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骐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筑坚强堡垒 当服务先锋——市直机关实施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法纪实
- 2014年
- 实施机关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创造性实践,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机关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紧扣"服务"这个根本,坚持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机关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马春骐
- 关键词:机关党员市直机关服务型机关党建工作坚强
-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内涵
- 1998年
-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内涵马春骐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进一步明确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按生产要素...
- 马春骐
-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生产力多种分配方式
-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对利益问题的探索
- 1998年
-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对利益问题的探索马春骐董翔薇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开始于《博士论文》,唯物史观最终形成的标志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利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对利益问题的最初涉及马克...
- 马春骐董翔薇
- 关键词:唯物史观市民社会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私人利益政治国家
- 论邓小平关于人民利益本位的思想
- 1998年
- 本文认为,人民利益本位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于小平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小平同志的人民利益本位的思想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小平同志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政策阐述中都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思想。人民利益本位是小平同志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并已成为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的指导原则。
- 马春骐
- 关键词:利益本位邓小平理论人民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 论利益关系中的对称原则被引量:1
- 2000年
- 人类社会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利益主体自身利益的实现,都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利益对称原则,利益对称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正确贯彻这个原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 马春骐
- 全文增补中
- 普通党员上讲台 党课教育活起来——我市积极探索推广微型党课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近年来,我市在坚持完善传统党,课教育制度的同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快节奏、多信息的特点,及时总结基层探索创新的微型党课教育经验,通过组织开展微型党课授课比赛、召开现场观摩会、进行巡回宣讲、召开座谈会等,进行积极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宣部《宣传信息清样》、《人民日报》、《党建》杂志以及《浙江日报》等党报党刊先后报道和肯定了我市微型党课的做法和经验;
- 马春骐邓晓东蒋委根
- 关键词:党课教育普通党员《人民日报》《浙江日报》
- 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被引量:1
- 2001年
- 发展论是贯穿邓小平所有理论观点的一条主线。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关于加快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认为重视整个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是邓小平观察、分析、解决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协调利益关系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归宿。
- 孙冬生马春骐
- 关键词:邓小平协调发展观协调利益关系
- 符合实际 富有特色的宁波文化体制改革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宁波市成为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一主题,把握改革的客观规律,注重改革的实际效果,探索改革的有效方法,
- 马春骐
-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 试论三代领导人对人民利益的关注被引量:1
- 1999年
-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人民利益十分关注,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实现和保障人民利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制定全面发展的方针,实现人民的利益。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继续坚定方向,高举旗帜,把理论具体化并创造性运用,实现、维护、发展好转轨时期的人民利益。
- 刘华安马春骐
- 关键词:人民利益
- 宁波地区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对策思考被引量:2
- 2002年
- 从过去五年看,“九五”期间宁波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影响全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宁波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应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依据对“九五”期间宁波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今后应完善“三大制度”,开拓“一个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从而推动全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到2020年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 马春骐王凌
- 关键词:农民增收