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采用抗原竞争ELISA法检测大鼠肾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黄嘌呤氧化酶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后,B组肾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SOD的活性则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SOD活性明显上升,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肾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SOD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提示其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孙莹杰高光洁张铁铮宋丹丹王凤学刘晓江
- 关键词:二异丙酚8-异前列腺素F2Α
- 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Wistar健康大鼠 2 4只随机均分为 3组 :对照组(A组 ) ,缺氧复氧组 (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 (C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肝组织 8 异前列腺素F2α(8 iso PGF2α)水平 ,硝酸还原法测定其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 缺氧复氧后 ,B组肝组织中 8 iso PGF2α水平明显升高 ,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C组与B组相比 ,肝组织中 8 iso PGF2α水平明显下降 ,而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上升 ,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肝组织中的 8 iso PGF2α水平 ,提高内源性NO生成 ,提示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孙莹杰高光洁张铁铮宋丹丹刘晓江
- 关键词:异丙酚缺氧复氧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 0.25%和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病人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4
- 2004年
-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安全性大[1].然而,仍有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且与剂量相关.本研究观察0.25%和0.375%罗哌卡因及0.375%罗哌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用于臂丛的阻滞效果.
- 王凤学孙莹杰周锦张铁铮高光洁
- 关键词: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局麻药上肢手术并发症
- 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患儿术后躁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患儿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后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0.5 mg/kg,B组于术终静注等量氟比洛芬酯0.5 mg/kg,C组不用氟比洛芬酯。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躁动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1),且A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1)。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患儿术后躁动,且术前应用效果更好。
- 高光洁宋丹丹张铁铮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小儿术后躁动超前镇痛
- 预吸氧在大鼠缺氧复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 目的:该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了没浓度预吸氧条件下,脑皮质在预吸氧、缺氧和复氧后HSP70和iNOS的表达变化,并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脑组织损伤的程度,初步探讨了预吸氧对脑细胞抗氧化能...
- 高光洁
- 关键词:预吸氧热休克蛋白70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基因单肺移植1例的麻醉处理
- 2006年
- 高光洁张铁铮刘晓红郑斯聚
- 关键词:肺移植麻醉
- 肺切除术后平均肺动脉压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肺切除术对右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与右心血流动力学关系及手术危险性。方法随机选择16例肺癌行肺切除术病例,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的方法,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开胸单肺通气后及结扎肺静脉、结扎肺动脉和术毕关胸后瞬时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MPCWP),心排血量(CO),并通过计算得到心脏指数、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每搏指数。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6例(37.5%),无手术和围手术死亡。术后MPAP较术前明显增高。MPAP〈25mmHg者12例,心血管并发症2例(16.7%);MPAP〉26mmHg者4例,心血管并发症4例(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切除术对右心血流力学变化有影响,术后MPAP增高,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危险性增高。
- 滕洪刘博曲家骐高光洁刘晓江
- 关键词:肺癌肺切除术右心功能平均肺动脉压并发症
- 大鼠开胸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适合研究体外循环期间脏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机制及评估相关保护措施的模型。[方法]Wistar大鼠10只进行麻醉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复跳监测各时相MAP、HR、直肠温及血气分析。[结果]MAP、HR、直肠温及血气分析这些变化过程与临床实践基本相符。[结论]大鼠心脏停跳、复跳模型完全贴近临床,是研究体外循环心肺损伤机制及评价各种心肺保护措施的良好实验工具。
- 高光洁宋丹丹张铁铮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肺损伤
- 预吸氧对大鼠肝组织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预吸氧对肝脏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 方法: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Ⅰ组(对照组)不吸氧;Ⅱ~Ⅳ组分别吸入50%、75%和95%氧30 min后开腹取肝脏.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 T-AOC).结果:Ⅰ~Ⅳ组T-SOD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两种指标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T-AOC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50%以上浓度预吸氧可降低大鼠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95%浓度预吸氧有引起肝脏过氧化损伤的危险.
- 赵宏高光洁丛长慧
- 关键词:预吸氧肝脏抗氧化
- 预吸氧对缺氧复氧大鼠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缺氧复氧大鼠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预吸氧的效应。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较低浓度预吸氧组(Ⅱ)、高浓度预吸氧组(Ⅲ、Ⅳ)],每组又分成3个亚组(a、b、c)并做标记。Ⅰ a、Ⅱa、Ⅲa、Ⅳa组,分别吸入21%、50%、75%及95%O2 30 min;Ⅰ b、Ⅱb、Ⅲb、Ⅳb组,在预吸氧后分别给予5%O2缺氧20 min;Ⅰ c、Ⅱc、Ⅲc、Ⅳc组,在预吸氧、缺氧后,给予98%O2复氧20 min。各组动物均在实验结束后处死取脑组织,应用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损伤程度及iNOS的表达。结果 与预吸氧时相比,缺氧及复氧时iNOS表达增高(P<0.01);高浓度预吸氧组(Ⅲ、Ⅳ组)在缺氧及复氧时iNOS表达高于对照组(Ⅰ组)(JP<0.01);而较低浓度预吸氧组(Ⅱ组)iNOS表达低于对照组(Ⅰ组)(P<0.01),iNOS表达的程度与神经元损伤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 预吸高浓度的氧可诱导iNOS的表达,不利于脑缺氧性疾病的治疗,而低浓度预吸氧有利于脑组织保护。
- 高光洁陈宏志赵宏张铁铮王凤学
- 关键词:预吸氧缺氧复氧一氧化氮酶氧吸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