感染创面的愈合,治疗3 d后创面面积减小,炎症反应减轻;7 d后感染症状消退,创面干燥结痂;15 d后创面缩小,愈合趋势良好。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LTP对创面覆盖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0.230,P<0.001;F_(组间)=11.340,P=0.001;F_(交互)=2.890,P=0.042);细菌载荷定量显示:LTP组在治疗3、7、15 d时细菌载荷量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LTP组创面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生成明显。此外,LTP治疗后创面组织的pH值和活性氧(ROS)水平改善,且与愈合进程相匹配;细胞因子水平检测表明:LTP能够上调VEGF和TGF-β1水平,同时下调IL-1β和TNF-α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P能够通过减少创面细菌数量控制感染、建立组织愈合有效微环境,调节愈合相关细胞因子释放加速PA感染创面愈合。
- 张佳丽周明张攻孜刘杨晓雪赵天舒辛敏王刚王刚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
- 一种脚踝康复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踝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训练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训练部件包括两组训练器,每组所述训练器包括踏板、连接轴、固定带、限位盘、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限位盘的前壁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 周明黄丽萍王宁王刚方壮巍张攻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